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

更新时间:2023-04-06 浏览次数:1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指示,强调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 . 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B . 出行尽量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 C . 大量使用塑料袋,方便购物 D . 垃圾分类处理,变废为宝
  • 2. 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选项是( )
    A . 滑动变阻器 B . 眼球结构 C . 地球仪 D . 动物细胞结构
  • 3. 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 . 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 . 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2OH-:表示氢氧根离子的数量 D . O2:表示氧气中含有2个氧原子
  • 4. 如果用符号“●”表示氧原子、“O”表示氢原子,则以下模型可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研究,错误的是(    )
    A . 制取CO2的药品 B . CO2发生装置 C . CO2收集装置 D . 比较CO2空气的密度
  • 6. 星天牛是衢州橘树的害虫之一,其幼虫寄生在木质,会使橘树树干出现很多小洞,严重时公导致橘树枯死。如图为橘树茎的横切面,星天牛幼虫寄生的部位是( )

    A . B . C . D .
  • 7. 二十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①、②、③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是( )

    A . ①③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 8. 将两株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按如图方式处理后,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土壤浸出液中进行实验。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

    A . 根吸水的条件 B . 根吸水的部位 C .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 . 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9. 如图是一种公交车自动爆玻器,安装在公交车车窗玻璃上。危急时刻,司机只需按下控制台开关,使爆玻器内部线圈通电,带动钨钢头击打车窗玻璃边角部位,从而击碎玻璃。下列与自动爆玻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小柯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如图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观察到火柴头先燃烧起来。则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火柴梗不是可燃物 B . 火柴头的着火点比火柴梗低 C . 火柴梗燃烧需要更多的氧气 D . 加热降低了火柴头的着火点
  • 11. 如图是人体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模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肺泡周围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 . 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 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 D . 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 12.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现象,下图能正确表示通电直导线周围磁感线分布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明显的是( )
    A . 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 B . 生石灰与水反应 C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D . 氢氧化钡固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
  • 14. (2022八下·临海月考)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缓慢氧化,如图为小柯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B . 若铁粉太少,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C . 在温度计示数升高到最高值时,才能打开止水夹 D . 实验结束后,量筒内的液面降至约80 mL刻度线
  • 15.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刻各物质质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 反应中丙、丁质量的变化之比为3:1 C . t1时刻丙物质的质量为11 g D . 丙、丁两种物质所含元素种类与甲相同
二、填空题(木大题有7小题,16-20题每空1分.21.22题每空2分,共20分)
  • 16. 化学符号是化学家为人类贡献的伟大文化瑰宝。请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铜离子;硫酸
  • 17. 在轰击金属箔的实验巾,卢瑟福所用的α粒子来自于放射性元素钋(Po-210);钋哀变会变成铅,并放射出α粒子。

    +α粒子

    1. (1) 钋元素和铅元素都属于元素。
    2. (2) 钋与铅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其本质区别在于不同。
  • 18. 如图是小柯绘制的橘树重要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①表示的植物细胞结构是
    2. (2) 橘树的根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填“甲”“乙”或"甲和乙")。
  •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84消毒液[有效成分:次氨酸钠(NaClO)和过氧乙酸(CH3COOOH)]成了家庭、医院和宾馆常用的消毒剂。
    1. (1)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过氧乙酸具有强腐蚀性,且在室温下易分解成乙酸和一种常见气体X,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OH=2CH3COOH+X↑,则X的化学式为
  • 20. 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 如图甲,根尖结构中的(填序号)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2. (2) 如图乙,从萝卜上切取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将它们分别放入烧杯A和烧杯B中,此实验的目的是
  • 21. 测电笔是生活中用来检测家庭电路的常用工具。

    1. (1) 如图甲、乙是两种使用测电笔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能使氖管发光的是线。
    2. (2) 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灯不亮,利用测电笔检查A、B两点时,发现只有A点氖管发光,则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
  • 22. 小柯在实验室发现一枚钢针,为能利用小磁针快速判断:①钢针是否有磁性;②若有磁性.则磁极如何分布。小柯画出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 23. 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的。那么,水在植物导管中运输的速度是多少呢?小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油封;

    ②取一段绿色植物幼嫩的枝条插入锥形瓶,使下端浸没在水中;

    ③20分钟后,取出枝条并用刀片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茎中红墨水的染色情况。

    ④测量     , 即可计算水分在植物导管中运输的速度。

    1. (1)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将实验装置置于      的环境中。
      A . 温暖、光照、通风 B . 阴暗潮湿、密闭 C . 温暖、潮湿、通风
    2. (2) 步骤③中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浅,这说明了什么?
    3. (3) 请补充步骤①中相应内容:
  • 24. 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连接电源两端的导线

