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金昌市2021-2022学年小升初语文质量监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04 浏览次数:78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基础运用。
  • 1. 口语交际。疫情当前,你积极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近日,你发现小区内有不少废弃的口罩。身为网格员,你想在微信群内说服大家把口罩丢入指定的垃圾桶内,共创和谐健康的小区环境。你打算怎么说呢?
  • 2. 看拼音写词语。

    这学期,我们(pái huái)在美丽的校园中,享受(shū jí)带来的乐趣,体会(yǐn cáng)在字里行间的(xì nì)情感。同时,我们不会忘记2020年,在形势(yán jùn)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力量。“白衣天使”筑起(fáng yù)疫情的“钢铁长城”;科研人员夜以继日、(jiàn wēi zhī zhù),不断发现防控疫情的新办法:(shāng pù)歇业,快递小哥提供志愿服务:从(wǔ hú sì hǎi)汇聚而来的建设者们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作为一名小学毕业生, 我们有(zé rèn)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 3. 积累与鉴赏。

    ★本学期线上网课期间,瑞涵同学的语文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你一定会用““的俗语劝诫他多读书、多积累,多获取真知。

    ★诗言志。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光明磊落,心中有民,其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注意的诗句是“。”;北宋思想家王安石诗风含蓄,抒写自己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国家为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我们中国由来已久,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曾经表达出一生“,死而后已。”的崇高愿望;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也引用中国古代司马迁的“”来阐述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

  • 4.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是写好文章的一把金钥匙。试着写一写你从经典作品中体会到的表达魅力。
    1. (1) 作家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如“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都成了如八儿所猜的样子了……”透过这细腻的描写,请分享一下你的阅读感受。
    2. (2) 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时间令人难忘无比。如“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透过语句,写写你的理解与体会。
  • 5. 积累运用。亲爱的同学,你一定喜欢读书吧?请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吧。要求:写出书名、人名、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有关的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警句。
  • 6.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引人深思。请你从以下图片中任选一张,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把镜头下的场景用文字记录下来。把瞬间化为永恒吧!

二、阅读理解。
  • 7. 如何完成作业“双减”政策出台后,关于作业的热议此起彼伏。请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带着阅读目的,以恰当的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节选

    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材料二:某小学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原因

    完成情况

    原因

    忘带作业

    家长不帮自己收拾书包:学生粗心大意

    没有写完

    学生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学生没记住某项作业

    不能作答

    作业新颖灵活,学生不想动脑筋;家长不让使用手机,学生没办法查资料

    错误太多

    学生不愿检查:老师没发答案

    材料三:部分“优秀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的方法

    成长故事

    许多同学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方法,脱颖而出。某同学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优秀学生。她的老师说,这个孩子自主性强,勤奋刻苦,做作业效率高。每次上完课,她都会迅速地查缺补漏,不懂的就向老师请教。每次问完老师,她都会深深地给老师鞠一躬。她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很有“含金量",为了让问题更有效率,她会先想好,让问题更有针对性。平时, 遇到心情烦燥时,她也会放空自己,休息一下再想。平时她会在课间课后打羽毛球、跑步、读书,参加多种实践活动,既调节情绪,又开阔视野,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 ①请分析关于作业的相关内容和问题。②请提出对于作业完成的建议。③请结合个人情况,思考“双减”后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2. (2) 关于学生作业,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请有条理地写下来。
    3. (3) 在作业完成方面,材料二反映了该小学部分学生的哪些问题?
    4. (4) 你的同学小明,每天写作业到凌晨一两点,作业中错误也很多。请你结合材料三部分“优秀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提炼观点,给小明提出三条建议,帮助他提高效率哦!
  • 8. 现代文阅读

    童年(节选)

    曹文轩

    ①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②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③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④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呀吱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刺泼刺”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⑤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1. (1)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童年里有慈祥的老祖母 B . 童年里有爱“我”的父母亲 C . 童年里有伴随“我”成长的福 D . 童年里有滋润“我”、养育“我”的故乡
    2. (2) 选文说:“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结合此句,说说父亲的话中包含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3. (3) 请从修辞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

    4. (4) 选文这样写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请发挥想象,运用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将这一句话扩充为100字,将老祖母的慈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5. (5) 选文结尾一段说“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解。
三、写作题
  • 9.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聆听着习爷爷的讲话,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禁想到课文里的红色篇章。身为一名少先队员,你决定号召同学们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请结合课内外知识,联系生活,写一封倡议书,让理想高高飘扬在队旗下吧!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可以另附纸)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