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语文二诊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52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辛德勒的名单》时说过:“每隔五十年,就是人类合上历史教科书准备遗忘的时候。”从这个角度讲,《长津湖》的出现正逢其时。我们观看这部电影,谈论这部电影,经由这部电影所构造的集体感知路径,来回溯那段被尘封的历史,理性沉思,观照现实。

    《长津湖》拍出了新主流大片特别是革命历史战争片的新境界。中国电影有自己的战争片谱系和美学传统,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结合诞生过“三战”和《上甘岭》《英雄儿女》《大决战》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当然,一度也有这样的声音:中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战争片,没有好莱坞式的“反思战争”的战争电影;中国的战争片只分“敌我”,不站在更高的“人类”的立场上去“反思战争的残酷性与荒诞性”。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长津湖》肯定不是“好莱坞式”的战争电影,影片的反战是站在正义的立场,站在祖国的立场,站在和平的立场之上,是以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为基础的。影片试图传递出“以战止战”的和平愿景,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这场仗,我们这一代人打了,下一代人就不用打了!”,以及毛泽东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与伍连长说的“有的枪要开,有的枪可以不开”形成了不同层间的呼应,战争和敌我的辩证关系也具有说服力。这既是延续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传统,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对战争本身的思考,诸如残酷性、荒诞感、生死等。不被“有敌我,无战争”这种认为国产战争片缺乏所谓现代元素这样的观念带着走,我们拍出了《长津湖》这样的“在有敌我的前提下,有战争”的优秀的中国式战争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英雄的塑造不是“战狼”式的,而是相对严格地按照英雄叙事的标准模式进行,能激发起观众巨大的共情。

    接受使命呼唤:伍千里背着哥哥伍佰里的骨灰回家,可刚到家,就收到了部队的命令出征。伍万里偷偷跟踪伍千里上了前线,被征兵入伍。伍千里深知战争的残酷与痛苦,最小的弟弟也要从军,他的内心是挣扎的。但“英雄”的定义,就是注定要去承担必须承担的使命。因此,伍千里带上了弟弟。

    英雄经受磨炼:有观众会觉得火车上的一段略微冗长,但在英雄叙事之中,这一段又必不可少——这是英雄初出茅庐接受训练的时刻。想想《黑客帝国》中尼奥被唤醒,跟随墨菲斯接受训练的一段戏,就可以理解伍万里在火车上与老兵的冲突、成长和融入。

    英雄需要精神导师:在伍万里作为英雄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哥哥,还有两位精神导师,一位是段奕宏饰演的打不死的英雄,当伍万里向他致敬时,段奕宏却呵斥他:“哪里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士兵的荣誉!”第二位是胡军饰演的雷公,除去战士的身份,雷公也只是一个向往战后回乡养老的普通人,这让他的牺牲显得更加震撼。

    然而,影片注定没有属于胜利者的高潮。张涵予饰演的宋时轮。状态一直都像那个百年难遇的寒冬一样沉郁:他心爱的士兵还没有面对敌人,就因寒冷而被冻死。从这个角度讲,“冰雕连”的出现。是影片真正的高潮:那一瞬间,战争的残酷、牺牲的壮烈、反思的力度。在凝固的画面、沉郁的调性、深沉的痛苦中得到了呈现。

    (摘编自田卉群《<长津湖>:以战止战的英雄叙事》,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长津湖》上映之时正是人们已经遗忘这场战争之时,它的出现让人们能追溯和回顾历史,理性沉思、观照现实。 B . 与“好莱坞式”的战争电影不同,《长津湖》是“中国式”的战争片,在反思战争时有敌我、祖国、正义、和平。 C . 在英雄叙事的标准模式里,英雄注定要接受使命的呼唤,所以伍千里即使挣扎,也注定会带上伍万里参与战争。 D . “冰雕连”的出现,让人们在凝固的画面、沉郁的调性、深沉的痛苦中深刻地反思战争的残酷、牺牲的壮烈。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引用斯皮尔伯格的话,旨在就如何对待历史向人们提出警示,并以此引出对战争主题电影《长津湖》的讨论。 B . 文章阐述伍万里在火车上与老兵冲突、成长和融入的情节时,引入《黑客帝国》中尼奥被唤醒的例子,属于类比论证。 C . 文章直接引用影片中人物的台词,既能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又能通过人物表达对战争本身的思考。 D . 文章采用“总—分一总”结构,围绕着电影《长津湖》论述了中国式战争片的新境界以及英雄叙事的标准模式。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长津湖》这部战争片不但没有被“有敌我,无战争”这样的观念带着走,而且试图传递出“以战止战”的和平愿景。 B . 《长津湖》在人物塑造上“去战狼化”的手法,让观众看到人成长为英雄的过程以及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更易产生共情。 C . 《上甘岭》《英雄儿女》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的诞生,说明中国战争片有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结合的传统。 D . 在新主流大片常态化的背景下,历史题材的战争片要考虑如何处理我们自身的战争片传统与新时代的审美需求之间的关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圣洁已经被人们称颂了近千年之久。现在,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荷叶一尘不染的秘密。这一发现不但令人们感叹大自然的精妙构思,还给材料科学家带来启发。一场自清洁材料的革命因此揭开了序幕,有望使人们摆脱污渍的烦恼。

