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分类中,所属关系不符合“X包含Y、Y包含Z”的为

    选项

    X

    Y

    Z

    A

    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烃的衍生物

     (苯酚)

    B

    脂肪族化合物

    链状烃的衍生物

    (乙酸)

    C

    环状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苯的同系物

    D

    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烃

     (苯甲醇)

    A . A B . B C . C D . D
  • 2. 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B .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mol发生加成反应 C . 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种 D . 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 3. 在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可能有
    A . 6个 B . 8个 C . 10个 D . 12个
  • 4. 已知甲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乙生成丙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 . 丙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22+2H2O C . 乙可使溴水褪色,并且乙最多能与发生反应 D . 将丙和丁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加热,可产生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 5. 已知:。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沸点/℃

    密度/()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 . 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C . 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 . 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 6. 有一瓶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是甲醇()或乙醇()。通过测定该液体充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可确定是哪种物质,对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 . 求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与甲醇和乙醇中碳氢质量比对照,即可确定 B . 求出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与甲醇和乙醇中碳氢个数比对照,即可确定 C . 求出碳、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与甲醇和乙醇中的碳氢物质的量比对照,即可确定 D . 求出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与甲醇和乙醇中的碳、氧个数比对照,即可确定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酸性KMnO4溶液既可将乙烷、乙烯区别开,又可用于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B . 可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C . 烷烃分子中只有单键 D . 乙烷、乙烯均是气体,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完全相同
  • 8. 通过Nazarov反应合成有机物Z的反应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X→Y→Z先后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B . 光照下,Y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 . Z的分子式为: D . Y、Z互为同分异构体
  • 9. 有机化合物X、Y、Z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它们之间可实现如下图的转化。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X、Y、Z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一定温度下,Y和氧化铜反应能得到Z B . 等物质的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时,产生气体最多的是Y C . X、Y、Z均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 . 与X具有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两种
  • 10. 香草醛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可通过如下方法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I的分子式为 B . 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 . 物质I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以既含苯环又含羧基 D . 一定条件下,香草醛既可与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 11. 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仪器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所选玻璃仪器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向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后振荡,然后静置分液

    烧杯、分液漏斗

    B

    检验蔗糖是否水解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试管、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C

    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到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

    酒精灯、圆底烧瓶、导管、试管

    D

    比较的酸性强弱

    同温下用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溶液、溶液的

    玻璃棒、玻璃片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0·天津模拟) 我国自主研发的对二甲苯绿色合成项目取得新进展,其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异戊二烯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 . 可用溴水鉴别M和对二甲苯 C . 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 D . M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 13. 有机物Q为合成药物的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M和N转化为Q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 . 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 C . Q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D . Q中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
  • 14. 青蒿素是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35℃.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简化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 . 操作1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 . 操作II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 . 操作III的主要过程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二、综合题
  • 15. 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烃,按下列路线合成化合物H: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化学名称是,F的结构简式是
    2. (2) 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G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3. (3) 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D+G→H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写出H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即可)。

      ①与化合物H含有相同的官能团

      ②苯环上有一个取代基

  • 16. 解热镇痛药——贝诺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阿司匹林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 (2) F→阿司匹林的反应类型是
    3. (3) 本流程设计A→B、C→D步骤的目的是;D→E、E→F步骤能不能颠倒?判断并说明理由:
    4. (4) 阿司匹林最多能与反应。
    5. (5) 写出阿司匹林→贝诺酯的化学方程式:
    6. (6) 在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结构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体)。
  • 17. 实验室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信息如下:

    药品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密度/()

    甲醇

    32

    -98

    64.7

    与水混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0.79

    甲基丙烯酸

    86

    15

    161

    溶于热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1.01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0

    -48

    100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0.944

    已知甲基丙烯酸甲酯受热易聚合;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盐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可与醇结合形成复合物。

    实验步骤:

    ①向烧瓶中依次加入:甲基丙烯酸、2粒沸石、无水甲醇、适量的浓硫酸;

    ②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通入冷凝水,缓慢加热烧瓶。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放出生成的水,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不变,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

    ③当……..,停止加热;

    ④冷却后用试剂X洗涤烧瓶中的混合溶液并分离;

    ⑤取有机层混合液蒸馏,得到较纯净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装置的名称是
    2. (2) 请将步骤③填完整:
    3. (3) 上述实验可能生成的副产物结构简式为(填两种)。
    4.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在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之一是作吸水剂,提高了产率 B . 酯化反应中若生成的酯的密度比水大,不能用分水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 . 洗涤剂X是一组试剂,产物要依次用饱和、饱和溶液洗涤 D . 为了提高蒸馏速度,最后一步蒸馏可采用减压蒸馏;该步骤一定不能用常压蒸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