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4...

更新时间:2023-07-20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他还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可是,由于意境概念历经了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更由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界说。主要是“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象联想”说和“情感气氛”说。意境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理论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个概念被引申得无所不包时,也就失去了理论意义。所以,我们主张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来界定意境概念的内涵,让意境作为一个表意单纯的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而把此外的诸多含意,让给更为宽泛的概念“境界”去承担,从而区分“意境”与“境界”的不同。这样,我们才能对意境作出适当的界说: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相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摘编自《文学理论教程:意境的形成与界定》

    材料二: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南宋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论述得更为精要。他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他们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么,我们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李白的《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意境。

    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流贯:先是诗人为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接着见老妻都消失了愁容,才觉自己激动过分而失态了。于是漫卷诗书欢喜若狂,实际上又失态了。但诗人于狂欢之中放歌纵酒,手舞足蹈,畅想回家的路线,浑然不知自己已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摘编自《文学意境的特征之情景交融》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中的概念,王昌龄在《诗格》中直接使用了这个概念,标志着文学意境论的全面形成。 B . 刘勰、钟嵘、王昌龄、诗僧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的不断拓展和生发,使意境论确立了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 C . 意境的概念由于历经千余年的沿革变化,内容变得丰富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界说。 D . 王昌龄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认为一味写景和一味言意都“无味”,只有景和意融合在一起才“得其真矣”。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认为“意境”和“境界”是有区别的,“境界”比“意境”的概念内涵更为宽泛,也承担了更多的含意。 B . 意境论在古代逐渐成了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的学者文人都对它作补充、发挥,其中王国维是集大成者。 C . 材料二介绍了情景交融类型: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用这三者中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写出上乘的作品。 D . 清人王夫之在论述景和情的关系时认为情和景名为不同,实不可分,而且好的诗人还能够做到“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3. (3) 下列选项,属于“情中见景式”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B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C .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D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4. (4) 如何理解晚唐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2. 现代文阅读Ⅱ

    软萩粑

    李 骏

    软萩这种植物,在我们南方常见,不属于贵族。但它的生命力强,好像大地只要有沙土泥地,稍微有点雨露滋润,就能静静生长。像红安老乡一样,既不夸张,也不张扬。它的颜色不算艳丽,但也一眼可以入目,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穿了一件淡青色的衣裳,也有着掩饰不住的美丽。

    软萩的成长期似乎非常长。春天一过,它悄然生长,就像大别山中无数普通的生命一样。它们安于现状,既不奢望外面的大富大贵,也不自贱于乡间小路的曲折。你看它,它不语;你不看它,它一样向往阳光。

    置身于无限生长的各类杂草里,外地人看不到软萩的光华。就如你今天怎么去看湖北省红安县,它在中国博大的版图上也仅是一个普通的县。但偏偏就是这个曾经只有四十八万人的小县,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和两百多个将军。无数人啊,他们执着于自己的天地,孜孜以求之。这里的人不惹事,也不怕事。但他们如果惹事,那一定是天大的事。你过你自认为美好的日子罢了,无须非要来观照别人的生活。每个人的日子,都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关。所以,这里有人进,有人出,还有人,永远只是思念却不回来。如我。

    记忆里,母亲总是带着我们,到田野里去采集软萩。我们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采。母亲总是采其枝叶,留下其根。而我们却总是连根拔起。母亲说,留点根让它明年再长,不能贪多,不然明年就不茂盛。母亲的声音,在田野里温柔无比,那时候阳光高照,虽然我们一无所有,但有了她的声音,整个世界便在身边,已经觉得足够。采摘回来,自然要清洗。洗过之后,还要拿到一种叫“臼”的公用物上去舂。那臼利用的是杠杆原理,把粮食砸碎。

    软萩鲜艳的身子,在臼里,慢慢变成水汁般的菜泥。可怜的灰姑娘,虽不起眼地艳丽一时,却最后将生命奉献成了人类的乳汁。一切的植物与食物,都是上苍的恩赐,所以大地才生生不息。

