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4-22 浏览次数:9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分)
  • 1. 下列词语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
    A . 顶天立地 B . 开天辟地 C . 冰天雪地 D . 改天换地
  • 2. “诗人墨客,争讽新篇。”句中的“墨客”指( )
    A . 宾客 B . 画家 C . 文人 D . 书法家
  • 3. 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    )
    A . 比喻 B . 拟人 C . 夸张
  • 4.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A . 拟人 B . 夸张 C . 反问
  • 5.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A . 比喻 B . 排比 C . 拟人
  • 6. 下雨啰!下雨啰!(    )
    A . 比喻 B . 排比 C . 反复
  • 7.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
    A . 比喻 B . 拟人 C . 夸张
  • 8. 《红楼梦》第五回“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写的是何人?(    )
    A . 林黛玉和薛宝钗。 B . 史湘云和探春。 C . 妙玉和迎春。
  • 9. 下面对《红楼春趣》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B . 本文细致描写了每个人物的语言和神态。 C . 本文主要写了众人在园中放风筝的情形。 D . 故事主要发生在冬季。
  • 10. 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按照作者的思绪写的,先回忆了在故乡的几件趣事:数星星 摇知了 看月亮 梦月

    亮 ,接着用对比的写法描写了 他乡的月亮 与 故乡的月亮 的不同,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B . “我现在年仅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中“耄耋”指80岁。 C .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作者这么说是因为“月亮”象征着团圆,自古以来都和思乡联系在一起,所以,提到故乡必然提月亮,提到月亮必然勾起思乡之情。 D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选自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月夜忆舍弟 》意思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 11. 从“曹操的之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曹操                    。(  )
    A . 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 B . 勇敢机智 小心谨慎; C . 神机妙算 爱惜士兵
  • 12.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B .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C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1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B . 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C . 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D . 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 14. 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最能表现孙悟空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B . “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刘备、关羽、张飞。 C . 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的是武松。 D . 《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7.5分)
  • 15. 比一比,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珍藏      收藏     储藏

    ①我一直 着外祖父送给我的那幅墨梅图。

    ②这个小屋子是用来 杂物的。

    ③我爷爷喜欢 竹雕艺术品。

  • 16.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顶  立

         胜数

    ③恍然 

    ④相映 

    ⑤离 

         万顷

    ⑦美 

         美景

    ⑨词语②中加点字的读音是,词语⑤中加点字的读音是

    ⑩和“茅塞顿开”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填序号)

  • 17. 用“然”字组词,填入句中。
    1. (1) 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2. (2) 我当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 18. 补充诗词句子,体会情感。
    1. (1) 独在异乡为异客,
    2. (2) 人归落雁后,
    3. (3) 自在飞花轻似梦,。通过这些诗词句子,我懂得了外祖父落泪的原因是
  • 1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草船借箭》一文是从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出他的。 “识人心”是指他清楚鲁肃忠厚守信、周瑜,更知曹操;“知天象”是指他;“晓地利”主要指他回来的时候 。
    2. (2) 读完《祖父的园子》一文,我们知道,在作家眼里,祖父园子中的倭瓜、黄瓜、王米等都是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的向往。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 20. 改写下列句子。
    1. (1)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2. (2) 外祖父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改为“把”字句)
    3. (3) 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缩句)
  • 21. 在“浓浓的乡情、美好的童年”班级主题活动中,你和陈佳被推选为主持人,下面是活动主持稿中的一部分,请你仿照陈佳的话,将主持稿补充完整。

    陈佳:人是家乡的好,月是故乡的明。

    我:

    陈佳: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我:

    陈佳:童年是一幅画,一幅天真童稚的画,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我: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共9小题,共16.5分)
  • 22. 阅读下面的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 , 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__的瑞士莱蒙湖上,在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 (1)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离乡背井:       美妙绝伦:

    2.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巍峨雄奇     B.碧波万顷    C.风光旖旎    D.平沙无垠
    3. (3) 这段文字中,作者写了自己见过瑞士莱蒙湖上等地的月亮,但作者最爱的还是
    4. (4) 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
  • 2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杆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

    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泽,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扔在桌子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诚恳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夸耀——        奉献——        自满——

    2. (2) 用横线画出能表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3. (3) 用波浪线画出表现蜡烛非常谦虚的语句。
    4. (4) 结合文章给下面一句话选择正确的句意(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 这句话是说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炬烧完了泪才流干。 B . 这句话是说为人类作贡献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C . 这句话是说为人要像春蚕那样,到死时已将所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像蜡炬那样燃烧完自己时才不流泪了,才感到欣慰。
    5. (5) 读了这篇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五、习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作文分值27分)
  • 24. 以《童年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丰富翔实,语言简洁连贯,情感真实。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