    20世纪90年代,德国波恩大学的植物学家巴斯洛特首次发现并解释了荷叶的自清洁效应。他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叶面时,为防止微小灰尘带来的干扰,总是将叶面清洗干净。但是,他发现有些植物几乎总是保持一尘不染,荷叶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他发现荷叶表面分布着许许多多尺寸20~40微米的凸起结构,而整个荷叶,包括这些凸起结构的表面,又被更为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的晶体所覆盖。这种独特的结构就像是一片连绵不绝的长满参天大树的丘陵。植物表面的蜡本身具有疏水的功能,而表面微小的凸起结构可以吸附空气,这一层薄薄的“气垫”可以托起落在表面上的水滴。由于水滴与荷叶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非常小,因而水滴在荷叶上可以像小球一般自由滚动。同时,微小的凸起结构也使得荷叶表面的灰尘和污物与叶面的接触面积很小,这样就减小了污物与荷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水滴在叶面上滚动时,污物就很容易黏附在水滴上,随着水滴的滚动被带走,因此荷叶在雨后显得格外清爽洁净。荷叶的超疏水性依赖于表面疏水的植物蜡和表面独特的凸起结构。科学家们对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比如芋头叶、紫罗兰等进行探索,发现许多植物叶面都有疏水的功能。水稻的叶子不但有疏水的功能,而且由于其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还可以使水滴定向滚动。除此之外,鸭、鹅、部分水鸟的羽毛表面具有微小的条形结构,这样使得水更易于定向排除,自身不容易被沾湿。

    现在,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制造出类似荷叶结构的自清洁表面。金属、塑料、有机物等疏水物质通过构造微米或纳米级别的复合表面结构,就可以拥有自清洁的功能。科学家们以简单的溶液成膜的方法,通过改变成膜物质的组成或成膜条件,十分简便地在普通塑料表面上构筑了荷叶般的凸起结构,赋予了塑料超疏水的功能。冰箱内胆上也采用了纳米超疏水材料,这种材料有独特的凸起结构,并在其上面附着一层仿植物蜡,这样内胆表面上的小水滴就会自动滑落而不在内胆上沉积,从而避免内胆表面出现结霜、结冰现象。瑞士的一家公司则将纳米颗粒黏结到织物纤维上,形成类似荷叶表面的粗糙凸起,可以使织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渍的能力。虽然目前投入到市场中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商品并不多,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自清洁革命的一线曙光。除了自清洁之外,类似荷叶结构的表面还有着更加广泛的用途:把它应用在卫星天线上,可以防止因为积雪而造成信号变差;应用于管道中,可以减少液体运输中造成的损失;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可以防止因生物分子的沉积而造成血栓等问题。

    荷叶上的一滴水珠给予的启发已经可以解决这么多的难题,而这还远不及大自然智慧的万分之一。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每一种都有其值得让人学习的独到之处。研究生物给人类的启示,逐渐成为新兴的学科,即“仿生学”,也就是通过对生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的科学。今后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许大自然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答案。

    (摘自张靓、赵宁、徐坚《荷叶“一尘不染”的秘密》)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荷叶表面的凸起结构不仅能让水滴自由滚动,而且可以减弱污物与荷叶之间的作用力,从而让水滴更容易带走污物。 B . 科学探索发现水稻的叶子上有与荷叶类似的凸起结构,这可以解释水稻叶具有的疏水功能以及水滴在上面的定向滚动。 C . 人类已经能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在塑料表面和织物纤维上构筑类似荷叶表面的凸起结构,使它们具有自清洁功能。 D . 荷叶“一尘不染”的秘密属于“仿生学”的研究内容,它的破解引发了我们身边正在进行的自清洁材料研发的革命。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开头,既引出说明对象和写作内容,也起到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 受荷叶表面的植物蜡具有疏水功能特性的启发,瑞士的一家公司研制出了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渍能力的织物。 C . 为让读者看到自清洁应用的广阔前景,作者举了把类似荷叶结构的材料植入人体来防止血栓产生的例子进行说明。 D . 科学家们可以在地球的每一种生物身上学习它们进化的智慧,并以此来一一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3. (3) 请简要分析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对荷叶的自清洁效应进行说明的?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幸福的人

