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

更新时间:2023-07-10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据考古发现,商代妇女可以参与政治生活,如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不仅名字出现在多件器物上且相传还领兵作战,此现象在周代几乎不存在。这一变化(   ) 
    A . 强化了周天子共主地位 B . 避免了政治动荡的发生 C . 源于周代宗法制的推行 D . 吸取了商亡的历史教训
  • 2. 有学者认为,西周赋予了天下之国的民族性,使天下之国成为一种超越城邑之国的华夏国家形态。这一转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世袭制的确立 B . 分封制的推行 C . 宗法制的完善 D . 礼乐制的崩溃
  • 3. 商朝时期,商人在被征服的地区通过“授民授疆土”的方式扶植商玉在该地区的代理人,这些分封下的诸侯其实只是封而没有分,也就是与殷商未必有血缘关系。到西周时期,即使周王室与分封下的诸侯无血缘关系,也通过联姻等形式使其与王室形成甥舅关系。这种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 
    A . 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逐渐式微 B . 王政统治的控制力得到一定强化 C . 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D . 中央实现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 4. 西周的有铭青铜器由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由诸侯国制作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王室、王臣的青铜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贵族政治的破坏 B . 礼乐制度的衰落 C . 中央集权的式微 D . 治铸技术的提高
  • 5. 农业给世界带来的改变比之前任何的变革都大。农业的出现(   ) 

     ①促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②促进了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的产生 

