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4-10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奶奶经常穿着zhǎn xīn的运动装去duàn liàn身体,大伙儿都yóu zhōng地称赞她yí tài端庄优雅。

  • 2.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A . 笑(huá)  放(sì)    B . (bó)  忌(huì) C . 拭(kāi)  明晃(huǎng)    D . 碧波万(qǐng)  骨(liè)
  •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组?(    )
    A . 遮掩  纵横    B . 赏识  屏幛 C . 拇指   养遵处优    D . 眷恋  出谋画策
  • 4. 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胴”字的读音与下面哪个字相近?(    )
    A . B . C . D .
  • 5. 下面的歇后语搭配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B . 姜太公钓鱼——自由自在 C . 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    D . 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 6. 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看到小明热心帮助残疾人,妈妈高兴地说:“__________”

    A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C . 多行不义,必自毙。    D .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 7. 下列加点字古今意思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
    A . 儿出——唤    B . 弗能—— C . 果——建    D . 吾盾之——
  • 8. 下面句子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和人物内心描述不能对应的是哪一项?(    )
    A .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钦佩) B .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悲痛) C . 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高兴、自豪) D .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伤心)(《丰碑》)
  • 9. 名著中下面这个句子描写的是哪个人物?(    )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A . 刘备 B . 关羽 C . 张飞 D . 赵云
  • 10. 仿写“我想留住一棵小草,你却给了我一片绿地”,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 . 我想采下一朵荷花,你却给了我一片花瓣。 B . 我想拥有一片森林,你却给了我一棵大树。 C . 我想拥有一滴甘露,你却给了我一泓清泉。 D . 我想握住一缕月光,你却给了我一点星光。
  • 11. 程程的叔叔说,如果在古代,程程今年就要行弱冠之礼了。程程今年大概几岁?(    )
    A . 20岁 B . 30岁 C . 40岁 D . 14岁
  • 12. 对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若评定2020年的高频热词,无疑少不了“直播带货”。据商务部统计,仅当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商直播已超过400万场。直播带货火爆,也存在消费纠纷问题。北京消协通过对直播带货平台的调查,发现有部分平台存在虚假宣传。中消协的消费者调查也显示,有37.3%的人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即便在直播带货处于上升期的2019年,品控、售后、发货等问题也频频发生。

    A . “直播带货”俨然成为2020年高频热词。 B . 直播带货火热的背后,消费纠纷问题频现。 C . 直播带货乱象丛生,消协将矛头指向平台。 D . 北京消协和中消协发布声明抵制直播带货。
  • 13.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把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①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

    ②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③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④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膜。

    ⑤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④⑤之间
  • 14.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 《摔跤》一文对小嘎子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体现了小嘎子的机灵。 B . 《跳水》一文中,水手的“笑”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C . 读古典名著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人物,提升阅读兴趣。 D . 写读后感不必介绍文章或书的内容。
  • 15. 课内精彩回顾。
    1. (1) 唐诗宋词,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四时田园杂兴》中“”表现了乡村儿童学种瓜的天真可爱;《村晚》中“”生动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王昌龄笔下的将士“”的豪情壮志令我们难以忘怀;《乡村四月》中诗句“。”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
    2. (2) 聪慧的杨氏之子机智敏捷地应对客人的调侃:儿答曰:“。”
二、阅读理解。
  • 1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十三平米的云

    葛闪

        十七年前的我正读初三,因为面临升学压力,成绩好的人都选择了住校,我也没例外。

        晚放学是晚上十点,之后任何人不许在教室逗留。于是很多人买了手电筒,在被窝里“加班”学。我的家境最为窘困,实在不忍心向母亲张口,只好另想他法。

         那时学校没路灯,只餐厅门外有一盏40瓦的守夜灯,发出昏黄的灯光。眼瞅着同学们进入梦乡后,我便翻身下床,蹑手蹑脚开门,耗子般穿过走廊迂回到那里,借着昏黄的灯光,拼命地吸吮书中营养。初春二月的风一刀一刀的,我却浑然不顾。

