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余姚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

    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

    (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

    材料二: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材料三:

    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

    (选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 B . 诗意使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使生活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 C . 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 D . 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 B . 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就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 C . 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 D . 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
    3. (3) 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步上山去。 B . 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 C . 我国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 D . 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 (5) 根据三则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脸上有伤疤的人

    【英】毛姆

    正是那条伤疤的缘故,我一开始便注意到他。他那条月牙形的伤又宽又红,必定是重伤所致,我看不是刀砍的就是炮弹崩的。他那圆圆胖胖、笑容可掬的脸上有这样一条伤疤,真叫人不愉快。他的面孔跟他那粗壮的身体很不协调,他老是穿一件破旧不堪的外套,里面穿一件卡其衬衣,头戴一顶旧宽边帽,一身打扮实在说不上干净。每天下午到喝鸡尾酒的时候,他便走进危地马拉城的皇宫饭店,在酒吧间里慢腾腾地游荡着,向顾客们推销彩票。我从没有看见有人买他的彩票,不过倒经常有人送他一杯酒,他也总是一饮而尽。他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转来转去,在每张餐桌前都停一停,微笑着向顾客说一声自己手里剩下的彩票数目;如果对方不理,他仍微笑着向前走去。

    一天傍晚,我在酒吧间跟一个朋友饮酒。这时,那个脸上有伤疤的人朝我们走来,问我买不买彩票,我摇摇头。从我来到此地以后,他向我卖彩票恐怕不下二十次了;可是我的朋友却热情地向他点点头。

    “您好,将军,日子过得还好吧?”

    “还过得去,只是生意太不景气。”

    “喝点什么,将军?”

    “一杯白兰地。”

    他一饮而尽,把杯子放回柜台上,朝我的朋友点了点头。“谢谢,再见!”

    他又推销彩票去了。“您认识他?”我问,“他脸上的疤怪吓人的。”

    “是不怎么好看,他是从尼加拉瓜来的一个流亡者,但为人不坏,我常给他几个比索。他曾是位革命将军,要不是因为当时弹尽粮绝,他说不定当上国防部长了,哪还能在这里卖彩票呢!当时,他和几个参谋都被俘虏了。在那些国家,这类事情处理得很干脆。他被判处死刑,天亮时就执行。我估计,他一被抓,就明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他在狱中同另外四个人用玩纸牌消磨时间,从开始玩到天亮,一直到士兵们押解他们去刑场,他还没赢过一次。”

    “他们被押到监狱的院子里,五个人并排靠墙站着,可半晌没有执行。我们那个朋友问负责军官还等什么,军官说,有一个高级将军要来督察,他们在等他。”

    “‘那我还有时间抽支烟啦,’我们那个朋友说。‘那将军向来不守时。’”

    “还没等他点上烟,将军已到,那将军问这几个犯人还有什么要求。另外四个人都摇了摇头,只有我们这个朋友说了话。”

    “我有个要求,我想跟我的妻子道别。”

    “‘可以,”将军说,‘她在哪儿?’”

    “她在监狱大门外等着呢。”

    “不过不许超过五分钟。”

    “‘不会超过五分钟的,将军阁下。’我们这个朋友说。”

    “两个士兵过来将他架到了指定的地点。负责执行的军官在将军的点头示意下发出命令,一阵刺耳的枪声响过之后,四个人倒了下去。我们这个朋友抽完烟,把烟头一扔。”

    “监狱门口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女人急三火四地跑进院子。只见她手捂着胸口,突然止住脚步,哇地一声哭起来,然后伸出双臂向前扑去。”

    “那女人穿着一身黑衣服,头上蒙着一块纱布,脸色苍白。她身材苗条,五官端正,一双大眼睛闪烁着异常痛苦的光芒。”

    “我的朋友迈步迎上去,她一头扎进他的怀抱,恸哭起来。他们亲吻着,与此同时,他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偷藏着匕首的——一下子刺进她的颈部。鲜血从刺进去的地方流出来,染红了他的衣襟。然后他搂住妻子再次亲吻她的嘴唇。”

