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次...

更新时间:2023-03-22 浏览次数:5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米饭 B . 西红柿 C . 牛肉 D . 花生油
  • 2. (2019九下·萧山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固液分离 B . 滴加液体 C . 配制溶液 D . 称量药品
  • 3.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块内能为零 B . 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 .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 .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4. (2018·浙江模拟) 学会分类、比较是学好科学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分类及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①光的反射形成的影;②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B . 乙:①发生化学变化致瓶内气压减小;②发生物理变化放热致瓶内气体膨胀 C . 丙:①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的定滑轮;②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的动滑轮 D . 丁:①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②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减少
  • 5. (2016·台州模拟)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 B .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 .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 D .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 6. 含agKOH的溶液与含bgHCl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KOH+HCl=KCl+H2O,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KOH和HCl发生了中和反应 B . 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KCl C . 产物KCl与NH4Cl都属于化肥的一种,但不属于同一类化肥 D . 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KCl晶体的质量为(a+b)g
  • 7. (2020八下·乐清期末) 如图所示,在“研究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因素”的实验中,要使导体运动方向改变,以下操作中可行的是(    )

    A . 减少磁铁的数量 B . 增大导体的直径 C . 增大导体中的电流 D . 改变导体中的电流方向
  • 8. 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 B . C . D .
  • 9. (2018·杭州) 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金的质量为 50 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 6 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 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上起跳过程中小金的动能持续增大 B . 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金的机械能守恒 C . 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 焦 D . 小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 瓦
  • 10.

    如图甲所示,额定电压为6V的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时,灯泡L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5A B .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它消耗的电功率为1.5 W C . 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Ω D .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5Ω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2 W,此时灯丝的阻值为5Ω
  • 1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正确的是( )

    A . 除去NaCl中少量的Na2CO3杂质,先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后再蒸发结晶 B . 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在其燃烧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观察有无水雾 C . 实验测定某矿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加入稀硫酸,再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D . 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氢气,用锌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收集
  • 12. 某工厂原来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所排废水中的硫酸,现改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此时碱流量阀调节的方法是(  )

    A . 不用变动  B . 减小流量  C . 加大流量 D . 无法确定
  • 13. 小科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如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来测定水的组成。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丁中碱石灰所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洗气瓶乙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氢气 B . 丙装置中的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会影响实验结果 C . 该装置存在缺陷,应该在丁装置后再连接一个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 . 实验中,通过测定丙、丁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测定水的组成的目的
  • 14. (2019·温州模拟) 为增强体质,2018 年 12 月 23日育英初中分校举行了教工篮球比赛,如图所示为投球后,蓝球落地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照片中位置 1、2、3 高度相等,则该蓝球(  )

    A . 在位置 1、2 和 3 的动能相等 B . 在位置 1、2 和 3 的重力势能相等 C . 在位置 1、2 和 3 的动能越来越大 D . 在位置 1、2 和 3 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 15.  现有“6V 3W”的灯泡L1和“6V 6W”的灯泡L2 , 将他们接入电路中,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关于两只灯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串联后接到12V电源的两端.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 . 串联工作时,L1和L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C . 串联工作时,L1和L2中的电流之比为2:1 D . 串联工作时,L1和L2的功率之比为2:1
二、填空题
  • 16. (2020九上·新昌月考)  在寒冬季节,小明同学双手搓后感觉手上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这与柴油机工作中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 17. (2018九上·丽水月考)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 CaCl2 和MgCl2 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操作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 X 的名称是
    2. (2) Y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3. (3) 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个复分解反应。
  • 18. 如图所示的铁块重力G=4N,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当它在竖直方向上拉力F=6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铁块此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4s内拉力F做的功是J。

  • 19.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它的机体材料可以使用橡胶、镁合金和不锈钢等,动力来源可以使用锂电池.

    1. (1) 选用镁合金不选不锈钢做机体材料主要利用镁合金物理性质中的      
      A . 导热性好 B . 耐腐蚀 C . 密度小 D . 能导电
    2. (2) 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由能开始,最终转化为能.
    3. (3) 金属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工业上利用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制取镁,写出工业上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氯元素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分别是
  • 20. (2018九上·天台月考) 小科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 (1) 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且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含量相等,则X可以是
    2. (2) 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请写出能制取少量烧碱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1.

