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浮力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142 类型:单元试卷
一、填空题
  • 1. (2023·阿城模拟) 用手把体积为5×10-4m3的球浸没在水中,球受到的浮力是 N,若该球重为3N,放手后这个球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10N/kg,ρ=1.0×103kg/m3
  • 2. (2023·勃利模拟) 轮船是采用增大的方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 3. (2023·西华模拟) 小明为了测出物块A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A重为9N,然后将物块A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块A所受浮力为N;物块A的密度是kg/m3。(ρ=1.0×103kg/m3 , g取10N/kg)

  • 4. (2023·安化模拟)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满载时排水量为67000t,吃水深度10.5m,可搭载航载机36架,它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N,山东舰底部所受海水的压强为Pa。(ρ海水=1.0×103kg/m3

  • 5. (2023·二道模拟) 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如图,静止后均悬浮于液体中,其中乙液体中小药瓶上部正好与液面相平。此时甲乙液面也相平,两次橡皮膜向(选填“内凹”或“外凸”),比较下列大小关系:甲、乙两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F F。甲、乙两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p。(均选填“大于”或者“小于”或“等于”)

  • 6. (2023·长宁模拟) 如图所示,将重为10牛的圆柱体A用细绳悬挂着竖直浸没在水中某一深度处,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F分别为2牛和8牛,则A受到水的浮力F牛;用剪刀将细绳剪断瞬间,A所受的合力为牛;细绳剪断后,圆柱体A在水中竖直下沉过程中,压力F、F和浮力F变大的是(填写力的符号)。

二、单选题
  • 7. (2023·槐荫模拟)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凸显,各种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装置等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6月8日“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载誉归来,其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假设海水密度保持不变,“海斗一号”没入水中后,在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    )
    A . 压强不变,浮力变大 B . 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C . 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D . 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 8. (2023·济宁模拟) 吃过中饭后,小文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将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只相同的塑料杯中分别装满水,然后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杯中,两小球静止时如图所示,则(    )

    A . 甲杯中溢出水的体积小 B . 乙杯中小球所受浮力大 C . 甲杯中小球的密度大 D . 两杯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 9. (2023·太谷模拟) 体积相同的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已知这三个小球的密度关系是ρB>ρC>ρ>ρA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C球一定是实心的 B . 三个小球所受的重力关系是GB=GC>GA C . 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B=FC>FA D . 三个小球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B>pC>pA
  • 10. (2023·翼城模拟) 鱼的浮沉靠鳔的胀缩实现,如图所示。当鱼在水中悬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鱼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 B . 鳔收缩时,鱼将会上浮 C . 鳔收缩时,鱼受到水的压强将会变小 D . 鳔膨胀时,鱼排开水的质量变大
  • 11. (2023·新市区模拟) 两个边长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用质量不计的细线连接,轻轻放入某液体中,静止后悬浮,细线处于绷紧状态,如图所示。则(  )

    A . 甲受到的浮力比乙受到的浮力大 B . 甲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 C . 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 D . 如果将细线剪断,甲、乙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 12. (2023·天河模拟) 如图甲所示,某一质量不变的物体放入温度为t1的水后下沉至底部,加热容器后,该物体在水中静止后如图乙所示(物体受热膨胀),此时水的温度为t2 , 此过程水的密度变化图像如图丙,之后往杯中加入适量盐,物体静止后如图丁所示;若该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F , 则(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 13. (2023·天河模拟) 三峡大坝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让轮船平稳通行,图中船处于平衡状态,则(    )

    A . 甲图中阀门H打开后,两边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B . 甲图中M、N点处的液体压强相等 C . 甲、乙图中M点处的液体压强不等 D . 船在甲、乙图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不等
  • 14. (2023·龙马潭模拟) 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置着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和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小球。将A球放入容器内的水中,A球漂浮。取出A球后(带出的水忽略不计),再将B球放入容器内的水中,B球沉入容器底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球的密度大于B球的密度 B . 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 C . 放入A球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放入B球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D . 放入A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放入B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17. (2023·阿城模拟) 同学们利用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等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 (1) 如图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N,E图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2. (2) 比较图A、B、C、D、E得到的探究结论是 
    3. (3) 同学们猜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为了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在图示信息的基础上(要求不要改变图中的实验装置),还需要用 (填测量工具)测出圆柱体 ,再求出每次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比。
  • 18. (2023·杨浦模拟) 物块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会增大。为了研究放入物块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增加量ΔF的情况,小杨选用了五个重力G均为3牛的柱形物块,分别将物块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柱形容器中,待到物块静止后,将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4

    5

    物块体积V(米3

    1.0×10-4

    1.5×10-4

    2.0×10-4

    2.5×10-4

    4.0×10-4

    压力增加量ΔF(牛)

    1.0

    1.5

    2.0

    2.0

    3.0

    现象

    1. (1) 观察序号1~3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ΔF与V的关系,可得初步结论: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
    2. (2) 观察序号1或2或3或4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ΔF与G的大小关系,可得初步结论:当时,物块沉底;
    3. (3) 观察序号1~4中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发现:ΔF与物块排开水的体积有关,物块排开水的体积越,ΔF越
    4. (4) 进一步分析序号5中的实验现象并比较ΔF与G的大小关系,发现:当物块漂浮时,。请根据所学的压强、浮力知识,简述上述结论的原因:
  • 19. (2023·宾阳模拟)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

    1. (1) 将空心物体A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指针静止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N,物体A所受重力为N;
    2. (2) 测出空小桶B所受重力为1.4N,将物体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同时用空桶B收集溢出的水,A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N;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B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为3.4N,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物体A排开水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受到的浮力;
    3. (3) 为了得到普遍结论,同学小红用小明以上实验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样的做法(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4. (4) 完成以上操作后,小明往A中加入沙子进行实验(每次加入沙子后物体A没有被浸没,也没有触杯底),得到4组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桶B的重力G/N

      1.4

      1.4

      1.4

      1.4

      物体A与沙子的总重力G/N

      2.4

      2.8

      3.2

      3.4

      桶B与溢出水的总重力G/N

      3.8

      4.2

      4.6

      4.8

      实验中,加入沙子越多,桶A浸入水中就越(选填“深”或“浅”);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

五、计算题
  • 20. (2023·白银模拟) 如图所示,这是我国海军装备的一艘战略核潜艇。已知该核潜艇的水上排水量为16600t,水下排水量为18700t,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 , g取10N/kg,问:

    1. (1) 当该潜艇下潜到200m深处时,海水对它的压强为多少?
    2. (2) 该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少?
    3. (3) 该潜艇在水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 21. (2023·昭通模拟) 在科技节上,小明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力学装置,竖直细杆B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在柱形容器的底部,它的上端与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A固定(不计细杆B及连接处的质量和体积)。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B的下端所受作用力的大小,现缓慢地向容器中加水,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F随水深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ρ=1.0×103kg/m3)求:
    1. (1) 正方体A所受重力大小;
    2. (2) 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5 cm时,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大小;
    3. (3) 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7 cm时,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为F,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0.5 F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