    软萩舂得差不多了,母亲通常是拿糯米放在菜泥里,继续舂。最后,软萩与米一起“抱团取暖”,成为面团。

    记得那时的春天,油菜花开得鲜艳,悠长的梅雨季节还未到来,空气清新。大地丰饶,人间却经常是一穷二白。软萩粑,便成为那个时代最受人们欢迎的食物。

    和好了面,就是煎了,偶尔乡间也有蒸的。但蒸的没有煎的味道好。日子稍好一点,才用油煎,那时食用油的金贵,我儿子这一代甚至包括我老婆这一代城市人体会不到,只有像我这样经历了乡间最匮乏食物的一代,才懂得有油吃的滋味。所以今天,我珍惜一切食物,虽不像西方人那样在餐前感谢上帝,画个十字,但也是非常虔诚的,绝不暴殄天物。

    经过了舂、揉、煎,软萩粑就要出锅了。这时香味四溢开来,淡蓝色的软萩粑,已吸引了我们全部的视线。

    软萩粑不是公主,它甚至连灰姑娘都算不上,但一样得到了大家的欢喜。过去穷时喜欢吃,后来大家富起来了还是喜欢吃。许多在外的人,回到家乡,能吃上一口软萩粑,那是相当满足的。

    有一年,我忘了是哪位故乡人给我带了几个,我儿子看着这颜色,皱着眉嘟着嘴,不吃。我老婆也耸耸肩觉得怪怪的,不吃。我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吃一口还闭着眼睛,慢慢地品尝。在儿子与老婆眼里,我似乎是一个外星人。

    的确,我与他们原来不识,后来也就成了亲人,这是命。就像软萩,与米虽是同类,原来也不相识,却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再如原来的同学们,在自各自的奋斗中也好多年都失去了联系,但今天通过微信,世界成为一体,我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比过去更像一家人。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软萩谓清明菜,调中益气,正泄除痰,压时气,去热嗽……治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可惜,吃软萩粑,在今天,已成为一种念想。

    母亲于2003年离开了我们,老家便慢慢成为记忆。虽然老屋还在,但我们从此只是像过客偶尔光临。乡亲们还在,只是个个在时光中慢慢变老。姐姐后来嫁人,生了两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直到都考上大学,他们也很少回乡下,软萩粑的故事,在他们眼里都是明日黄花。只有我,似乎还在固执地坚守着某些东西。

    那是当年与今天,我们能吃上软萩粑的幸福。

    (选自《散文》2019年第12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软萩的颜色不艳丽,外地人看不到它的光华,但只要有沙土或泥地就能在杂草里静静生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B . 文章叙写红安县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和两百多位将军这一事实,是为了体现软萩朴素之中具有执着的特性。 C . 大地之所以生生不息,得益于上苍恩赐。春天里,母亲只采软萩枝叶而留下其根,反映她尊重自然的生活理念。 D . 我吃软萩粑时闭眼享受,而儿子、老婆对软萩粑的态度与我十分不同,这一细节对比,突出了城市与乡村隔膜之大。
    2. (2) 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软萩在作者心中从“美丽的少女”到“可怜的灰姑娘”,两处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软萩在生长、制作过程中外观的变化。 B . 作者把自己在享用食物时“绝不暴殄天物”和西方人“在餐前感谢上帝,画个十字”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食物的虔诚与珍惜。 C . 文章结尾通过“母亲于2003年离开了我们”“老屋还在”的相关叙写,流露出物是人非和不能再吃到母亲的软萩粑的感伤之情。 D . 文章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语言简洁、疏淡,托物思人,字里行间饱含深情,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 (3) 结合文本,分析文章引用《本草纲目》对软萩解说的作用。
    4. (4) 文章是如何以“软萩”为依托叙事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 3. 文言文阅读

