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11 浏览次数:4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衣、食、住、行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文明载体与硅酸盐材料有关的是

    A.岭南非遗服饰(粤绣)

    B.广东小吃(白斩鸡)

    C.著名建筑(光孝寺)

    D.出行马车(车辇)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下列试剂保存时所选试剂瓶合理的是

    A.盛放溴化银固体

    B.盛放硫酸溶液

    C.盛放硫酸铜固体

    D.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3. 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B . 从动物皮中提取的明胶属于蛋白质 C . 食用油中含有的油酸易被氧化 D . 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共价键配对连接
  • 4. 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工厂用铁罐车运输浓硫酸

    浓硫酸很难电离出 , 与铁不反应

    B

    消防演练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互相促进使水解反应正向进行

    C

    陶瓷表面上釉

    隔绝空气,防止陶瓷被氧化

    D

    用苯酚和甲醛制备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为高分子化合物,该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5. M、N是两种合成烃,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M、N均不溶于水 B . M、N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C . N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 M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其中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碘单质和

    B.蒸发溶液,制备晶体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乙醇脱水制乙烯

    A . A B . B C . C D . D
  • 7. 硅与碳同主族,是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单质硅和金刚石中的键能: B . 化合价均为-4价 C . 中Si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D . 碳化硅硬度很大,属于分子晶体
  • 8.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氮、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坐标轴左侧区域代表的是氮及其化合物 B . 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 C . c、d和i、j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 . f与l可以是同一种物质
  • 9.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与Y、Z均能形成多种常见二元化合物,Y、Z形成的某化合物是参与光合作用的主要气体,基态原子中X、Y、Z的价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价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W属于d区元素 B . 原子半径: C . 氢化物沸点: D . X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 10. 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亚氯酸钠(N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受热易分解,可作漂白剂、食品消毒剂等,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母液”中主要成分是 B . “反应2”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 “减压蒸发”可以降低蒸发时的温度,提高产品产率 D . 以生成时转移电子数目来衡量,相同质量的消毒能力是的2.5倍
  • 11. 乙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关于乙二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B . 键角大于键角 C . 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C小于N的元素只有一种 D . 中,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是
  • 12. 下列实验操作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正确且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3.0mL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缓慢产生气泡

    乙醇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小于水分子中的氢

    B

    向盛有2.0mL甲苯的试管中加入3滴酸性溶液,用力振荡

    紫色褪去

    甲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溶液氧化

    C

    向含有少量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D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溶液呈中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常温下,溶液中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由图可知是二元酸 B . 时, C . 常温下,的反应平衡常数 D . 溶液由3变为6.6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 1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关于次氯酸盐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将足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溶液中: B . 验证“84”消毒液与洁则剂不能混合的原因: C . 溶液吸收废气中的制石膏乳: D . 将硫酸铬溶液滴入含的强碱性溶液中:
  • 15. 双极膜在电化学中应用广泛,它是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复合而成。双极膜内层为水层,工作时水层中的解离成 , 并分别通过离子交换膜向两侧发生迁移。三碘甲烷()又名碘仿,在医药和生物化学中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电解法制取碘仿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反应原理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电极N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B . 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浓度降低 C . 电极M上的主要反应为 D . 每制备1mol三碘甲烷,理论上双极膜内解离
  • 16. 氨气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已知反应   , 反应相同时间,的体积百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 线上的点均代表平衡时刻的点 B . 逆反应速率: C . b点时 D . 平衡常数值:
二、非选择题
  • 17.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含硫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的氧化性。

    实验操作:向小试管中加入溶液,并滴入两滴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少量溶液,试管中溶液立即变蓝。取上层清液检验,证明溶液中存在

    1. (1)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检验该溶液中存在的具体操作及现象为
    3. (3) 实验结论:的氧化性(填“强于”或“弱于”)

      已知:可与发生反应:。为了进一步探究的反应速率,小组同学设计下表实验:

      试验编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0.4%的淀粉溶液/滴

      溶液/

      变色时间/

      4.0

      0

      4.0

      2

      2.0

      立即

      4.0

      1.0

      3.0

      2

      2.0

      30

    4. (4) 上述两实验中均加入了不同体积的蒸馏水,其目的为

      加入溶液后溶液变蓝的时间明显增长,小组同学对此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1:先与反应,消耗完后才与反应;

      猜想2:反应的速率远低于反应的速率。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组同学补充下表实验:

      试验编号

      KI溶液/

      碘水/

      溶液/

      0.4%的淀粉溶液/滴

      溶液/

      实验现象

      2

      0

      20

      10

      0

      0.2

      下层溶液显浅紫色

      0

      5

      20

      0

      2

      20

      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一段时间后又变蓝

    5. (5) 验证猜想1的实验设计为(填“实验Ⅱ”或“实验Ⅳ”下同),验证猜想2的实验设计为
    6. (6) 下层溶液显浅紫色的原因为
    7. (7) 由上述实验可知(填“猜想1”或“猜想2”)成立。
  • 18. 镍钴锰酸锂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成本适中等优点,这类材料可以同时有效克服钴酸锂材料成本过高、磷酸铁锂容量低等问题,工业上可由废旧的钴酸锂、磷酸铁锂、镍酸锂、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还含有铝箔、炭黑、有机黏合剂等),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制备镍钴锰酸锂材料,该材料可用于三元锂电池的制备,实现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粉碎灼烧后主要成分是、MnO、Fe2O3

    ②萃取剂对选择性很高,且生成的物质很稳定,有机相中的很难被反萃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正极材料在“灼烧”前先粉碎的目的是
    2. (2) “碱浸”的目的是,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酸浸”时加入的作用是
    4. (4) 上述工艺流程中采用萃取法净化除去了 , 若采用沉淀法除去铁元素,结合下表,最佳的pH范围是


      开始沉淀时pH

      1.5

      3.4

      6.3

      6.6

      6.7

      7.8

      完全沉淀时pH

      3.5

      4.7

      8.3

      9.2

      9.5

      10.4

    5. (5) 镍钴锰酸锂材料中根据镍钴锰的比例不同,可有不同的结构,其中一种底面为正六边形结构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写出基态Mn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②已知晶胞底面边长是anm,高是bnm,一个晶胞的质量为Mg,计算该晶胞的密度(用计算式表示)。

  • 19. 碳达峰、碳中和是现在需要继续完成的环保任务,的综合利用成为热点研究对象,作为碳源加氢是再生能源的有效方法,加氢可以合成甲醇,Olah提出“甲醇经济”概念,认为甲醇会在不久的将来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加氢生产甲醇是有希望的可再生路线之一,该过程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1. (1) ①相关键能如下表,则,该反应的活化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化学键

      键能

      436

      1071

      464

      803

      ②若K1、K2分别表示反应Ⅰ、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则的平衡常数K=(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

      ③已知的正反应速率( k为正反应的速率常数),某温度时测得数据如下:


      1

      0.02

      0.01

      2

      0.02

      0.02

      a

      则此温度下表中a=

    2. (2) 据文献报道,基纳米材料作为高性能催化剂可将电还原为高能量密度的 , 不同催化剂对生成的法拉第效率与电极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法拉第效率是指实际生成物和理论生成物的百分比),为了保证生成甲醇的法拉第效率,最合适的电势及最佳催化剂是

    3. (3)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Ⅰ、Ⅱ,达平衡时的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判断p1、p2、p3的大小关系:,解释压强一定时,的平衡转化率呈现如图变化的原因:

    4. (4) 某温度下,初始压强为 , 向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Ⅰ、Ⅱ,平衡时的转化率是50%,体系内剩余 , 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
  • 20. 化合物H是用于合成某种镇痛药的医药中间体,利用烃A合成H的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化学名称为;D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2. (2) 由B生成C时需要加入的试剂和反应条件为
    3. (3) 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4. (4) 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六元碳环的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一种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的结构简式
    6.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D为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