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黄浦区2023年高中学业等级考调研测试(4月)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7 浏览次数:4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我国航空事业飞速发展,下列材料适合制造飞机外壳的是(   )
    A . 黄铜 B . 生铁 C . 硬铝 D . 高碳钢
  • 2. 下列固体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 B . 干冰 C . 可燃冰 D . 冰醋酸
  • 3. 电子亚层2p的三个轨道之间具有不同的(   )
    A . 能量 B . 形状 C . 空间伸展方向 D . 可容纳电子数
  • 4. 把铁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试管中,下列改变不能加快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
    A . 改铁条为镁条 B .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C . 改稀硫酸为98%的硫酸 D . 升高溶液的温度
  • 5. 只用水不能鉴别(   )
    A . 苯和 B . 晶体和晶体 C . 和硫粉 D . 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
  • 6. 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煤的干馏 B . 煤的液化 C . 石油分馏 D . 石油裂化
  • 7. 丙炔和氯化氢之间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不可能是(   )
    A . 1-氯丙烷 B . 1,2-二氯丙烷 C . 1-氯丙烯 D . 2-氯丙烯
  • 8. (2023·佛山模拟) 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备CO2

    B.制备NaHCO3

    C.加热NaHCO3固体

    D.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NaHCO3

    A . A B . B C . C D . D
  • 9. 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5Cl B . HCl的电子式: C . HClO的比例模型: D . 氧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 10. 实验室利用下列仪器(不考虑夹持装置和塞子及导管)不能制备的气体是(   )

    A . C2H2 B . H2 C . CO2 D . C2H4
  • 11. 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 NH4Cl B . KNO3 C . NaNO3 D . CO(NH22
  • 12. 在烧杯中混合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KOH溶液和Cu(NO3)2溶液,能正确显示反应后存在物质的是(   )
    A . B . C . D .
  • 13. 逆流能使物质充分接触,硫酸工业中未采取逆流工艺的是(   )

    A . SO2、O2和V2O5接触 B . 硫铁矿和空气反应 C . 浓硫酸吸收SO3 D . 预热SO2、O2
  • 14. 将浓硫酸与乙醇共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入下列装置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品红溶液a褪色证明气体中有SO2 B . 品红溶液b不变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2 C . SO2的生成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 D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乙烯和SO2
  • 15. 将去掉氧化膜的铝片放入足量Na2CO3溶液中,铝片表面产生气泡,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M。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产生的气体中有H2 B . 反应与水解有关 C . Al(OH)3向酸式电离方向移动 D . M中含大量:Na+、Al3+
  • 16. 下列最适合分离己烷和辛烷的混合物的技术是(   )
    A . 过滤 B . 纸层析法 C . 萃取 D . 蒸馏
  • 17. 开关K置于a处时,两极均有气泡产生,U形管中的液面上升,一段时间后,再将开关K置于b处,可观察到两极的气体逐渐减少。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关K置于a处时,铁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B . 开关K置于a处时,产生气体的原因为:2H++2Cl-H2↑+Cl2 C . 开关K置于b处时,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石墨电极 D . 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 18. (2022·临汾模拟) 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离子液体有助于盐湖水提取锂,其结构式如图。其中X、Y、Z、W、E、Q均为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Q B .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E>Z>Y C . 简单离子半径:Q>E>W>Z D . Z、W组成的化合物共有三种
  • 19. 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O;(x=0,1,2,3,4)的相对能量(kJ)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上述离子中最稳定的是C B . 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2Cl-(aq)+ClO(aq)+116kJ C . 上述离子中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E D . 一定温度下,Cl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有A、B、D,则三者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0∶1∶2
  • 20. 室温时,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处存在 B . b点处存在 C . 由b到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 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点
二、非选择题
  • 21. 卤族元素能形成多种物质,结构和性质之间充满联系。
    1. (1) 部分卤族元素的某种性质a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a表示正确的是。(填字母)

      a.原子半径          b.氢化物的稳定性

      c.单质的氧化性      d.元素的非金属性

    2. (2) 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单质,溴化碘和水反应所得产物中有一种为三原子分子,该分子的电子式为;溴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层符号是
    3. (3) ClF3的熔、沸点比BrF3(填“高”或“低”),理由是

      ClO2气体可处理污水中的CN- , 以下是ClO2的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4. (4) ClO2与CN- (C是+2价)反应产生2种无毒气体,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5. (5) 请评价上述哪一种方法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 22. 某兴趣小组对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假设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五个已知质量的不同CaCO3样品在相同的密封的刚性反应容器中与过量的2.0mol•L-1HCl(aq)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压强用附在反应容器上的压力计测量。实验数据被用来创建下面的校准线:

    用蛋壳样品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蛋壳样品质量

    0.200g

    反应前压强

    0.800atm

    反应后压强

    0.870atm

    1. (1)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因为反应是放热的,所以在记录压强之前,反应系统需
    3. (3) 实验用到的定量仪器有压力计和
    4. (4) 蛋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最接近

      a.30%      b.45%     c.60%      d.75%

    5. (5) 另一个蛋壳样品与4.0mL未知浓度的HCl(aq)完全反应。若反应生成0.095atm的压力,则HCl(aq)的浓度至少为mol•L-1

      a.0.0020        b.0.050      c.0.50      d.1.0

    6. (6) 可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a.用2.0mol•L-1CH3COOH(aq)代替2.0mol•L-1HCl(aq)    b.将HCl(aq)冷却到比原实验更低温度

      c.选择体积更小的反应容器                         d.将蛋壳研磨成更小的粉末

    7. (7) 请你再设计一种测定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法
  • 23. 芯片制造过程需用到光刻胶,光刻胶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部分试剂、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略去):

    已知:A是苯甲醛()

    I.   (R1 , R2为烃基或氢)

    II. +R2OH +HCl(R1 , R2为烃基)

    1. (1) 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由F到G的反应类型为
    2. (2) 乙炔和羧酸X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中不同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3∶2∶1,E能发生水解反应,则E加聚后产物F的结构简式为
    3. (3) D和G反应生成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

      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 (5) 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本题信息,写出以CH3CHO为原料制备CH3COCOCO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 24. 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包含NO2和NO。若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可发生C(s)+2NO(g)N2(g)+CO2(g),在T1℃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表:

    浓度(mol•L-1)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NO

    1.00

    0.58

    0.40

    0.40

    0.48

    0.48

    N2

    0

    0.21

    0.30

    0.30

    0.36

    0.36

    1. (1) 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体现了NO的氧化性              b.降低NO浓度能够减慢反应速率

      c.加入足量的炭粉可以使NO100%转化      d.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 (2) 表中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当升高反应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说明正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 (3) 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字母)。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b.通入一定量的NO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某实验室模拟该反应,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和一定量的NO气体,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4. (4) 由图可知,1050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在1100K时,CO2的体积分数为
    5. (5) NO2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填两个)等环境问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