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 1. 读下面的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无可奈何         不动生色          腾云驾雾 B . 呼风唤雨         左顾右盼          山崩地裂 C . 精疲力竭         随遇而安          愤愤不平 D . 无缘无故         通情达理          得心应手
  • 2.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pò)         乱(hùn )       时(shà ) B . . 且(ér )          . 量(fēn)         . 处(chéng ) C . (xué)        风(sú )        液(xuè )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敌人大义凛然地问:“你到底答不答应我们的要求?” B . 他在人群中左顾右盼 , 就是看不到母亲的身影。 C . 这个问题我弄明白了,终于疑惑不解了。 D . 斩钉截铁地说:“这件事我们再好好商量一下,行吗?”
  • 4.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B . 眼前的这个人很面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C . 天上的星星在闪烁,就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D . 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 5. 下面句子中属于连续观察的句子是(      ) 
    A .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B .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C .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D .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 6. 日积月累。 
    1. (1) 雪花纷纷扬扬地下着。雪白的梅花也正在热烈地开放,小亮走进梅园,站在

      梅树下,眼见此景,不禁吟起了《雪梅》中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 。” 

    2. (2) 关于学习的疑问,我国古代先人已经总结了很多观点和建议,如《尚书》中写道“好问则裕,。”东汉思想家王充说:“智能之士,,不问不知。” 
    3. (3) 《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最有哲理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 
二、阅读感悟。(38分)
  • 7. 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问题 

    ①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②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 zhào 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 wèi 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 (1) 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一处批注。(提示:请在原文批注,不要落题了。) 
    2.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拯救:

    3. (3) 选文中“中华不振”的意思是(     )。 
      A . 中国人面对外国人的侵略,熟视无睹,只是敢怒不敢言。 B . 中国人们很久都没有遇到过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4. (4) 抓住原文重点词句回答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 8. 阅读《生命的琴弦》,回答问题 

    ①很久以前,有两个盲人,年长的是师傅,年轻的是徒弟。师徒二人没有任何生活依靠和来源,他们不得不四处谋生。师傅弹得一手好琴,于是,他们流浪着,靠弹琴为生,走过了很多城市和小镇。 

    ②那一年,师傅70多岁,徒弟20多岁。这时,师傅已经弹断了999根琴弦。 

    ③相传,师傅的师傅临终前对师傅说:“我有张祖传的复明药方,上面写着吃什么药,眼睛能重新看到东西。药方放在你的琴槽里,但是你必须要尽心尽力地弹琴,等到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才可以取出药方来。不然的话,再灵的药方也没有用。” 

     ④五十多年来,为了实现复明的梦想,为了谋生,师傅一直没有忘记他师傅的话,认真而执着地弹琴。他所走过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优美的琴声,给别人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他自己也感到了满足。 

    ⑤终于有一天,师傅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 

    ⑥当他取出琴槽中的药方,急切地到药店取药时,掌柜却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 

     ⑦尽管他非常失望,但还是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苦心。因为有这个药方,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和希望。 

    ⑧后来,他又郑重地对徒弟说:“我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放在你的琴槽里。

    记住,只有当你用心地弹断1200根琴弦时,你才能打开它。” 

    ⑨据说,这个小徒弟也虔诚地向师傅作了承诺,为了那个生命的希望和梦想,最终他活了100岁,也没有弹断1200根琴弦! 

    1. (1) 以文中的师傅为主要人物,正确地选择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起因:师傅是盲人,靠弹琴谋生,师傅的师傅给了他一张复明药方。 
      ①经过:正确的是
      A.师傅为了谋生,为了实现复明的梦想,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   B.师徒二人没有任何生活依靠和来源。 
      ②结果:正确的是
      A.师傅弹断了第1000根琴弦    B.师傅发现药方是一张白纸。 
    2. (2) 他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苦心,师傅的“苦心”指的是什么? 
三、快乐习作(20分)
  • 9.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中写一篇。要求字迹工整、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的时候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卷面分,字数350字以上。 
    1. (1)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一定有一件你最难忘的,请你以“一件最难忘的事”为题目写一篇习作。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
    2. (2) 书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不仅可以用来传递信息,还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增进友谊、消除误解等。赶快拿起笔,给你的亲人、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吧,你最想给谁写?想写些什么内容呢?注意书信的书写格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