    “这一切发生得那样突然,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昏了过去,人们把她轻轻地放倒在地上,站在周围看着她,个个脸上都露出惊愕的神情。叛逆者知道自己下手的位置,想要止住血是不可能的。”

    “过了一会儿,一直跪在她身旁的典狱长站了起来。”

    “‘她死了。’他低声说。”

    “叛逆者为她做了祷告。”

    “‘你为什么要杀死她呢?’将军问。”

    “因为我爱她。”

    “人群中响起一片叹息声,人们迷惑不解地瞧着这个杀人犯。将军凝视着他,默不作声。”

    “‘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将军最后说,‘我不能处决这样的人,把他流放到边界去,先生,我向你致敬,这是一个勇敢的人对另一个勇敢的人的公平待遇。’”

    “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声,他被两个士兵夹在中间,一声不响地朝等候他的汽车大步走去。”讲到这儿,我的朋友停住了,我沉思了片刻。

    “说了半天,你也没讲到他脸上的那块伤疤是怎么弄出来的!”最后我说。

    “唉,很遗憾,那是有一次我开姜汁汽水瓶子时,瓶子炸了,崩破了他的脸。”

    “我可不喜欢姜汁汽水。”我说。

    (《毛姆短篇小说全集》,略有修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临枪决前,伤疤男人想着“那我还来得及抽支烟”,足见其面对死亡时的恐慌,想借抽烟来镇定自己。 B . 伤疤男人玩纸牌输了整整一夜,预示着他革命事业的彻底失败和他面对失败命运的不甘心。 C . 伤疤男人推销彩票时的“微笑”,在对方不理时,“仍微笑”向前,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表现。 D . 伤疤男人两次亲吻妻子,并为死去的她祷告,是他故意在敌人面前表现对妻子的爱,想以此赢取将军的同情心。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讲述人物的主要经历时,看似用了简洁明快的平铺直叙,实则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曲折起伏的特点,这与人物戏剧性的人生经历形成呼应。 B . 小说运用了一系列的细节刻画,如临刑前提出与妻子送别的要求,抽完烟“把烟头一扔”等,都使人物形象变得立体可感,生动丰富。 C . 小说中有第一人称叙述,也有“我”朋友的第三人称叙述,两种叙述方式的运用,将真实与客观相结合,使叙述角度的层次更加丰富。 D . 小说叙述的过程中往往渗透着作者的立场态度,“他曾是位革命将军”“要不是”“说不定”“哪还能”,这些叙述言语间,流露着作者对伤疤男人的无尽嘲讽。
    3. (3)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增强了可读性?
    4. (4) 小说中出现的“伤疤”,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襄阳人,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巩令;祖审言,膳部员外郎;父闲,奉天令。甫少不羁。天宝十三年,献《三赋》,召试文章,授河西尉。辞不行,改右卫率府曹。天宝末,以家避乱鄜州,独转陷贼中。至德二载,窜归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诏许至鄜迎家。明年,收京,扈从还长安。

    房琯罢相,甫上疏论琯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琯邠州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自负薪采稆,餔糒①不给。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闻严武镇成都,自阆州挈家往依焉。武归朝廷,甫浮左蜀诸郡,往来非一。武再镇两川,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

    永泰元年夏,武卒。郭英乂代武。崔旰杀英乂,杨子琳、柏正节举兵攻旰,蜀中大乱。甫逃至梓州。乱定归成都,无所依,乃泛江游嘉、戎,次云安,移居夔州。大历三年春,下峡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南。溯沿湘流,寓居耒阳。尝至岳庙,阻暴水,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五年夏,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

    观甫诗与《唐实录》,犹概见事迹,比《新书》列传,彼为踳驳②。甫集初六十卷,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搜裒③中外书,凡九十九卷。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起太平时,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若岁时为先后,分十八卷;又别录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合二十卷。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副益诸

    二年十月,王洙原记。

    (选自王沫《〈杜工部集〉记》)