    毛姆

    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是件危险的事情,总有一些人喜欢把一些措施强加于他人身上,要纠正他们的礼仪、习惯或者对事情的看法,我常疑惑他们的自信从何而来。我是连建议都不大敢给的,若对这个人的熟悉程度不及你了解自己,那你又凭什么去指导他呢?只是,有些人才启程就举步维艰,前方只觉迷蒙而危机四伏,所以,有时我不得已只好摆出人生导师的样子。

    但有一次我确信自己给了一份好建议。

    我当时还年轻,住在伦敦维多利亚火车站边上一套简朴的公寓里。一天下午,时近黄昏,门铃响了起来。门外站着一个从没见过的人。我领着他进了客厅,恳请他坐下。他似乎有些尴尬。我递了一支烟给他,但他手里拿着帽子,点烟颇为不便。终于他完成了这一壮举,我问他是否需要把帽子放在椅子上。他赶忙放下帽子,结果雨伞又掉在地上。

    “希望你不要介意我这样来找你,”他说,“我叫史蒂文斯,是个医生。我知道,你也是学医的!”

    “对,但我不行医。”

    “是,我知道。我刚读了一本你写的关于西班牙的书,有事情想问问你。”

    “这书怕是写得不太好。”

    “但你对那个国家有所了解终归是事实,我认识的人中也只有你了。我是想你大概不会介意给我提供一点讯息。”

    “我很乐意。”

    他沉默了片刻,伸手把帽子又拿起来,用另一只手下意识地抚摸着。

    “一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这样跟你说话,希望你不会觉得太奇怪。”他抱歉地笑了笑。

    “我是两个阿姨带大的,都上了年纪。我哪里都没有去,什么都没干过。我结婚六年了,没有生孩子。在坎伯维尔医院当医疗官。我已经受不了了。”

    他所用的这些犀利的短句很不寻常,其中似乎有股力量在回荡。之前我用余光瞄过他几眼,而现在看得更仔细了。他个子不高,但很结实,三十岁左右,圆脸,一双小眼睛很黑、很亮。他的黑头发剃得很短,头形像颗子弹。他一身蓝色的西服西裤都很旧,膝盖处明显被撑得宽松了,口袋也一样,显得颇为邋遢。

    “你知道医院的医疗官都要干些什么,一天一天的没什么两样。我这下半辈子就这样了,你说这样活着值吗?”

    “总归是份养家糊口的生计吧。”我回答。

    “是,我知道。收入还挺不错的。”

    “我不知道你来找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个,我是想问你,你觉得一个英国医生在西班牙能混得下去吗?”

    “为什么是西班牙?”

    “我也不知道,就是喜欢吧。那里有阳光,有好酒,有色彩,有可以呼吸的空气。我有几句话,你让我一股脑说完吧。我偶然听说塞维利亚没有英国医生,你觉得我能不能在那里谋生?是不是只有疯子才会放弃一份稳定的好工作,只换来一份未知?”

    “你太太怎么说?”

    “她很乐意。”

    “风险不小。”

    “我知道。要是你说可以,我就干;你说维持原状,我就算了。”

    他那双明亮的黑眼睛急切地看着我 , 我知道他刚才的话不是说着玩的。我想了想。

    “这是你的下半辈子,所以这个决定必须由你自己来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句话:如果你在填饱肚子之外对金钱没有什么欲望,那么就去,你的人生会非常精彩的。”

    于是他就走了,这件事在我脑海里停了大概一两天,我便完全忘记。

    很多年以后,最起码十五年以上,我碰巧到了塞维利亚,又正好身体有些微恙。我问酒店的行李工这镇上有没有英国医生。他说有,还把地址给了我。

    我的出租车开到那幢房子的时候,一位胖胖的小个男子走了出来。他见到我的时候迟疑了一下。

    “你是来找我的吗?”他说,“我是这里的英国医生。”

    我解释了自己的到访缘由,他请我进了屋。这是一幢普通的西班牙住宅,有一个天井,往里就是他的诊室,里面报纸、书籍、医疗设备和废旧家具堆得杂乱无章。一个讲究的病人乍见恐怕要心里打鼓。看了病,我问医生要多少钱。他摇摇头,微笑着说:

    “免费。”

    “怎么会免费?”

