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习...

更新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6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 1. 读拼音,写汉字。

    léi  ɡǔ

    bǎnɡ wén

    chǎn  dì

    chénɡ rèn

    shuǐ piáo

    wěi tuō







  • 2. 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横线。
    1. (1)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lūn  lún)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2. (2) 五(ɡēnɡ   ɡènɡ)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3. (3) 当日(shǎnɡ   xiǎnɡ)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
    4. (4) (tiāo  tiǎo)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 3. 写出合适的量词。

    李子树

    大草帽

    高楼

    狗尾草

    倭瓜花

    谷穗

  • 4. 把词语填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1)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2. (2)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____涧泉,____山花,觅树果。
      A . 轮   打   喝   采 B . 揪   提   饮   采 C . 拿   劈   喝   饮 D . 抡   打   饮   采
  • 5. 选词填空。

    当然   忽然   必然   仍然   果然   既然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造十万支箭,他要开始准备。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并交代不能让都督知道,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时,不提借船的事。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船等诸葛亮调度,却不见有什么动静。到第二天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6. 根据古诗句填空。

    阅读古诗,感受古诗中的童年。范成大眼中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是“童孙未解供耕织,

    ”;杨万里眼中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则是“,彩丝穿取当银钲”;雷震笔下的童年是晚归的牧童,“牧童归去横牛背,”,那么悠闲,那么惬意!  

  • 7. 请把对应的人物、作品和作者连在一起。

    诸葛亮

    《红楼梦》

    吴承恩

    武松

    《三国演义》

    曹雪芹

    贾宝玉

    《西游记》

    施耐庵

    石猴

    《水浒传》

    罗贯中

  • 8.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修改病句)
    2. (2) 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
    3. (3) 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缩句)
    4. (4) 在怎样的境遇里。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二、阅读(27分)
  • 9. 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泼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 (1) 《草船借箭》是按照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 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曹军放箭→
    2. (2) “箭好像下雨一样”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
    3. (3) 选段中画线部分属于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 (4) 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   )。
      A . 雾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战。  B . 诸葛亮带的士兵多。 C . 诸葛亮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D . 曹军的水军战斗力弱。
    5. (5) 诸葛亮为什么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还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
  • 10. 课外阅读。

    画出瀑布的声音

    一位酷爱书画的年轻人欲拜到书画大师的门下,他带着自己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才画成的一幅瀑布图去求见大师。大师看了那幅画,轻轻摇头说:“还好,只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

    一年后,这位年轻人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画得更好的瀑布图捧给大师。大师看了那幅画,再次轻轻摇摇头说:“遗憾,还是没画出瀑布的声音。”

    又过了一年,这位年轻人颇有信心地再次求见大师,将一幅自以为画得很完美的瀑布图捧给大师,大师看了看画,摇摇头:“年轻人,你还是没能画出瀑布的声音。”

    年轻人困惑了,诚恳地问道:“大师,晚辈确实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请您明示!”

    大师拿起画笔,在年轻人的画上作起画来,他在瀑布下的水潭边画了两个相对而站的人,其中的一个人正双手拢着嘴大声喊,另一个正伸着耳朵仔细地听。就这样,年轻人明白了怎样画出瀑布的声音,也终于领悟了书画的真谛。

    生活中的我们总有许多遗憾,苦苦追求却总有一些向往不能如愿。执著的我们有时只专注于事物的主流,往往忽视了一些看似与主流无关的细枝末节。其实,有许多看似宏大的东西,最终取决于细微之处。

    1. (1)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酷爱——

      困惑——

      诚恳——

      领悟——

    2. (2) “又过了一年,这位年轻人颇有信心地再次求见大师”这句话中的“颇”是的 

      意思,年轻人“颇有信心”的原因是

    3. (3) 年轻人感到“困惑”的是什么?
    4. (4) 书画大师是怎样画出“瀑布的声音”的?
    5. (5)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选出下面正确的说法。(填序号)就短文的这件事来说,“事物的主流”指的是;“细枝末节”是指
      A.起主要作用的事物    B.画面的主体——瀑布    C.无关紧要的事物    D.画面中起衬托作用的瀑布下水潭边的人
三、习作。(30分)
  • 11. 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话题,写一件你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题目自拟,要有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