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5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
  • 1. 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个。

  • 2. (2019八下·祁阳月考)

    一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如图所示.当球上升到A点时将改变运动方向向下落,在A点的正下方有一B点,若抛出的小球上升到B点时,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若抛出的小球上升到A点时,所有外力同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 

  • 3. (2018·襄阳) 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力F1=10N和F2=4N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是N;如果将F1撤去,物体所受合力为N。

  • 4. 若医院使用的氧气瓶,抢救病人时用掉一部分后,瓶内的氧气密度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5. 把灯泡L1、L2、L3按如图所示方式连入电路中后,三只灯泡都发光,一段时间后L3突然烧断,则灯泡L1的亮度,灯泡L2的亮度。(均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 6. 伏安法测量电阻时,有“内接法”和“外接法两种”。如图所示为“外接法”若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电阻的影响,则当图中Rx的值(选填“较大”或“较小”)时,测量的误差小些。

  • 7. 灯泡L与定值电阻R的I-U图象如图所示。若L与R串联在9V的电源上,此时灯泡L的功率为W。

  • 8.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中图线AB所示,则滑片P滑动过程中时,R2的最大电功率为W。

二、单选题
  • 9. (2019八下·祁阳月考) 如图,一物体用弹簧悬于天花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天花板拉弹簧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天花板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物体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簧拉物体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 天花板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天花板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10. (2019八下·祁阳月考) 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 . 4 N   向左 B . 4 N   向右 C . 6 N   向右 D . 6 N    向左
  • 11. 如图所示是吸盘挂钩紧贴在整直墙面上的情景。将书包挂在挂钩上后,吸盘仍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吸盘能紧紧的吸在墙面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B . 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为增大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应将其安装在租糙的墙面 D . 若所挂书包质量越小,则吸盘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小
  • 12. 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四个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重力、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薄塑料片覆盖并倒置悬挂)、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 B . 音乐芯片的声音将变小 C . 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会掉下来 D . 气球体积会变大
  • 13. 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VM<VN)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液面刚好相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⑴M受到的浮力大于N受到的浮力

    ⑵M的密度大于N的密度

    ⑶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⑷若将N也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N沉在杯底

    A . (1)(3) B . (1)(4) C . (2)(3) D . (2)(4)
  • 14. 小阳想利用一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A,并连接好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 , 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为I1;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 , 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为I2 . 下列四个选项中,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如图所示,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重为3N的物体,物体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N,g取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的浮力是1N B . 物体的体积是2×10-4m3 C . 物体的密度是0.75×103kg/m3 D . 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物体在水中会沉底
  • 1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标有“6V3W”字样。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移至变阻器中点位置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当滑片P移至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5A,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针对这个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源电压为10V B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C . 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5.5W D .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化了0.2W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 (2) 如图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 (3) 小芳同学在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 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

    4.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 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 . 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 19.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源(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阻值分别为5Ω、10Ω、6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10Ω 1A”“20Ω 1.5A”“30Ω 2A”三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 (2) 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3. (3) 故障排除后,小明首先“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他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将5Ω电阻替换为10Ω的电阻继续进行实验,接下来他应将变阻器滑片P向端(选填“左”或“右”)移动;本次实验中所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4. (4) 小华在原有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定值电阻R0、电阻箱R()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了几种单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如图丙所示,其中符合要求的有_________。
      A . B . C . D .
五、综合题
  • 20. 研究物理问题时,往往需要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其简化为物理模型。如图所示,需要把一重为400N,棱长为1m,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利用翻滚的方法沿直线移动一段距离。(已知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1) 请在图甲中画出缓慢向右翻滚正方体时,使该正方体下底面刚刚离开水平地面所施加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并计算出最小力F的大小;
    2. (2) 利用翻滚的方法使正方体翻滚一次(即使原下底面变为左侧面)克服正方体的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六、计算题
  • 21. 磁继电器线圈电阻 R1=5Ω,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25Ω。R3是一种新型电子元件,放置在升降电梯的地板上,在压力不超过15000N 的前提下,其阻值随压力大小的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当线圈中电流增至I0=15mA 时,电磁继电器衔铁被电磁铁吸合,电梯中报警指示灯亮,显示人员超重,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当压力高至某一设定值时 F0 , 驱动电梯的电动机停止工作。

    压力 F/×103N

    0

    1

    2

    3

    4

    5

    6

    电阻R3

    400

    390

    380

    370

    360

    350

    340

    1. (1)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写出电子元件的阻值 R3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式?
    2. (2) 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至b端,求F0为多少?
    3. (3) 本系统可调F0的最小值为多少?
  • 22. 如图所示是物理课堂上用的空气压缩引火仪。实验时在引火仪筒内放小团硝化棉,然后用力快速向下压动引火仪的活塞后可以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虽然课堂上老师分析了棉花燃烧的原因,但小刚想知道通过压缩空气做功,简内空气的温度可以上升到多高? 通过查阅资料他了解到:在使用空气压缩引火仅时,由于力的作用时间极短,筒內气体压强p、体积V及温度T满足pV=KT这一方程,其中K为恒定不变的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请解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均不计活塞重、摩擦以及热量损失。

    1. (1) 已知活塞的面积为8×10-5m2 , 当用232N的压力把活塞压缩到最低点时,简内气体压强为多少? (提示:筒内的气压等于活塞对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之和,外界大气压p0=1×105Pa)
    2. (2) 压缩前筒内空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温度为300K (热力学温度)。若硝化棉的着火点为450K,当用232N的压力将简内空气的体积压缩为原来的时,请通过计算说明筒内的棉花是否能燃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