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集团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5-29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
    A . N B . kg C . N/kg D . Pa
  • 2. (2020八下·濉溪期中)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 .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 .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 .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 . 用力把铅球推出
  • 3. 下列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 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B . 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C . 磁体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 . 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 4.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 . 降低物体的重心可以提高稳度 C . 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 . 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 5.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王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压力越大 B .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 . 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 . 与牙刷刷毛接触的表面是光滑的
  • 6. 气球吊着一个物体匀速升高,突然绳子断了,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 立即下落 B . 仍然匀速上升 C . 悬浮在空中 D . 先上升再下落
  • 7. 如图所示,上下两手指均用力,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静止不动,下手指感觉较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B . 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C . 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D . 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
  • 8. 如图,水平地面上并列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静止木箱甲和乙,则(    )

    A . 甲和乙之间没有弹力 B . 甲对乙有弹力,乙对甲也有弹力 C . 只有甲对乙有弹力 D . 只有乙对甲有弹力
  • 9. (2018八下·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

    A . 重力、支持力 B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 D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 10. 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华骑自行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行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自行车所受重力与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1. 人骑自行车时,直接使车前进的力是(    )
    A . 脚的蹬力 B . 链条对后车轮的拉力 C . 前轮受地面的摩擦力 D . 后轮受地面的摩擦力
  • 12. 容器正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拉平整的薄橡皮膜封闭,左右分别装入两种液体后如图(h1<h2),则(    )

    A . A,B两点液体压强pA>pB B . A,B两点液体压强pA<pB C . 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一定ρ D . 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可能ρ
  • 13. 某同学将同一小球以相同大小的速度按如图两种方法抛掷小球。甲图是竖直上抛,乙图是以一定的角度斜抛小球。忽略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甲图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失去重力,该小球将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图中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手的推力 C . 如果乙图中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失去重力,该小球将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D . 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小,惯性减小
  • 14. 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 . 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 . 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D . 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等于重力
  • 15. 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5N的水平拉力F拉另—端,弹簧伸长了5 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用5N的水平拉力F拉该弹簧的两端。则图乙中弹簧伸长了(    )

    A . 0 cm B . 2.5 cm C . 5 cm D . 10 cm
  • 16. (2023八下·江油月考)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3∶1,它们的重力之比为(  )
    A . 2∶3 B . 3∶2 C . 3∶8 D . 8∶3
  • 17. 一本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
    A . 6 Pa B . 60 Pa C . 600 Pa D . 6000 Pa
  • 18. (2022八下·卫辉期中) 某种弹簧拉力器是由三根相同的弹簧并联组成,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要用10N的力,若将3根这样的弹簧同时拉长10cm,所需的拉力是(   )
    A . 30N B . 45N C . 60N D . 90N
  • 19. (2023·天山模拟) 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以v速度匀速直线上升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 , 使它以0.1v的匀速直线下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 ,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F1可能大于G B . F2可能小于G C . F1一定大于F D . F1一定等于F2
  • 20. 如图所示,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高度是B的3倍,按如图1所示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时,A对地面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2所示),则此时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 1∶3 B . 1∶2 C . 4∶1 D . 1∶1
二、填空题
  • 21. 如图是小芳参加跳远比赛时的情景,小芳起跳时用力向下蹬地,身体腾空而起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落到沙坑中会留下痕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小芳穿的运动鞋底部有大量花纹,这是为了摩擦力,每一次跳远总是落到地面,是因为受到的作用,其方向是

  • 22. 意大利科学家首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相当于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图,同学们自制了甲、乙两个实验装置,其中能用来观察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是图(选填“甲”或“乙”)装置;将该装置从一楼拿到十楼,玻璃管中的水柱将会(选填“升高”或“降低”)一些。

  • 23. 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发现就会有收获:厨房里,洗菜池的下水管道通常做成弯管,以防止异味进入室内,这是利用的原理来设计的;磕鸡蛋时,用鸡蛋磕碗的边缘,蛋壳就裂了,这是由于碗边缘的小,增大了对蛋壳的压强。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压强较,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

  • 24. 如图,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N;若握力增大到8N,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向杯中加入3N的水,水杯仍然静止不动,则此时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 25. 如图所示,小彤用吸管喝水时,如果每次吸入水的质量相同,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量为 ,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为 , 则喝水过程中(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 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用50N的力N通过一个竖直的木板将A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当用30N的力向上拉A时,A恰好能匀速向上运动;当用6N的力匀速向下拉A时,A恰好能匀速向下运动。则A的重力等于 N;A所受的摩擦力等于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30.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 (1) 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相同;
    2. (2) 实验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 31. 如图所示,这是用压强计做“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

    1. (1) 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因此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将右边支管中高出部分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 (2) 比较图甲和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 (3) 将液体压强计进行改造,如图丁所示,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两端水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A、B容器内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右侧水面比左侧高,则ρ1ρ2(选填“>”、“<”或“=”)。再将两个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同时减为原来的一半,则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2.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木块上加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 (1)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 (2)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有关;
    3. (3) 小明在进行乙图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乙图中当木块与砝码对木板的压力变为6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N;如果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和砝码水平向右一起做加速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五、计算题
  • 33. (2023八下·福州期中) 超载是造成车祸和毁坏公路的主要因素,每年给国家造成300多亿元的损失。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以内,超过这个标准就算超载。有一辆自重2000kg的6轮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货10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求:
    1. (1) 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 (2) 这辆汽车是否算做超载?
    3. (3) 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汽车最多装多少吨货(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
  • 34. 如图所示,有一底面积为200cm2且足够高的轻质薄壁容器甲(容器质量可忽略不计),其内装有深度为10cm深的水,将一密度为2g/cm3的实心球体乙放于水中后沉底,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成了1300Pa,求:

    1. (1) 未放入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 (2) 乙物体的重力大小;
    3. (3) 乙物体放入甲容器沉底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