    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赵计未定。楼缓新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楼缓辞让曰:“此非臣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曰:“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与,则非计也;言与之,则恐王以臣之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王计之,不如予之。”王曰:“。”

    虞卿闻之,入见王,王以楼缓言告之。虞卿曰:“此饰说也。”王曰:“何谓也?”虞卿曰:“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王而不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攻以资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以救矣。”

    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曰:“虞卿能尽知秦力之所至乎?诚不知秦力之所至,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听子割矣,子能必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楼缓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楼缓之言告。虞卿曰:“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之,则无地而给之。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以益愈强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固不止矣。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王必勿予。”王曰:“诺。”因发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虞卿未反,秦之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逃去。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

    【注】① 楼缓:赵人,仕于秦。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  必无赵矣/ B .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  必无赵矣/ C .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  必无赵矣/ D . 且秦虎狼之国也/无礼义之心/其求无/已而王之地有尽/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其势  必无赵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诺,文中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成语“唯唯诺诺”中的“诺”字就是沿用这个意思。 B . 爱,文中指怜恤、同情,与《师说》中“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的“爱”意思不同。 C . 诚,文中指的确、确实,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是诚不能也”的“诚”意思相同。 D . 与,文中是给予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失其所与”的“与”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国在攻破赵国城邑长平后,派使者索要城池作为讲和条件,赵王拿不定主张,先后征询楼缓、虞卿的意见。 B . 赵王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秦国一定是会不遗余力攻打赵国的,秦国攻破赵国城池却主动撤兵应该另有原因。 C . 楼缓告诉赵王,如果不清楚敌人的实力,又不肯舍弃不算大的土地,那么最终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D . 虞卿主动请求去见齐王,商讨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在虞卿回到赵国之前,秦国已经又派使者来到赵国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②今坐而听秦,秦兵不敝而多得地,是强秦而弱赵也。

    5. (5) 司马迁曾评价虞卿对事情的判断非常精准 (“虞卿料事揣情,何其工也 ”),请根据本文内容分析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
  •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端章甫     ②轻暖不足于体与      ③欲辟土地,秦楚     ④缒而出

    ⑤王无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⑥三子者出,曾皙后     ⑦越国以

    ⑧老吾 , 以及人之老     ⑨且于楚也     ⑩既封郑

    A . ①⑥/②⑧/③/④⑩/⑤⑦/⑨ B . ①⑥/②⑧/③④/⑤⑦/⑨/⑩ C . ①⑧/②/③④⑩/⑤⑦/⑥/⑨ D . ①⑧/②⑦/③⑤⑥/④⑩/⑨
  • 5. 下列句子所属的特殊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吾知也     ②树之以桑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浴乎沂,风乎舞雩

    ⑤晋军函陵  ⑥臣之所好者道也    ⑦视为止,行为迟    ⑧百姓之不见保

    ⑨敢以烦执事    ⑩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 . ①③/②④/⑤⑥⑩/⑦⑨/⑧ B . ①⑥/②④⑧/③⑤/⑦⑨/⑩ C . ①③/②④/⑤⑦⑨/⑥⑩/⑧ D . ①⑥/②④/③⑤⑩/⑦⑨/⑧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组是( )

    ①夫子之                         哂:微笑

    ②舍瑟而                         作:同“坐”,端正坐好

    ③齐国虽褊小                       褊小:狭小

    ④不为者与不能者之               形:区别

    庖月更刀                       族:众,一般的

    ⑥如土地                         委:散落,卸落

    ⑦若不秦                         阙:侵损,削减

    ⑧唯君之                         图:图谋,谋求

    A . ①④⑥ B . ③⑤⑦ C . ②④⑧ D . ②⑤⑥
  •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其无礼晋                    若亡郑而有益 B . 为国礼                        吾一日长乎尔 C . 还也                        吾见难为 D . 子亦有不利                    若不阙秦,将取之
  •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因之以饥馑行李之往来 ③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④黎民不饥不寒