    电流值/A

    吸引大头针的平均数/个

    对调前

    0.1

    5

    0.2

    11

    0.3

    15

    对调后

    0.1

    5

    0.2

    10

    0.3

    15

    1. (1) 小柯想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若要增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移动。
    2. (2) 小衢将连接电源正负极接线柱的导线对调,记录实验现象如上表,由此可得出结论是:
    3. (3) 小常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他将连接电磁铁的导线从a分别移到b、c、d,就直接记录吸引大头针的数址。你是否赞同他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 25. 小柯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实验中,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的若干新鲜叶片,测量液滴在毛细刻度管内移动的速度(mL/h),实验结果如表。(CO2缓冲液可使密闭小室内CO2的含量保持不变)
    1. (1) 根据小柯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是通过来反映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2. (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组别2中树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度约为mL/h。
    3. (3) 在河道生态治理中,往往通过种植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生长在水底的泥中,茎、叶挺出水面)来减少浮游藻类的数量。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其原理是

      组别

      CO2(含量%)

      光照强度(lx)

      液滴移动速度(mL/h)

      1

      0.03

      0

      左移2.21

      2

      0.03

      800

      右移6.00

      3

      0.03

      1000

      右移9.00

      4

      0.03

      1500

      右移11.20

      注:光照强度的单位为勒克司,符号:lx

  • 26. 为研究MnO2在双氧水分解实验中的作用,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

    ①在蒸发皿中加入适量MnO2 , 并和玻璃棒一起放在电子天平上,如图甲

    读出质量为m1

    因后续蒸发操作中,会有粉末沾在玻璃棒上

    ②向蒸发皿中滴加三滴水

    无明显现象

          

    ③再向蒸发皿中滴加适量双氧水,将漏斗例扣在蒸发皿上,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MnO2加快了双氧水的分解速度

    ④反应结束后,将燕发皿置于铁架台上,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如图乙

    黑色固体析出

    固液分离

    ⑤待水分然下,冷却后,将沾有黑色粉末的玻璃格和蒸发皿一起放在电子天平上,如图丙

    读出质量为m2

    比较m1和m2的质量

       

     

    MnO2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1. (1) 步骤②的目的是
    2. (2) 若m1=m2 , 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 (3) 为了确定MnO2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请你补充步骤⑥的内容
四、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27、28题各4分,29-31题各6分,共26分)
  • 27. 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产量,菜农们有以下经验分享:

    ①选用无色的棚膜;②选择通气透水、宜于桃种的土壤;③施适量生物有机肥(含微生物和有机物);④适时给大棚通风;⑤合理密植。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的经验能提高蔬菜产量做出解释。

  • 28. 法维拉韦片在遏制新冠病毒过程中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主要成分法维拉韦的化学式为C5H4FN3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法维拉韦(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物。
    2. (2) 1.57g法维拉韦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29. 如图甲是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图,由热敏电阻R、滑动变阻器R1和电磁继电器等元件组成,图乙为热敏电阻的R-t图象。当恒温箱的温度升高到50℃时,线圈的电流达到一定值,使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从而实现控温。

    1. (1) 由图乙可知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欧。
    2. (2) 恒温箱的加热器应接在AB端还是CD端?
    3. (3) 若需将恒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75℃,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 减小R1的阻值 B . 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C . 减小线圈匝数
  • 30. 牙膏能洁白牙齿主要是摩擦剂的作用,某品牌牙膏的摩擦剂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小柯为测定该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8.0g牙膏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再将4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

    第一次

    10

    0.71

    第二次

    10

    1.42

    第三次

    10

    n

    第四次

    10

    1.76

    1. (1) 上表中n的数值为
    2. (2) 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31. 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因操作失误而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正常情况下,住户家中没有电流流向地面,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与流出的电流I2相等。当人触电时,有电流I3通过人体流向大地,就会造成I1和I2不相等。当I1和I2的差值达到30mA时,漏电保护器就会迅速自动切断电路。

    1. (1) 漏电保护器实质上就是一个(填“电源”“用电器”或"开关”)。
    2. (2) 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漏电保护器(填“能”或“不能”)自动切断电路。
    3. (3) 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该人体的电阻为3000Ω,人与地面、电线等的接触电阻为2500Ω,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漏电保护器能否及时断开电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