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这便是美在“意”中。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这便是美在“象”中。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材料二:

    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所谓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有一个逻辑环节,就是“立象以尽意”,是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缺陷难以克服,故采用此道。那么象就是超越语言的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形式,或者说象是为了超越语言而存在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王弼的意、象、言结构中,意是表达的对象,意自身无法显现,须借象来表达;而象又是需要语言的帮助作用得以显现的。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拋弃的媒介。

    要表意,为何不直接以言去表达,在言和意之间插入一个象的层次?虽然它是就特殊的对象——意象而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象的特殊媒介地位因此被突出了出来。和语言相比,语言是界定的,但象却可以象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如钱锺书所说:“象虽一著,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就像《系辞传》所说的“象也者,像此者也”,以极简单的符号,希图在极其有限的符号形式中,概括天下一切可见的事、不可见的事、可感的理、不可感的理,而中国美学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也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

    (摘编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柏拉图对“美”下了多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最后还是没能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B . 只要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的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就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C . 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与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有关系。 D . “象”具有象征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确立了象的特殊功能。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从美学角度谈到“意”和“象”,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重心略有不同。 B . 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应独立于景之外,景不应独立在人之外,应是情景融为一体的。 C .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存在高低、雅俗之分,但这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 D . 作为捕鱼之筌的“言”和“象”,是必须抛弃的媒介,此观点与“立象以尽意”相矛盾。
    3.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象”的“暗示性”特征的一项是(   )
      A . 钟嵘:指事造形,穷情写物。 B . 何景明:体物杂撰,言辞各殊。 C . 刘勰: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 D . 王弼:若尽和同之意,忘其天火之象。
    4.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主要阐述了哪些观点。
    5. (5) 请根据材料二,联系课本内容,简析闻一多诗歌《红烛》“意、象、言”的特点。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文本一: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

    他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天津是很显得突出,也觉得土气。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穿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

    “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

    “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得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949年12月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文本二:

    孙犁的作品伴随了我这一代人的成长。当我一再重读孙犁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鲜亮的生命,有如初春的平原上绯红的朝霞,就会被重新召唤出来,让人惦记,让人怀念。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孙犁先生不大写战争的残酷,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也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刻意雕镂,而是运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来书写抗日战争时期坚忍乐观的中国军民。那些女孩子们,就是孙犁心目中人民的代表,“美”与“善”的化身。

    作为晚辈,我受到过孙犁先生的恩泽。1982年夏,我发表了短篇小说《哦,香雪)》,并未引起太大反响。我将载有这篇小说的《青年文学》杂志寄给孙犁先生,先生回信中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我也写过一些女孩子,哪里有你写得好!”那是1982年冬。及至1983年春,《哦,香雪》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

    (节选自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围绕一双袜子展开故事,通过河边“争吵”、贩枣、买织布机子等生活片段,再现地方风俗之美,表现抗战军民鱼水之情。 B . “我”到河边砸冰洗脸,遭到女孩子的训斥,一番争吵之后,女孩子主动表示做一双袜子送给“我”表达歉意,让“我”感动。 C . 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当早饭,房子被日本鬼子烧过两三回,反映了抗战时期的人民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也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 D .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我”同大伯到百货公司去买布,与开头写“我”买布的想法遥相呼应,这样写使小说结构紧凑,首尾圆合。
    2.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 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由阜平乡下来的一位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的起点接着叙述,结构完整。 B . 小说中的“我”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这种笔法不仅使小说具有真实感,还能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我”的情感。 C . 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女孩妞儿是本文的主人公,她和铁凝笔下的香雪都是战争年代“美”与“善”的化身。 D . 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而是描写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场景,在对话中展开叙事,但却清新质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3. (3) “女孩子”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4) 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和铁凝的《哦,香雪》、茹志娟的《百合花》,因其独特的风格,被归为“诗化小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文体特征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是时太子在邺,军中骚动。群僚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或言宜诸城守,悉用谯、沛人。魏郡太守广陵徐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乃止。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曰:“不可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日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凶问至邺,太子号哭不已。中庶子司马孚谏曰:“君王晏驾,天下恃殿下为命。当上为宗庙,下为万国,奈何效匹夫孝也!”太子良久乃止,曰:“卿言是也。”时群臣初闻王薨,相聚哭,无复行列。孚厉声于朝曰:“今君王违世,天下震动,当早拜嗣君,以镇万国,而但哭邪?”乃罢群臣,备禁卫,治丧事。孚,懿之弟也。群臣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尚书陈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也。”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王位,大赦。汉帝寻遣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太子丞相印、绶,魏王玺、绶,兼冀州牧。于是尊王后日王太后。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日/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B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C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D . 鄢陵侯彰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日/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薨是古人对诸侯死的讳称。古时称天子死为“崩”,大夫死为“卒”,士死为“不禄”。 B . “不拘微贱”的“拘”与《师说》中“不拘于时,学于余”的“拘”字含义相同。 C . “则社稷危也”的“危”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危”字含义相同。 D . 大赦是古代帝王在登基、更换年号或遭遇大灾等情况下,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的行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武王曹操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他会根据人才的不同能力加以委任使用,不才之人难以通过伪装迷惑他。 B . 武王曹操赏罚分明,犒赏功臣不吝千金,而如果犯法就会严加惩处,就算向他哭泣求情也不会得到赦免。 C . 武王曹操去世后,群臣想要保密不办理丧事,谏议大夫贾逵认为这种事情不能保守秘密,才又举办丧事。 D . 在陈矫等人的筹备下,太子曹丕仅在一天之内就登基即位,不久汉帝也派人授予他丞相官印和魏王封号。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凶问至邺,太子号哭不已。

      ②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

    5. (5) 太子曹丕能够顺利即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辛弃疾在淳熙八年,约四十五岁时,被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他常到博山等地游览。

    1. (1) 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平乐”是词牌名,“独宿博山王氏庵”是词题,词题交代了住宿地点。 B . 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的所见所闻,声形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C . 词的上片前两句饥鼠绕床,蝙蝠翻舞是动态描写,渲染了欢乐热闹的氛围。 D . 感慨并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2. (2) 本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人生感慨。
    3. (3)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 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能工巧匠,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他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     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精益求精、     的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一生执着于一项事业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以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坚守初心的专注、追求卓越的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业绩。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大力传承弘扬工匠精神。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 意味着寒潮天气就此基本结束。谷雨时节,杨花飞舞,柳絮飘扬,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时至暮春,姹紫嫣红早已开遍,人间锦绣尽收眼底。

    春雨绵绵是谷雨最主要的特点,可是,     ?中国是东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事实上,谷雨时节我国大体上只有华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依然是现代生活重要坐标,对当前生产生活还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关于谷雨,    , 如“谷雨打苞,立夏龇牙”“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谷 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等。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谷雨节气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好时节。     。为什么呢?据传说,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上苍因仓颉造字而感动,为其降下一场谷子雨,这就是“谷雨”的由来。这一天定为联合国中文日,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1. (1) 下列句子中的“是”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这场雨下得是时候,我不用到菜地里浇水了。 B . 诗是一首好诗,只可惜长了点儿。 C . 散文《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 D . 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跑得满身是汗。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所呈现的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也正是孙悟空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成人”,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青年人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需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