         ⑤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⑥依乎天理虽然 , 每至于族 ⑧为之踌躇满志

    A . ①②④ B . ③⑥⑦ C . ③⑤⑧ D . ①④⑧
  • 9. 古代诗歌阅读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的有感之作。②黄华:菊花。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以雨后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蝉“得意”反衬诗人失意,既写出蝉鸣的神态,又微露诗人的歆羡之情。 B . 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情形;字面上只写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 C . 颈联写梦中之景,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带”和“将”二字使用巧妙,景色融合自然。 D . 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不仅意指诗人头发斑白,而且表明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的感觉。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
    2. (2) 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10. 名篇名句默写
    1. (1) 《登泰山记》中,姚鼐写他与朱孝纯在日观亭等待日出,文中“”两句生动地写出日出前他们等待时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
    2.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这句间接称赞了公西华但又言其过分谦虚。
    3. (3) 《登岳阳楼》中“”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4. (4) 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怀古伤今之情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11. 语言文字运用Ⅰ

    标点,古称句读,是读书时用来断句的工具。古书最早不加标点,同一段文字,断句不同,含义就    。《韩非子》中记载,古代有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叫夔,尧任命他做乐官。哀公问孔子:“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答道:“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意思是有夔一人就足够了,并非夔只有一只脚。我国古籍中的这类例子    , 在经书中亦屡见不鲜。经书出现歧义,这在古人看来    , 不容忽视。所以古人提出了读经必先审句读的观点。古书最早不加标点,但古代还是有标点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标点符号的萌芽——甲骨文和金文中用来划分层次的双短横号。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使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出土的汉简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书简使用的标点符号多达六种。至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代替刀刻手抄,书籍有许多复本,复本既多,读书人便可边读边点,给书从头到尾加上标点。《宋史·何基传》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文显意明。”“标点”一词,始见于此。至明清,高邮王氏刻本《广雅疏证》《经传释词》等,都加有句读符号。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没有目标,人生就会变得迷茫——而我却没能找到自己的目标。 B .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C . 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D . 王婆推着小车,一边走,一边高声吆喝着:“卖——西瓜啦!”
    3. (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到了汉代,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B . 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读书人,让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C . 到了汉代,读书人因为需要读书和注书,所以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D . 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
  • 12. 语言文字运用Ⅱ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的热度持续升温。而推广冰雪运动就要有冰。最近,中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材料——凝胶冰雪。被称为凝胶冰雪,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滑溜溜的水凝胶材料,(     )。你用手戳一戳,就能看到它表面陷下去一小块,又马上回弹。你能压它,能拽它,还能把它卷起来——就像卷毯子那样。

    凝胶冰雪又被称为“永不融化的冰雪”,这是因为这种材质拥有亲水性的高聚物网络,这种网络通过多种材料聚合反应而成。在没有高聚物网络时,升温后,冰晶会融化成水。而在加入高聚物网络后,由于该网络的亲水性,即便冰晶融化成水,那水也会被困在网络里面插翅难逃。这意味着,即使温度升高,凝胶冰雪的形状依然非常完整,永不融化。将水凝胶和冰雪结合,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首创。这种不融化的冰雪,能将冰雪运动的魅力带给更多的人。

    1. (1) 下列句子中的“你”与文中画横线句子里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我本是个善忘的人,却对你的面孔念念不忘。 B . 老杜,重阳节这一天,你是否也独自登高,没有家人陪伴? C . 与其等到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学着努力多爱自己一些。 D . 好累啊,想跟你请个假,暂时离开一下,可以吗?
    2. (2) 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C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D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质感和果冻相近,但力学性能却更好。 B . 质感和果冻相近,力学性能也很好。 C . 力学性能更好,质感和果冻相近。 D . 力学性能很好,有和果冻相近的质感。
四、写作(6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常用来形容“想好了再干”,这种行事方式被认为更有计划性。而“边干边想”则有实践的意义,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大胆行为,往往也能获得成功。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