    如图所示,物体重G=50N,OB=0.4m,OA=1m,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F1的力臂L1=m,F1=N。(杠杆重忽略不计)

  • 22. (2020·仙居模拟) 小阳利用如图甲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5Ω、20Ω、15Ω、10Ω、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0-50Ω”。

    1. (1) 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闭合;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右端。为了用上所有的定值电阻正确完成五次实验,应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至少保持Ⅴ不变。
    2. (2) 实验中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若在更换过程中不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则更换完成后闭合开关,为使电压表示数恢复到原来的值,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适当滑动。
    3. (3) 小阳同学每次随机选取一个定值电阻,进行了五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且实验中各电路元件完好,读数、记录均正确。但老师发现五次实验中有一次未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电压表示数一定,根据图乙中的数据分析,阻值为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
  • 23. (2020九上·鄞州期末) 图甲为小科设计的调光灯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他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通过滑片P连入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左端A滑到最右端B的过程中,小灯泡的Ⅰ-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电阻丝AB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请回答:

    1. (1) 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时,滑片P在端(填“A”或“B”)。
    2. (2)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W,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V。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9分)
  • 24. (2019·绍兴)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选填字母)
    2. (2) 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
    3. (3) 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25. (2019九上·慈溪期末) 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 , mA=mB<mC

    1. (1) 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表示;
    2. (2) 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进行比较;
    3. (3) 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下表:

      小球

      质量/克

      高度/厘米

      木块滑动距离/厘米

      A

      10

      5

      10

      B

      20

      5

      18

      C

      30

      5

      29

      D

      10

      10

      38

      E

      10

      15

      86

      已知小球在斜面上的起始高度增加一倍时,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增大近50%,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50%与超速50%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 26. (2019九上·慈溪期末)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灯泡额定电压U=2.5V,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甲图电路连接完整。
    2. (2)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可根据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3. (3) 如果没有电压表,用如图丙所示电路也可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O。先断开开关S2 , 闭合开关S、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再保持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只断开开关、闭合其他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用RO、U、I的代数式表示)。
  • 27. (2019九上·慈溪期末) 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OH。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

    步骤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

    入过量的BaCl2溶液


    猜想一不成立

    步骤二

    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溶液2−3mL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 , 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8、31题各6分,第29题5分,第30、33题各8分,第32题7分,第34题10分,共50分)
  • 28. 中医药方【金花清感颗粒】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和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它由金银花、薄荷、甘草等12味药组成。
    1. (1) 金花清感颗粒中含有的薄荷醇(C20H20O6),甘草素(C15H12O4)等有效成分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 (2) 甘草素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
    3. (3) 该药方中提取某有机化合物X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X中碳、氢的质量比为
  • 29. (2020九上·江北期末) 蜡烛跷跷板实验是书上的一个活动:把缝衣针穿过一支圆珠笔芯的中间,露出针头和针尾,把两支蜡烛的底部各插在针的头尾,把笔芯的两端分别放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最后分别点燃两边的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不断地     。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30. (2020九上·江北期末) 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酸剂药物,口服后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减少疼痛等症状。复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先将复方碳酸氢钠片制成粉末,取 10克分多次放入盛有 100 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
    2. (2) 计算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3. (3) 计算 10 克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 31. (2020九上·江北期末)   2020年12月23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通车,4号线起自江北区慈城镇慈城站,终于鄞州区东钱湖站,开通后大大方便了江北市民的出行。若4号线列车空载时总质量约198t,列车设计最高速度为80km/h,列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约为车重的0.04倍。空载运行时,平均速度为36km/h,每公里耗电40kW•h。
    1. (1) 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保持不变,则满载时每公里耗电量 40kW•h。
    2. (2) 求 4 号线列车以最高速度空载匀速运行时牵引力的功率。
  • 32. (2020九上·江北期末) 小科想把一个重 400N 的物体用比较省力的方法提升 2m,并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甲,他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 F=240N,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已知斜面高 2m、长 4m。

    方案二:他利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拉动绳子将同一重物匀速提高 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不计绳重和摩擦)。请分析计算:

    1. (1) 方案一中小科所做的有用功。
    2. (2) 方案二中动滑轮的重力。
    3. (3) 小科利用上述哪种方案提升重物更省力?
  • 33. (2020九上·江北期末)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导体EF、FG、GH制作而成,其中一段是铜丝,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是电阻丝,其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P是与R2良好接触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闭合开关S1 , 断开S2 , 将P从H端移到E端时,电流表示数I与P向左移动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分析计算:

    1. (1) 电阻R1的阻值。
    2. (2) 电阻R2的总电阻。
    3. (3) 当x的值为31cm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4. (4) 闭合开关S1和S2 , 将滑片P移到最左端,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和电路总功率之比。
  • 34. 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200.0

    200.0

    200.0

    200.0

    混合物质量/g

    12.0

    24.0

    36.0

    48.0

    所得溶液质量/g

    207.6

    215.2

    220.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 (1) 混合物中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2. (2) 第二组实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3. (3) 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4. (4) 求第二次实验反应后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5. (5) 根据表格数据,求得表中m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