        第一晚,相安无事。第二晚,我便被巡查的门卫给逮着了。门卫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姓范,长得慈眉善目的,发起脾气来就成了凶神。在他的呵斥下,我灰溜溜地跑进了宿舍。但第三晚,我还是到了那里。十二点时,我正准备回宿舍时,又被范老头给抓住了。这次,范老头没有饶恕我。

        第二天晚自习放学后,我就到了范老头的值班室。我值班,他睡觉!看着他睡得跟猪似的,我恨得牙痒痒。没办法,范老头说了,不替他值班,他就把这事上报学校!本以为,值几天就行,谁知范老头眼一瞪,说值到毕业!

        就这样,我每晚都替他值到凌晨一点,而他每晚因为辛苦而睡得舒舒服服。不过我发现,时间久了,我竟喜欢上了这种惩罚,还暗笑范老头的愚笨。春寒料峭,我在屋里暖暖和和的,胜过屋外多少倍;夏夜闷热,室外有无数蚊子对我虎视眈眈,而十三平米的门卫室里有蚊香,头顶上还有台吊扇,是学习的最佳场所

        我心里暗喜,但脸上还是装作不快。只有这样,才能麻痹住范老头。

        中考结束那天,我才将范老头的愚笨讲给大家听。大家既暗笑范老头的老糊涂,又佩服我的“轻功”——半年下来,居然没人知道我夜夜出门。

        有人咦了一声,说:“范老头的呼噜声比震天雷还响,你能静心学习?”我一愣:“范老头不打呼噜呀!”

        可是好几个同学都说范老头的打呼噜是出了名的,其中一个同学和范老头同村,还是近邻。天地静默。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毕业那天,我走进门卫室就流了泪,刚想说什么,就被范老头制止住了。范老头笑笑,把手指放嘴上“嘘”了一声,笑说:“快走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说完,连推带搡地将我“赶”了出去。我发现,范老头的笑容挺好看,布满褶子的脸像一朵花。

        我知道,那十三平米的小屋就像是一朵十三平米的云,给我温暖,赐我力量!

    (选自《彭城晚报》,有改动)

    1. (1) “我”在学校餐厅门外的守夜灯下学习的原因是什么?(    )
      A . 宿舍环境太嘈杂了,“我”没法安心在被窝里“加班”。 B . “我”喜欢挑战刺激,既展示自己的“轻功”又安心“加班”。 C . “我”家境最为窘困,没钱买手电筒在被窝里“加班”。 D . 宿舍里的同学多,“我”怕影响他们不敢在被窝里“加班”。
    2. (2) 第8段中的“轻功”指什么?(    )
      A . “我”夜夜悄悄出宿舍复习,同学们竟然没有发现。 B . “我”愚弄了范老头,范老头竟然没有觉察出来。 C . “我”暗喜找到学习的好场所,同学没有看透我的心思。 D . “我”受到范老头的默默关照,自己却浑然不觉。
    3. (3) 第12段中写到“天地静默。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我真正明白了什么?(    )
      A . 原来范老头的呼噜打得比震天雷还响。 B . 范老头是在帮助“我”,不是真正惩罚“我”。 C . 原来范老头一直以来都被“我”麻痹着。 D . 范老头也太能装了,骗了“我”那么久。
    4. (4) “我发现,范老头的笑容挺好看,布满褶子的脸像一朵花。”这句话中的“一朵花”是要表现什么?(    )
      A . 表现范老头的沧桑辛苦。 B . 表现范老头的憨厚愚笨。 C . 表现范老头的精神抖擞。 D . 表现范老头的善良美好。
    5. (5) 阅读文章,根据情节填写表达“我”的情感的词语。

      故事情节

      灯下夜读,不巧被抓

      被罚值班,他在睡觉

      甘受惩罚,继续值班

      中考结束,得知真相

      “我”的情感(填写词语)

