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3-05-09 浏览次数:1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读句子,写词语。
  • 1. 读句子,写词语。
    1. (1) 妈妈今天包的jiǎo zi 恰好就是我最喜欢的韭菜馅儿。
    2. (2) 他拖着kùn fá的身体,在这个冷雨qī fēng 的夜里艰难地跋涉着。
    3. (3) dǎo méi 熊最喜欢的事情是和好朋友liáo tiān
二、选择。
  • 2.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笑  抢  闹  一而散    B . 钱  开  脱  垂死 C . 罩  络  统  中之鸟    D . 知  连  同  形见绌
  • 3. 下面四字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祖国大地耳目一新 B . 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动用我们的储金。 C .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铜器能够重见天日 D . 你们应该心平气和地互相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 4. 读句子,选出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 鸟的种类很多,但是别的鸟他都不认识,只认识那些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B .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 C . 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 D .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 5. 关于相关名著的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汤姆从山洞脱险之后,由于体力透支,休息了三天才差不多完全恢复正常。 B . 汤姆和贝琪被困在山洞时,汤姆想了多种办法寻找出口。 C . 尼尔斯被变小之后,去找了鸭子、鸡、猫、狗、牛,向他们打听小狐仙的下落。 D . 尼尔斯被变小之后觉得最聪明的做法是找小狐仙讲和。
  • 6. 关于下列习俗的寓意,下列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过年时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 .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C .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D . 除夕守岁寓意珍惜时间,留恋过去。
  • 7. 关于阅读名著的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 B . 遇到人物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对于人物之间的关系,大致了解就可以了,不用弄得太清楚。 C . 读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 D . 读完整本书以后,可以写出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 8.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男孩简直不敢相信他会变成小狐仙。(改为反问句)
    2. (2) 根据“可靠”的不同意思分别写句子。

      可以信赖,依靠:

      真实可信:

    3. (3)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缩句)
    4. (4) 用上“人头攒动”,并用上它的三个近义词,写一句话。
四、国学知识间。
  • 9. 国学知识间。
    1. (1) 郭法官常说,在山区法庭工作,要靠近山区的百姓,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有利于案情的处理,因为
    2. (2) 《长歌行》中用东逝的江河比喻时光一去不复返,来抒发自己感慨的诗句是:
    3. (3) 古人常常望月怀乡,请写出这样的诗句:
    4. (4) 《寒食》中写景的两句诗是:
五、课文大观园。
  • 10. 课文大观园。
    1. (1) 老北京过春节,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晚上,家家,从一擦黑儿,就响起来,人们这一天还会吃
    2. (2) 不同地方的艺术样式各具特色,藏戏是这个地方的艺术形式,在藏戏里,国王的面具是的,代表
    3. (3)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作家的作品,汤姆·索亚是一个的孩子。
六、阅读理解
  • 11. 课内阅读。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1. (1) 请分别用两个字为选文第上自然段和第二、三自然段起小标题。
    2. (2) 划线句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3. (3) 选文最后一段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最后-段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老赵喜欢在阳台晒太阳,他的阳台正向朝南,阳光本应透过宽大的窗子,铺洒到阳台的各个角落,现在却没有一丝阳光进来——楼上新邻居接连晾被褥,把阳台大部分罩在了阴影中。

    老伴试探地问,要不咱去给楼上说说?老赵坚决地摇头,不行,人家在自家晾晒,咱管得着吗?他皱着眉头,指了指窗外的被子说,这被子是不是昨天晒过的那床啊?老伴不解地瞪大眼:什么意思啊你?老赵说,我的意思是,楼上的被子也许并不需要晒,是有意要遮挡咱家的阳光。咱是不是招惹了楼上这家,人家心里有气儿,才故意……那怎么可能?老伴嘟囔着,平时面都很少见,有什么能招惹他们的?老赵陷入沉思。

    星期天,儿子把十岁的孙子小蒜瓣送来了。小蒜瓣看到阳台上爷爷不高兴的样子,问奶奶,爷爷不高兴吗?奶奶说,是啊,楼上晒被子挡了他的阳光,他生气呢。

    老赵正在阳台上黯然神伤,忽然,楼上的被子动了,长长垂下来的被子被提了上去,横着搭在晾晒杆上了。顿时,白花花的阳光呼啦一下全跑了进来,晃得老赵睁不开眼。

    老赵一阵欢喜,却听老伴急急地喊,小蒜瓣跑哪去了?刚要出门去找,门被敲响了。打开门,小蒜瓣和一个高个子男青年站在门前。

    我是楼上的邻居,男青年很愧疚地说,听孩子说,我家晒被子挡了您家的阳光,实在是抱歉啊!现在我把被子横着晒了,您看看还挡不挡阳光?老赵心里的阴影瞬间一扫而光,忙不迭地说,没关系,没关系,现在很好了。转而又嗔怪地说小蒜瓣,这孩子,怎么能去麻烦叔叔呢?真不懂事!

    别怪孩子,孩子没做错。男青年摸着小蒜瓣的小脑袋说,看得出来,这孩子跟爷爷一样很阳光的。老赵的脸倏地红了。

    (选文摘自孙毛伟的短篇小说《阴影》,有删减)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2. (2) 请写出小蒜瓣和楼上的男青年沟通时所说的话。
    3. (3) 当楼上的男青年说小蒜瓣和爷爷一样阳光时,老赵的脸为什么倏地红了?
  • 13. 名著阅读。

    男孩子觉得天旋地转,好长一段时间头脑晕晕乎乎的。一阵阵气流强劲地朝他扑面吹来。随着翅膀的上下扇动,翎毛里发出暴风雨般的呜呜巨响。有十三只大雁在他身边飞翔,个个都振翼挥翅,都放声啼鸣。他的眼前眩晕旋转,耳朵里嗡嗡呜响。他不知道大雁们飞行的高低如何,也不晓得究竟飞向哪里去。

    后来,他的头脑终于清醒了一些,他想到他应该弄明白那些大雁究竟把他带到哪里去。不过这并不那么容易做到,因为不晓得自己有没有勇气低头朝下看。他几乎敢肯定,只要朝下一看,他非要晕眩不可。

    大雁们飞得并不特别高,因为这位新来的旅伴在稀薄的空气中会透不过气来。为了照顾他起见,他们比平常飞得慢一点。

    后来男孩子勉强朝地面上瞄了一眼。他觉得在自己的身下,铺着一块很大很大的布,布面上分布着数目多得叫人难以相信的大大小小的方格子。

    “我究竟来到了什么地方呀?”他问道。

    除了接二连三的方格子以外,他啥都看不见。有些方格是斜方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但是每块方格都有棱有角,四边笔直。既看不到有圆形的,也看不到有曲里拐弯的东西。

    “我朝下看到的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块大方格子布呢?”男孩子自言自语地问道,并不期待有人回答他。

    但是,在他身边飞翔的大雁却马,上齐声叫道:“耕地和牧场, 耕地和牧场。

    1. (1) 本文选自(国籍)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它的文体是
    2. (2) 下列关于故事情节的叙述,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尽管男孩坐在头雁的背上,头雁飞得很稳当,男孩还是感到眩晕

      ②男孩儿看到的方格子是地面上的耕地和牧场

      ③整部书所写的故事也可以理解为男孩儿成长记

七、习作。
  • 14. 习作。

    你一定读过不少课外书吧?在你读过的课外书里,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呢?请把它以梗概的形式分享给大家吧。要求情节完整,语句通顺,4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