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延边州2023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11 浏览次数:3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奥密克戎是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播性强,其成分中含有的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 冬奥火炬“飞扬”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和树脂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 . 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这项技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 “奋斗者” 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22 号钛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d区
  • 2.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发现其矿脉中含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已知W、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X的氢化物可用于蚀刻玻璃,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离子半径: Z>Y>W>X B . ZW2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X>W>Z D . 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元素有5种
  • 3. 化合物X(如图)是一种药物中间体。下列关于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1mol 化合物X与H2加成时,最多消耗3mol H2 B . 化合物X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C . 化合物X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 . 1mol 化合物X完全水解所得有机产物中含有2NA个手性碳原子
  • 4.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集气瓶内壁有黑色固体小颗粒产生

    CO2被还原成碳单质

    B

    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铁锈中含有二价铁

    C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

    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D

    用激光笔照射硫的酒精溶液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硫分散到酒精中可以形成胶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5.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废水处理和新能源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燃料电池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B . 电极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C . HS-化菌作用下发生反应:HS- -8e-+9OH-=+5H2O D . 若该电池外电路有0.4 mol电子转移,则质子交换膜在标准状况下电极b消耗氧气1.12L
  • 6. 铁的某种络合物离子(用[L- Fe-H]+表示)催化甲酸分解的反应机理及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过程中铁元素价态没有改变 B . 反应的决速步骤为II转化为III的过程 C . 由 到 过程中形成了离子键 D .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 HCOOH  CO2+H2
  • 7. H2A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将0.1mol·L-1的NaOH溶液滴入20mL0.1mol·L-1的NaHA溶液中,溶液中HA-(或A2-)的分布系数δ、NaOH溶液体积V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δ(HA-)=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曲线a表示的是A2-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 B . H2A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6 C . n点对应的溶液中,2c(H+)+c(HA -)- 2c(OH- )=c(A2-)-3c(H2A) D . 在n、p、q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为: n>p>q
二、非选择题
  • 8. TiCl4是制备金属钛的重要中间体。某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在实验室制备TiCl4(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 TiCl4 易挥发,高温时能与O2反应,不与HCl反应,其他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水溶性

    TiCl4

    -24

    136.4

    1.7

    易水解生成白色沉淀,能溶于有机溶剂

    CCl4

    -23

    76.8

    1.6

    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D中仪器b的名称是,装置E中的试剂是(填试剂名称)。
    2. (2) 装置B中长导管a的作用是
    3. (3)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在通入Cl2前,先打开开关k,从侧管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CO2气体的目的是
    5. (5) 装置C中除生成TiCl4外,还生成一种气态不成盐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制得的TiCl4 中常含有少量CCl4 , 从混合液中分离出TiCl4操作的名称是
    7. (7)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所得TiCl4的纯度:取m g产品加入烧瓶,向安全漏斗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待TiCl4充分反应后,将烧瓶和漏斗中的液体一并转 入锥形瓶中,滴加几滴0.1mol·L-1 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n mol·L-1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VmL。

      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 Ksp(Ag2CrO4)=1.1×10-12 ,  Ag2CrO4 呈砖红色,TiCl4+(2+n)H2O= TiO2·nH2O↓+4HCl。

      ①安全漏斗在本实验中的作用除加水外,还有

      ②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③产品的纯度为(用含m、n和V的代数式表示)。

  • 9. 三氧化钼(MoO3)和五氧化二钒(V2O5)是石油炼制中的重要催化剂,可利用炼油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V2O5、V2O4、 MoO3 , 还有少量的Al2O3、Fe2O3、有机物等)来制备。工艺流程图如图:

    已知:①[Al(OH)4]-+H+ Al(OH)3+H2O,K=1013.38

    ②NH4VO3的溶解度( g/100g水): 0.48(20℃)、 1.32(40℃)、 2.42(6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焙烧”的目的是 
    2. (2)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 (填化学式)。
    3. (3) 向滤液①中加H2O2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4) 当滤液①的pH调控为时,铝元素恰好沉淀完全(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大于10-5mol·L-1为沉淀完全)。
    5. (5) NH4VO3的沉淀过程中,沉钒率受温度影响,关系如图得所示。温度高于80℃沉钒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点即可)。NH4VO3 沉淀分解生成V2O5的化学方程式是。 

    6. (6) 催化剂V2O5溶于NaOH溶液中,可得到钒酸钠或偏钒酸钠,偏钒酸钠的阴离子呈如图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写出偏钒酸钠的化学式

    7. (7) 仪器分析检测[Al(OH)4]-在水中带有结晶水,[Al(OH)4]-·xH2O中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填字母)。
      A . 离子键 B . 配位键 C . 金属键 D . 共价键
  • 10. 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NO和CO等污染物,利用CO脱除NO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关注。在催化剂作用下,CO与NO的反应为2CO(g)+2NO(g)  2CO2(g)+N2(g) ΔH。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 2CO(g)+O2(g) 2CO2(g) ΔH1= - 520 kJ·mol-1

      N2(g)+O2(g) 2NO(g) ΔH2= +160 kJ·mol-1

      则ΔH=

    2. (2) 向某刚性容器中加入2 mol CO、2 mol NO和催化剂, 测得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CO2和N2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B.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②压强p1 p2(填“>”或“<”, 下同), 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Kb

      ③b点CO的转化率为%(保留一位小数),b点的Kp=(用含 p2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 ×体积分数)。

    3. (3) 金属锌作催化剂,在相同时间内,以相同投料比反应时,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当温度高于T℃时,n(CO2)下 降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点即可,不考虑物质的稳定性)。

    4. (4) 硫与催化剂锌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3所示。在该晶胞中,Zn的配位数为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晶胞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 0); b为( , 0,);c为( , 0)。则d的坐标参数为。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g·cm-3 , 则其中两个最近S原子之间的距离为pm(列出 计算式即可)。

  • 11. 2, 3-二羟基苯甲酸属于医药中间体,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最近研究发现以该物质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J,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由B和一种一溴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可以生成C。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分子式为
    2. (2) 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3. (3) 由A →B的反应类型为
    4. (4) 由C →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 (5) 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足量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F的结构简式为
    7. (7)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还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3:2: 2: 1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①含有苯环

      ②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③消耗 Na与NaOH之比为2 : 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