    【注】①餔糒(bū bèi):指食粮。②踳(chuǎn)驳:错乱,驳杂。③搜裒(póu):聚集。

    1.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B . 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C . 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D . 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胄,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和贵胄的“胄”意思相同。 B . 浮游,即漫游,与《赤壁赋》里“寄蜉蝣于天地”之“蜉蝣”不同义。 C . 宝元,是宋仁宗的第四个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三年。 D . 王洙原叔,这种称谓法与“萧君圭君玉”“王回深父”相同。
    3. (3)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任职后不久就经历了一次凶险。杜甫身陷叛军之手,等到至德年间逃出拜见肃宗,京城收复后,护驾回到长安。 B . 杜甫正直耿介。杜甫为房罢相一事上疏,受到罢免,在严武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被皇帝授予官职。 C . 杜甫后期生活上一直颠沛流离。严武死后,蜀中发生动乱。蜀中动乱平定后,杜甫又回到了成都。 D . 王原叔搜集并整理了杜甫的作品。王原叔收集了99卷杜甫的作品,按照诗和赋笔杂著的形式,分门别类地编排为20卷。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

      ②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副益诸。

    5. (5) 请简要回答王沫为什么要搜集整理杜甫的作品。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双声子·晚天萧索

    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 , 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注】①牢落:即寥落,稀疏零落貌。②夫差旧国:指吴王夫差的国都苏州。③翻:反而。

    1.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首先交代了东游的时间、地点。傍晚的天空散发着萧索的凉意,词人感到自己如无根的飞蓬浪迹天涯,如今又驾舟东游。 B . 三吴风景、姑苏亭台都笼罩在沉沉暮色之中,渲染了黯淡的气氛。但鹿群自由自在呼朋唤友的画面,仍可让人感到此地的繁华。 C . 下片追忆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旧事,与上片虚实结合。夫差虽有运筹帷幄之志,却最终亡国,反不如泛舟五湖的范蠡。 D . 结句中写斜日里衰草连天,历史的长河中涌动着不尽的千古遗愁。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起到了呼应前文,余韵不尽的作用。
    2. (2) 柳永词的这首词一反其很多词作细腻委婉的风格,偏向于豪放,请结合具体内容对此进行分析鉴赏。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在楚王昏聩、小人中伤、世俗同流合污的背景下,心中忧愁烦闷又失意,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离骚》中表明他这种处境的两句是“”。
    2. (2)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通过山中激流和石头滚动的巨响烘托出蜀道之险。
    3. (3) 《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张富清是一位为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浴血奋战、鞠躬尽瘁、深藏功名60余载而感动了中国的共产党员。青少年时,他跟着部队从陕西一路打到新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烽烟散尽,他脱下军

    装,成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一生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在各个岗位上留下了      的平凡身影。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到      的建设时期,张富清把忠诚的底色写在了岁月长河中。退休后,他生活简朴低调,如果不是2018年年底的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他就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是什么让他在战争中历经生死考验始终一往无前?是什么让他在贫困山区一心为民造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什么让他一辈子淡泊名利,永葆初心本色?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朴实纯粹的爱。

    张富清,是他们那一代人努力奋斗的真实写照。他们,出生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个人命运同国

    运一样起起伏伏。默默奉献,是他们的本色,也成为他们      的座右铭。他们信念如盘,如一盏盏灯、一簇簇火,萤火汇成星河,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双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一生都是在平衡健康与运动的关系中度过的。对运动的任何一种态度都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

    现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人们忙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家庭事务,      。由于缺少锻炼,有些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患上了各种疾病。而事实上,如果人们能意识到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明白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 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

    如果按照代谢方式划分,      。有氧运动属耐久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大体与需要的相等。低强度、有节奏、持续时间长的运动基本都是有氧运动,比如瑜伽、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无氧运动属力量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少于所需要的氧气。其特点是:运动强度较高、爆发力强、持续时间短等。举重、跳高、短跑以及投掷等都属无氧运动。

    1. (1) 下列句子中的冒号与文中结尾处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B .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C . 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 D . 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绚烂春天。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作文(60分)
  • 8. (2023高一下·通许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