    6. (6) 文章第6段中画线处是环境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进行赏析。
  • 1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植物也讲方言

    吴静男

        有一种草叫铜草花,学名香薷,开蓝色的花,少数也开紫色的花。这种花的颜色十分罕见,喜欢铜草花的人也就相当多。他们设法培植它们,但结果都失望了:无论栽种者如何精心照料,铜草花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整天发蔫,好像它们生不逢时。原来,发蔫的铜草花是“生不逢地”:铜草花的生长要求土壤含铜量特别高,其花的蓝色,需要吸收大量铜离子来扮靓,只有蕴藏了铜矿的地区才能支持铜草花的这种生物。1984年,在大冶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遗址,据考证是公元前13世纪殷小乙时期的遗址。发现遗址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这个地区的地表长着美丽茂密的铜草花。

        澳大利亚桉树是植物界鲸鱼级别的树种,它的身高记录是160米,有50层楼房那么高。支撑其庞大身躯的,是它特别坚硬的木质。如此卓立的特征,当然引来无数“粉丝”,想把澳大利亚桉树移植到自己那儿。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雇用了20名意大利劳动力,在他位于索若马岭的土地上种植了10万棵澳大利亚按树。但杰克•伦敦和许多美国的拥趸①都遭到了这种按树的嘲弄:美国的澳大利亚按树不管什么时间砍伐,也不管如何处理,总难于加工,板会弯曲,裂纹会扩展开来;即使去做枕木,由于布满莫名其妙的裂纹而无法把钢轨钉上去,也不能派上用场。在其故乡澳大利亚,这些毛病统统没有。

        这是什么原因呢?澳大利亚林学家雅各布斯数十年后才发现是桉树在北美长得过快,因而材质就差。在澳大利亚,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会减缓其生长速度。当种子散布到全球各地时,却把这种天敌留在了家乡。麻烦在于桉树已经进化得适应这些天敌。在正常的虫害配合下慢速生长时,按树的组织显然是最优化的。当没有这些害虫时,快速生长的按树就会陷入物理学定律的陷阱。生活中有些人用方言表达时眉飞色舞,用普通话表达时却会口蹇②,也可以用雅各布斯的发现解释这一现象。

        我国南方某地从美国引进脐橙栽种,其口味与美国脐橙非常接近。但两种脐橙的外观差别明显:我国南方某地的脐橙“脐部”(与果蒂相对的底部)的收口比美国的大好多,表面也没有美国脐橙光洁。林业专家借鉴雅各布斯的思路,发现我国南方某地的微生物环境与美国同纬度上的脐橙果园有显著的差异性。对应到语言现象,可以这么理解:美国脐橙落户我国南方某地后,它的“口音”不再是纯正的美国口音,而是带有那种微生物环境下的当地口音。

        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人发什么口音,树也是。树挪死,人挪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树是比人更讲方言的生命。

    (摘自《读者》)

    (注:①拥趸:指演员、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支持者。②蹇:不顺利。)

    1. (1) 文章列举了哪三个例子来说明“植物也讲方言”?用简洁的话概括。
    2. (2) “杰克•伦敦和许多美国的拥趸都遭到了这种桉树的嘲弄。”“这种按树的嘲弄”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 . 长得高 B . 难于加工,板会弯曲 C . 布满裂纹 D . 不能做枕木
    3. (3) 文章结尾运用了评价和议论,下面哪一项不是其作用?(    )
      A . 再次点明主题 B . 照应标题 C . 突出观点 D . 拓宽读者思路
    4. (4) 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 (5) 文章标题为“植物也讲方言”,你认为好在哪里?
    6. (6) “这种花的颜色十分罕见”,句中的“十分”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三、习作。
  • 18. 观察如两幅漫画,想想从中读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启示?选择其中一幅漫画,把它写成一篇习作。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①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②借助图中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③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