     ③大大提升女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④推动了天文、数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西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盛行休耕制,或种一年休一年,或种一年休两年。到了战国时期,土地肥沃的地区已经采用连作制,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 
    A . 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B . 土地所有制发生剧变 C . 小农经济开始产生 D . 农业耕作趋于精细化
  • 7.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士农具而言,有锄、插、護、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鐮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是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 
    A . 小农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B . 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 C . 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D . 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
  • 8. (2023高一下·永安开学考)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有一流派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
    A . 法治管理 B . 无为而治 C . 隆礼重法 D . 兼爱非攻
  • 9. (2019·江南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
    A .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 .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 .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 10. 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该学派是(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11.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可以将《诗》《书》《礼》《易》《春秋》,特别是《春秋》中所集中体现的封建伦理观念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 
    A . “五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 B . 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 C . 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D . 汉代司法审判不依据颁行法律
  • 12. 《后汉书》记载了一些地方官员的事迹,如胶东相吴祐,遇到百姓打官司,总是“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这类地方长官为数不少。这说明(   ) 
    A . 政府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 B . 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从东汉开启 C . 东汉基层社会实现了长治久安 D . 儒家思想影响官员的为官意识
  • 13. 里耶秦简,2002年发现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里耶古城1号井,共36000多枚。其中一枚里耶秦简,其上写有“迁陵以邮行洞庭”的字样,迁陵是洞庭郡的属县,该枚里耶秦简说明秦朝(   ) 
    A . 采取了开明的边疆政策 B . 建立分级的文书传送系统 C . 开创了重要的选官制度 D . 创立全新的地方行政制度
  • 14. 秦律规定,郡守须派人到各地巡察,对不守法律的属吏依法论处;各县属吏如有不法行为,令、丞未认真查处者,将令、丞上报京都处置。该规定旨在(   ) 
    A . 规范官吏行政 B . 削弱地方权力 C . 严格控制民众 D . 树立法律权威
  • 15.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秦朝。下列属于秦朝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是(   ) 
    A . 实行禅让制 B . 建立宗法制 C . 采用分封制 D . 推行郡县制
  • 16. (2023·山阳一模) 《后汉书》记载:汉初迁徙豪强“盖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然而,汉中期以后出身关中的大族,很多是汉初从东方迁徙而来的。由此可见,当时(   )
    A . 王国势力已根深蒂固 B . 地方豪强威胁到中央集权 C . 迁徙豪强的成效有限 D . 关中经济水平落后于中原
  • 17. 在西汉前期,教育主要依靠私学,传授内容仍是百家之学,但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百家之学逐渐走向消亡 B . 官学取代私学 C . 汉行尊崇儒术文教政策 D . 汉代教育普及
  • 18. “当始皇之世,是统一之初,六国的遗民,本来不服,而此时也无治统一之世的经验,不知天下安定,在于多数人有以自乐其生,以为只要一味高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材料意在说明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 
    A . 缺乏统治大国经验 B . 缺乏共同文化心理 C . 法家思想激化矛盾 D . 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 19. 学者许倬云认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政府通过移民,使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大为减轻。许倬云的分析主要强调,汉代人口分布的变化(   ) 
    A . 加快了少数民族内迁的步伐 B .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 . 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平衡发展 D . 缓解了边境的危机
  • 20. 据《后汉书•百官志五》记载,每年地方官员“上计于所属郡国”,具体为“丞附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负多尤为殿者,于后曹别贵”。由此可知,汉朝的上计制度(   ) 
    A .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 推动了汉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C . 成为中央治理地方的重要方式 D . 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考课体系
  • 21. 公元214年,刘备攻破成都后接受刘巴的建议,铸造“直(值)百钱”(1枚直百钱抵100个汉五铢钱,但重量只为汉五铢钱的4倍),命令官吏用“直百钱”收购物资;数月后,益州府库充盈,为刘备打退曹操对汉中的进攻提供了物资保障。由此可知,这些做法(   ) 
    A . 加重了对益州百姓的剥削 B . 使五铢钱退出了流通领域 C . 是解决财政问题的长效手段 D . 埋下了蜀汉政权覆亡的隐患
  • 22. (2023·南通一模) 南宋绍兴初年,小麦一时成为紧销食品,麦一斛至万二千钱。为了满足需求,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出现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当时(   )
    A . 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 . 稻麦复种制尚未出现 C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 绍兴和议的负担沉重
  • 23. 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在其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蹄子与马蹄无异,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骆驼载货、特别是驼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很多则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像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下列关于骆驼形象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映了丝绸之路逐渐开拓与日益兴盛 B . 反映了制陶技术的进步 C . 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观念认识的更新 D . 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 24. 唐都长安城在规划过程中秉持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布局规整,中轴对称,象征帝王为尊,百僚拱侍。宫殿建在城市北方,处于首位,尤其是东北侧龙首原上大明宫的建立,使李唐王朝统治者更加占有高亢而优越的地理位置。长安城的布局,体现了唐朝(   ) 
    A . 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 B . 天下一统的政治理念 C . 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D . 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
  • 25. 东晋以后,世家大族在南方强占山泽现象愈演愈烈。为此,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亦可占山一顷。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这些举措(   ) 
    A . 进一步增强世家大族的实力 B . 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 有助于推动南方地区的开发 D . 促进外来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
  • 26. 《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后期的饮茶之风时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说明当时(   ) 
    A . 重农抑商政策日益松弛 B . 南北饮食习惯已趋一致 C .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 .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强
  • 27.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异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由此可知这一制度(   ) 
    A . 为之后的藩镇割据埋下了严重隐患 B . 尚未纳入国家政治经济控制体系 C . 体现了唐朝统治者以夷制夷的理念 D . 实现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
  • 28. (2022高一上·宁波期中)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设置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下列项中,描述“藩镇割据”局面的是(    )
    A . “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B . “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C .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D .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 29. 根据唐代官方的漕运数据统计,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官仓所收米粮以河南、河北的漕粮为主,关西(含关中)、河东(山西)次之,淮南、江南仅居第三位。据此可知,当时(   ) 
    A . 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B .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 . 运河漕运受到阻碍 D . 粮食仓储体系完备
  • 30. “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 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 .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 .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 31. 西汉察举制下已经出现了秀才、明经等考试科目。隋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后增加经世致用的考查内容,最终形成秀才、明经、进士三科并立的选官制度。这主要有助于隋朝(   ) 
    A . 打击地方势力 B . 强化儒家教化 C . 形成向学风气 D . 选拔实用人才
  • 32. 唐代时,读书人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到宋朝时则相信“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科举制度的完善 B . 门第观念的消失 C . 社会阶层的固化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33. 《新唐书•百官志》载: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据此可知,唐代的制度设计(   ) 
    A . 继承了隋朝制度 B . 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 C . 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D . 提高了办事效率
  • 34. 唐初,宰相在政事堂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午后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唐玄宗时期,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这种变化有助于(   ) 
    A . 加强宰相行政职能 B . 提高宰相参与决策功能 C . 防止地方藩镇割据 D . 削弱中央政府六部职权
  • 35. 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规定:每丁每年需纳粟二石;纳绢二丈、棉三两,或布二丈五、麻三斤;每丁每年需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则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由此可知,“租庸调”的实施(   ) 
    A .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进一步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C . 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D . 政府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36. 东晋时,葛洪提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名僧慧远提出:“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据此可知,当时(   ) 
    A . 佛道两派的竞争激烈 B . 儒学开始走向神学化 C . 儒佛道思想主旨一致 D . 佛道吸收儒学而发展
  • 37. 魏晋时期中国本土的佛学者或用佛教术语比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概念,或援引中国固有文化的经典事例调和夷夏关系。如牟子《理惑论》,强调佛教戒律与传统中国“古之典礼无异”。佛教学者这些举措意在(   ) 
    A . 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 B . 打击儒学的统治地位 C . 减轻佛学传播的阻力 D . 推动儒佛理论的融合
  • 38. 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界﹣﹣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而坠入地狱的。材料说明基督教(   ) 
    A . 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B . 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 . 具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 D . 严重束缚人们个性的发展
  • 39. 唐太宗为《晋书•王羲之传》撰写传论,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当时进士及第不能直接做官,还要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楷法遒美”便是吏部选官标准之一,其参照对象即王羲之的书法。此后,王羲之的书法大行于世。由此可知,唐朝书法(   ) 
    A . 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 B . 受制度安排的影响 C . 成为科举考试重要科目 D . 重视吸收南朝风格
  • 40. 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唐朝都城长安失守,唐玄宗在流亡四川的途中,下诏赋予各节度使以自调军粮、任免辖区内官吏、主管辖区内赋税徭役征发等职能。这一措施的实行(   ) 
    A . 促成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B . 导致唐朝统治土崩瓦解 C . 使得安史叛军被迅速平定 D . 造成“三冗”问题严重
二、非选择题(40分) 
  •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时代最后一个儒家大师,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是谓东方世界的精神领袖。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变本性之恶,兴起人为之善。他对教育的作用作了极高的评价:“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荀子的基本培养目标是“法后王而重礼法”的“雅儒”,最高目标是“大儒”。他们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是“既智且仁”的“王霸之佐”。其教育内容最重礼经,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认为教学过程有闻、见、知、行四阶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摘编自《荀子》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柏拉图最优秀的弟子,雅典吕克昂学院的创始人,逍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吕克昂学院流传下了47本著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广博、最统一的知识体系。他第一次告诉人们,智慧不需要神启,是可以凭借理性和逻辑来认识的。亚里士多德曾经担任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少年时期的老师,他按照希腊文明的最高标准塑造着亚历山大。他让14岁的亚历山大喜爱上了希腊文学与荷马史诗,并对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广阔的知识产生热情。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思想,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提出要求,“做亚洲人的主人,做希腊人的领袖”。这正是“希腊帝国”的精髓—内部是民主,外部是殖民;上面是公民,下面是奴隶。这种双重标准的希腊式帝国,是日后欧洲帝国的精神原型与政治模板。 