    “你不记得我了?我在这里就是因为你的一句话啊。我是史蒂文斯。”

    于是他提醒我当初我们是怎样见面的,渐渐地,于一片漆黑之中,那件事模模糊糊地浮现在我记忆里。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还能再见到你”他说,“是不是还有机会感谢。”

    “所以当初的决定做对了?”我看着他。

    他现在很胖,头也秃了,但眼睛里都是喜悦的光芒,他胖嘟嘟的红脸蛋上那副表情,只有毫无心事的人才有。他身上的衣服固然破旧,但明显出自西班牙裁缝之手,而头顶上的帽子也是当地的阔边帽。他看起来就像是品酒的行家。或许让他来给你割除阑尾你会有谁更合适些的担心,但要找个能开开心心喝酒的同伴,你恐怕想象不出更合适的人选。他送我到门口的时候跟我说:“上一次我们见面的时候你跟我说,在这里我最多只能温饱,但会活得很精彩。我只想告诉你,你说得没有错。我的确很穷,也会一直穷下去。但我真的过得开心极了。随便哪个国王来,我也不会跟他换我的人生。”

    (有删改)

    文本二:

    在我看来一篇好小说,它的主题应该能引起广泛的兴趣,而且具有较普遍的人性,对普通男女都有感染力。作者讲述的故事应该合情合理而且有条有理,故事应该有开端、中间和结尾,结尾必须是开端的自然结局。小说中的人物要有个性,他们的行为应该源于他们的性格,要读者不得不承认某某人那样做,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人物的对话不能杂乱无章,也不应该用来发表作者的意见。它必须服从于典型化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叙述的部分应该写得直截了当,要生动、明确,只需把人物的动机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令人信服地交代清楚,而不应过于冗长,文笔要简洁。

    (节选自《毛姆读书随笔》)

    1. (1)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不愿“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的“我”究竟给了怎样的人一份怎样的建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他赶忙放下帽子”“伸手把帽子又拿起来”“下意识地抚摸”,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史蒂文斯与“我”第一次见面时的紧张无措。 C . 小说两次描写史蒂文斯的外貌,第一次邋里邋遢、心事重重;第二次干净整齐、容光焕发,前后对比鲜明,反映了史蒂文斯生活状态的变化。 D . 小说善用通俗易懂的对话和简洁明晰的人物描写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整体的语言风格符合毛姆本人提出的“明确、简洁”的主张。
    2. (2) 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请分析文章中两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3) 小说结尾段的描写体现了材料二中毛姆小说创作的哪个观点?怎样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初名录,避金术绍王 , 易今名。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喧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陷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又谕曰:“先生年老病,不有就道,入令赵宝臣谕意,且名其读书之堂曰丽泽。”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

    中统二年,诏曰:“中庸先生学有渊源,行无瑕玷,虽经丧乱,不改故常,未遂丘园之愿,俄兴窀穸之悲。可复赐前号,以彰宠数。”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选自《元史·张特立传》,有删改)

    【注释】①窀穸,埋葬。

    1. (1) 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 B . 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 C . 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 D . 会移镇陕右/道经洛阳/见特立/浮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讳:古人有避讳的习俗,即不能直呼帝王、尊长以及圣人的名讳,写文章甚至起名,遇到有与上述人物名讳相同的字,要改用其他字或其他方法代替。 B . 泰和:与后文“正大”“中统”都是年号。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称,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历代皇帝都有年号,皇帝更改年号是因为“天降祥瑞”。 C . 郡县:古代行政区域名称,春秋战国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郡县制,是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 D . 潜邸:又称潜龙邸。是指皇帝继位前的住所。通常皇帝即位后,潜邸不能再作为住所,而是改建为寺庙或祭祀场所。北京雍和宫就是清雍正帝的潜邸。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特立做事讲究策略。面对难治之州,他先礼后兵一一拜访州中的国戚后,又惩办了五将军盗劫案,使得豪贵之家变得守法起来。 B . 张特立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他指出百争夺田产的尚书右丞、阿谀奉承办事不利的参知政事应当罢免,揭露平章政事违法乱纪。 C . 张特立颇受百姓拥戴。他的贤明一向得到洛阳百姓称道,百姓纷纷抢着把急需的物资运送到官府帮他解困,这使东帅刮目相看。 D . 张特立深得皇帝恩宠。他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不改其志,元世祖为弘扬其美德,特别封为“中庸先生”,甚至在其死后再赐该封号。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

