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锡北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05-19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中最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0.5N B . 一只手持红外测温枪的重力约为40N C . 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D . 一名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cm3
  • 2. 冰雕是一种极具高欣赏价值的艺术。如图为获奖作品《木马的灵魂》在艺术家用特制工具把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冰块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形状
  • 3. (2022八上·阜阳期末) 在使用托盘天平时,某实验小组无论怎样调平衡螺母,天平横梁总是左低右高,经小组思考讨论,他们往右托盘中放入了一颗0.1g小石子,终于把天平横梁调至水平平衡状态,接下来测量质量情景如图,则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该为(  )

    A . 62g B . 62.1 g C . 61.9g D . 无法判断
  • 4. (2022·苏州) 北京第24届冬奥会火炬,其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质量约为同体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为钢的7至9倍。火炬采用氢作燃料,燃烧时温度能达到800℃,但外壳温度却不高。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密度大 B . 硬度小 C . 导热性好 D . 耐高温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带正电,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 C .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D .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 6. (2019八下·合肥期末) 氧气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大,用“●”表示氧气分子,“○”表示氮气分子,静止的封闭容器中有氧气和氮气,图中最能代表久置后封闭容器里的氧气和氮气分布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1八下·太仓期中) 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静电章鱼”实验,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细丝抛向空中,并将用毛皮摩擦过的 塑料管放置在塑料细丝下方,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塑料细丝真的像章鱼一样张开了“触手”且在空中悬浮起来。实验后,老师介绍说摩擦后的 塑料管会带上负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塑料细丝张开“触手”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造成的 B . “章鱼”能悬浮在空中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 C . 毛皮与 塑料管摩擦时, 塑料管会失去电子 D . 毛皮与塑料细丝摩擦时,毛皮束缚电子的本领更强
  • 8. 2022年2月9日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逆转韩国,十六年后重新夺得亚洲杯冠军,女足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踢足球时,脚对球有作用力,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 . 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 C . 不计空气阻力,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 . 空中飞行的足球不具有重力势能
  • 9. 如图所示,在物体A和B之间用一根轻弹簧水平相连,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和B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F向右推A,直到把A推动。在A被推动之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对A的拉力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 . 弹簧对B的拉力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 . 弹簧对A的拉力不变,地面对A的摩擦力增大 D . 弹簧对A的拉力减小,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 10. 滑滑板车是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一小孩双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滑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孩站立在滑板车上,滑板车不会发生形变 B . 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和滑板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小孩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小孩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 11. “嫦娥”三号着陆器以较小的速度,沿如图a直线方向匀速降落。此时,喷气方向是(    )

    A . 沿a方向向下 B . 沿a方向向上 C . 竖直向下 D . 竖直向上
  • 12. 如图所示,A和B两个材料相同的正方体分别以①、②、③三种方式放置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关系是v1<v2<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F2>F3 B . F1<F2<F3 C . 三种情况中A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f1<f2=f3 D . 三种情况中B物体下表面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1=f′2<f′3
二、填空题
  • 13. “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这是分子在;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该实验中应先在试管中装(选填“酒精”或“水”)。“天宫课堂”液桥演示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连接着两个固体表面之间的一段液体形成了一座液桥,该实验说明

  • 14. 在北方地区进入夏季,有关部门会对汽油价格进行调整,因为由于热胀冷缩,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的密度会(变大/变小),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油的价格会(上升/下调)。
  • 15. 某医院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8kg/m3 , 其物理意义是;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的四分之一,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
  • 16. 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意思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微小屑末(芥)。这说明 。用经过摩擦的琥珀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相互排斥,可以判断经过摩擦的琥珀带 电。
  • 17. 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用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前者是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的性质,后者若空气泡在如图位置,则表示(选填“A”或“B”)端的墙面高,此时水平仪受到墙面的支持力是由的形变产生的。

  • 18. 如图所示,用两手指竖直压住铅笔的两端,手指会感到疼,因为物体间;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

  • 19.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对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如果小金在地球上能举起45kg的杠铃,那么他到了甲星球上能举起的质量为

三、综合题
  • 20.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利用一瓶矿泉水,我们可以探究很多物理问题:

