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fēng zhēng

    rán shāo

    zhù hè

    xì nì

    kǒng jù

    zhàn fàng

    guān yā

    xī shēng

  • 2.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欲”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给下列词语中的“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随心所欲    求知欲    震耳欲聋

  • 3. 把词语补充完整。

        欣喜    不时

       无济    焉知

  • 4.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及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放(rán)    开(záo)    书籍    亲吻 B . (hóu)    静(bì)    严竣    过度 C . (cáng)    徘(huái)    除非    兴旺 D . (pò)    评(pī)    元宵    剥削
  • 5. 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男孩儿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_________。

    ②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山坡上,心里感到很_________。

    ③_________的晚风吹走了白天的酷热。

    ④深秋了,小河里的水已变得_________了。

    A . 凄凉  荒凉  冰凉  清凉 B . 凄凉  荒凉  清凉  冰凉 C . 荒凉  凄凉  清凉  冰凉 D . 荒凉  凄凉  冰凉  清凉
  • 6.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B . 同学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 , 都在为进球而欢呼。 C . 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 终于将老师交代的任务完成了! D . 春天来了,大地到处呈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沈从文的《腊八粥》主要讲述了腊八粥的来历。 B .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使用了详略结合的写作手法。 C .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朱自清,里面的“我”不是作者自己。 D .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马克·吐温。
  • 8. 读句子,看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1)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2. (2)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3. (3)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4. (4)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 (5) 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 9.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写的一篇记叙文。
    2. (2)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了倒叙的写作顺序。
    3. (3)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4. (4) 《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 10.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2. (2) 鱼钩上闪烁着光芒!(扩句)
    3. (3) 我的爸爸李大钊已经将要被敌人杀害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 (4) 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5. (5)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改为把字句)
  • 1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听君一席话,。路遥知马力,
    2. (2) 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的是
    3. (3) ,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的“等闲”的意思是,“清白”是指。这首诗是明朝的于谦所写,题目叫《
    4. (4)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二、阅读理解。
  • 12. 课外阅读。

    梅香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展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公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他转身走出去。

    富人愣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不知道的。另一件震惊的事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生怕惊动梅花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淡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的眼睛濡湿了,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了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闻不到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的,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之内的人格香气。

    最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的内心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感受从我们内心中流露出的梅香吧!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衣衫褴褛:

    2. (2) 写出下面这些词语的近义词。

      布施    濡湿    遮蔽    缠缚

    3. (3) 默读文章,仿照例子完成内容梳理。

      (赏梅花)快慰→(赞梅花)感动一(悟梅品)

    4. (4) 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原因有二:其一,,其二,
    5. (5) 文中说“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富有”的理解。
    6. (6) 读了文章,你想到了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7. (7) 文章题目“梅香”指的是(    )(填序号)
      A . 梅花那含蓄的、清淡的、澄明无比的芬芳。 B . 一个人精神的清明和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C . 既指梅花自身的芳香,也指一个人隐藏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魅力。 D . 一个人身,上无形的香气。
三、习作。
  • 13. 习作。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③字数在450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