      ②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罗浮山父与葛

    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注释】①罗浮山,山名;与葛:织葛布。②博罗老仙,即罗浮山人,因罗浮山在博罗县。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善用修辞,生动新奇。“江雨”比喻织葛的经线光丽纤长,“兰台风”,以人的感觉写出了葛布的疏薄凉爽。 B . 颔联山人不时走出洞来,把织成的葛布拿给前来求取的人;鬼工都为之啼哭,从侧面烘托出山人织技的巧妙高超。 C . 尾联与首联呼应,“湘中一尺天”指的是犹如湘水碧波一般柔软光洁的葛布,面对如此精细光滑的葛布,吴娥也不忍下手裁剪。 D . 这首诗一开始写山人织葛的精妙,结尾却吴娥裁葛的难舍,将罗浮山人与吴娥作对比,突出了葛布的精美绝伦。
    2. (2) 结合全诗赏析颈联的妙处。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韩愈的《师说》中,“”一句解说了谁都有可能在学习中有疑惑的原因,“”一句解说了当前人们“无惑”的原因。
    2. (2)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一句表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原因,“”一句表达了不符合礼仪的高位厚禄对人并没有什么好处。
    3. (3) 李白的《蜀道难》中,与“创业艰难百战多”意思相近,而且表现了蜀道修好不易的句子是:“。”
三、语言表达(20)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近些年,“哪吒”“敖丙”“杨戬”“姜子牙”“白蛇”“青蛇”“花木兰”“孟姜女”等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纷纷走进影视作品,受到人们关注,体现了民间文艺强大的生命力。

    以“哪吒”为例,《哪吒闹海》《封神榜传奇》《哪吒传奇》《哪吒·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中对神话的反复讲述,引发了全民观看、讨论的热潮。“哪吒”形象与文化符号的使用,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创编中就已出现,当时人们慨叹于哪吒“削肉还父,剔骨还母”,保护陈塘关百姓的献身精神;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动画系列片《哪吒传奇》中则更多感受到的是哪吒、李靖、杨戬、姜子牙等神话人物身上展现的人性美、人情美;而在当下,人们     ①      的,是一个颠覆传统形象,振臂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小英雄哪吒。

    影视的创编者     ②       地对古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民间文艺进行现代重述,有的民间故事也成为主旋律影视的素材来源。如“阿娜尔罕”的故事,在2013年被拍摄为电视剧。这个故事在新疆地区广为流传,它主要讲述了新疆喀什地区贫农的女儿阿娜尔罕反抗地主,最终在解放军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影视制作者汲取民间文艺养分进行创作,使得其创作本身与民间故事之间构成一种“交流”与“对话”。

    近年来,电视剧《觉醒年代》《功勋》《山海情》,电影《革命者》《悬崖之上》《长津湖》《1921》等深受观众喜爱。这些影视作品人物形象塑造       ③     , 表达贴近生活,引发了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和讨论。不少作品通过民间“二次创作”的方式得以广泛传播。以《觉醒年代》为例,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上的“二次创作”和剪辑作品就达800多个。

    歌曲《说书人》作为背景音乐的视频剪辑,借用了说书艺人的讲述方式重述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让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也获得了正向的价值导向。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

      得改变原意。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呢?这是因为松柏树有能够御寒的特质。松柏树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因为    ①    , 最终具备了强大的抗寒能力。松柏树的叶一般都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能锁住水分,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同时,松柏树叶片内水分少,又含松脂,当气温降低时,可以很快地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糖分和脂肪以便防冻。所以,即使在冬季,松柏树也不会因缺水而干枯,保证了树木的生机永存。

    其实,    ②    , 每片树叶达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脱落,松柏树也不例外。它们的树叶也是要衰落的,只不过松柏树的叶子生命周期长,可生长3-5年,脱换时又是互相交替,    ③    , 老叶才次第枯落,保持冬夏常青。

    由于冬天气温低,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能减弱叶内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的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概括松柏树在严寒的冬天还能枝繁叶茂的原因,不超过70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说:“现在将来现在,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110年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当生存与救亡成为时代的唯一主题,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身肩上,以青春无悔换来山河无恙……

    同一片土地,同一个年龄段,不同的青年个体,不同的历史阶段,相同或不同的人生选择。年轻的你,即将离开高中校园,找到一生为之奋斗的方向,是你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你感受到过去对今天怎样的影响?你期待的未来是什么模样?你又将如何创造当下,迎接未来?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