    1. (1) 如图(a)所示,用食指捏一下瓶盖上方把手,出现一个缺口,可以将矿泉水挂起来,松手后会自动闭合,则被压弯的塑料把手具有势能;
    2. (2) 小明将矿泉水如图(b)A、B两种方式放置,用手推A的上部,瓶会倾倒,而推A的下部,瓶会滑动,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分别沿箭头方向吹A和B,发现B很容易被吹动,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
    3. (3) 小明用20N的力竖直握住一瓶重为6N的矿泉水静止不动,如图(c)所示,则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为N,他喝掉一半后竖直握着不动,瓶子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 (4) 小明想测出一个瓶身平滑但没有标签的矿泉水瓶的容积。他用刻度尺测量瓶的高为L,瓶底的直径为D,往瓶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L1 , 堵住瓶口,将瓶倒置后测出水面与瓶底的距离L2,如(d)所示,由此他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____。
      A . B . C . D .
四、填空题
  • 21. 用钢丝绳吊起一个重力为1500N的物体,当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1500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绳拉着物体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为
  • 22. (2021八下·清远期末) 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一木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木块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0~2s木块处于状态,则0~2s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N,2~4s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

五、实验题
  • 23. 小明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下挂一个容积为100mL、质量为0.1kg的容器,然后在弹簧测力计的相应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制成一个可以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使用时,只要在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液体的密度。

    1. (1) 小明设计的密度秤的标度(选填“是”或“不是”)均匀的;
    2. (2) 若测量中液体没有装满,测出的液体密度(选填“偏大”“准确”或“偏小”);
    3. (3) 若换用质量相同,容积为200mL的容器则可以(选填“提高精确度”或“扩大量程”)。
六、作图题
七、计算题
  • 27. 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金匠王师傅用纯银打造了一个“银墩墩”送给即将中考的女儿小莉当作纪念品。小莉想多了解父亲制作的“银墩墩”,于是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是84g,同时也测出了它的体积为16cm3。(ρ=8.9×103kg/m3 , ρ=10.5×103kg/m3

    1. (1) 这个“银墩墩”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 (2) 如果“银墩墩”用纯铜填充空心部分,则它的总质量是多少g?
八、实验题
  • 28. 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味适中恰到好处,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 刻度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 (2) 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 , 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m0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读出体积V=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g/cm3

    3. (3) 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0g(图丁);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得杯、盐水和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g(图戊);

      ③取出合金块后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g(图己)。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g/cm3。若测量后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则以上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 (4) 小华发现还可以用天平和烧杯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她测出另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50g,在烧杯中加水并使其总质量为100g,在水面处做上标记,如图,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然后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做上标记”的目的是便于记录加入液体的,请在如图坐标系中画出液体密度ρ与总质量m的图像,利用该装置可测出ρ的最大值为g/cm3

  • 29. (2022·扬州) 利用一根长橡皮筋自制简易测力计,装置如图1所示。在制作测力计刻度面板时,小明和小华的方法不同。

    小明:在回形针上挂6个50g的钩码,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等分刻度,画出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

    小华: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50g的钩码,分别记下指针静止时的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如图3所示。

    1. (1) 实际操作后发现两人的刻线并不完全重合,你认为图的刻度较准确;若采用小明的测力计测力,读数为2.0N,则测量值真实值;
    2. (2) 小华想在原有刻度基础上进一步画出分度值是0.1N的刻线,但未找到10g的钩码。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变,于是想通过探寻形变与拉力的定量关系进行细分刻度。他测量了每根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拉力F/N

      0.5

      1.0

      1.5

      2.0

      2.5

      3.0

      刻线到零刻线的距离L/cm

      1.00

      2.20

      3.60

      5.20

      7.00

      9.00

      他在坐标纸上画出对应的F-L图像如图4所示,请你利用图像信息在图5中标出2.2N力对应的刻度线

    3. (3) 小华将钩码逐个取下,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减小过程的F-L图像,如图6中图线②所示,与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图线①不重合。若用此测力计连续不间断测量两个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为使测量准确,请针对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

       

  • 30.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着物块A做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题“大于”、“等于”或“小于”)测力计的示数,方向水平向

    2. (2) 小明在同一木板上,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图像中的图线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在同一次实验中,如果小明用更大的速度匀速拉物块A,则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会是(选题“①”、“②”或“③”);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再次实验;则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会是(选题“①”、“②”或“③”);
    4. (4) 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如图丙所示,改进后的实验优点是:;用测力计C水平拉动木板;当物块A相对地面静止且木板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选填“B”或“C”)的示数。
  • 31.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2) 实验过程中,小华将小卡片(选填“翻转”或“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 (3) 甲图中,若两个滑轮的位置没有在同一高度,则(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此实验;
    4. (4)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5. (5)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边和右边同时加入相等质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是平衡的,小明再向右边换上质量更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