     ——摘编自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荀子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荀子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 
  •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建中元年二月,遣黜陟使分行天下,其诏略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各有不便者,三之。余征赋悉罢,而丁额不废。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数为准。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违者进退长吏。令黜陟使各量风土所宜、人户多少均之,定其赋,尚书度支总统焉。” 

     ——[后晋]刘昫、赵莹《旧唐书》卷28《食货志上》 

     材料二: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至德宗相杨炎,遂作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商贾税三十之一,与居者均役。田税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定。遣黜陟使按比诸道丁产等级,免鳏寡惸独不济者。敢有加敛,以枉法论。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2《食货志二》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新旧《唐书•食货志》,围绕其“史料价值”提取一项信息,并予以说明。 
  • 43.  [二十四节气] 

     根据自然季节循环的节律,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形成了以物候、气象、天文等自然现象为标识划分农耕周期、安排农事劳作的二十四节气。 

     【资料夹】 

     《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立春);雁北乡;鱼陟负冰;田鼠出;梅、杏、杝桃则华。 

     商代卜辞里有分至日的完整记录,并以“析”“彝”指春分和秋分,意思是昼夜平分,又以“因”“九”指夏至和冬至,意思是白昼极长和极短。 

     战国后期成书的《礼记•月令》中有八个节气的名称:(立)春、日夜分、立夏、日长至、立秋、日夜分、立冬、日短至。 

     汉武帝在位时颁行《太初历》,将一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 

     汉代是节气风俗文化成熟的重要时期,沿袭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和刑德观念,朝廷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信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也依照一年四季时令的阴阳流转规律来安排,形成了各具节气时令特色的民俗活动。 

     唐代高僧一行发明了“复矩”测量仪,能准确测出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四天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差。 

     北宋科学家沈括制订了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 

     明代崇祯年间,精通天文的徐光启联合汤若望用“定气法”划分节气,成为最符合天象的计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中国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但是,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却更加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 

     ——整理自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等 

    1. (1) 在上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概述“二十四节气”形成发展的过程。 
    2. (2) 根据资料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