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修辞手法及运用

更新时间:2023-03-05 浏览次数:52 类型:二轮复习
一、中考真题
  • 1. (2020·滨州)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 . 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B . 第②句使用了排比修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鼎文化的礼赞之情。 C . 第④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 . 第⑤句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 2. (2020·朝阳)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绿茵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 . 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 .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 . 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 3. (2020·娄底) 下列各句中,对修辞使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行行娟秀的字儿调皮地动了起来。它们汇入了春风里,和春风一起玩耍;汇入了阳光中,和阳光一起嬉戏。(拟人) B .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开,也不要急,说不定你家的是株蜡梅,到了冬天会开得更加动人。(比喻) C .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仿佛间我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看见冬日里走过的驼队,童年一页一页在我的心头铺开。(排比) D .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农业。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就是该松土就松土,该施肥就施肥……(设问)
  • 4. (2019·烟台)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 “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阁下”“兄台”等,而称自己时一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 C .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 . 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 5. (2019·吉林)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

    (安徒生《海的女儿》)

    A . 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 . 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 6. (2019·深圳)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司马迁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C . 《壶口瀑布》《安塞腰鼓》《苏州园林》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是偏正短语。 D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颈联。
  • 7. (2018·邵阳) 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 .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 .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 8. (2018·咸宁)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 “赴汤蹈火、抗击风浪、孜孜不倦、魅力四射”这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句子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D . “短视频不仅偷走了很多人的时间,也偷走了很多人对兴趣爱好发现和坚持”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 9. (2018·黄冈)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 .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 .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 .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 10. (2018·巴中)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反复、拟人) B .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 .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排比) D .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 11. (2018·凉山)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 . “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 . 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 12. (2018·吉林) 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 .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B . 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张晓风《到山中去》) C . 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 D . 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梁实秋《雅舍小品》)
  • 13. (2021·重庆) 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

    示例:清风,轻盈地穿过明月松间,悠然漫步于辽阔原野,悄然而去。

    备选景物:微雨 白云 柳枝

  • 14. (2018·泰安) 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诗意 初心 徘徊 芳菲 润泽”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50字)

  • 15. (2016·南京) 请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的初中校园。

二、中考模拟
  • 16. (2019·铅山模拟)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C . “花下清朝留学生速成班的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 17. (2019·深圳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 .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用了比喻的修辞。 C .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不同) D . 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左,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18. (2019九下·界首模拟) 下列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 . 他是一个心思精巧的人,巴掌大的地方也能开出一个小商店来。 解说: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 说长道短,鸦雀无声,故弄玄虚,卷帙浩繁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不同。 C . 一位穿着红色马甲的中年妇女,正吃力地清扫着那杂乱的满地黄叶。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年妇女正清扫满地黄叶”。 D . 随着全国性的“新家庭教育”现场会的召开,与会的家长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 19. (2019九下·深圳模拟)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B .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 “我在人群中看到千万个人,像你的眼,像你的头发,却不像你的脸。”该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 . 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句子的主干是:身躯是“加工厂”)
  • 20. (2020·平谷模拟) 一位同学要在班会课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首诗,献给驰援武汉的医生。课前他做了如下赏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南国的旖旎被阴霾裹挟

    看不见的硝烟悄然弥漫

    冲锋

    在病房病人与病床间

    咫尺间的战场危机四伏

    挥汗如雨

    病毒嗜血的本性未改

    在飞沫中觊觎着下一个健康

    跃马横刀的雄姿属于白衣天使

    你的妩媚与矫健

    消融南国罕见的冰雪

    A . 将“病房”“病人”“病床”三个名词意象并列组合,不加任何修饰,显得结构非常紧凑,展现了医护人员治病救人的繁忙景象,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敬意。 B . “咫尺”和“危机四伏”形成对比,写出了空间之小而危险之大,交代了医护人员面临的严峻环境,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紧张和担忧。 C . “挥汗如雨”运用比喻,既写出了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又突出了防护服的密不透风。 D . “觊觎”运用拟人的修辞,既写出了病毒的狡猾,也从侧面交代医护人员处境的危险。
  • 21. (2020·襄州模拟) 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B . “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 . “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D . “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22. (2020·南昌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 . 荒山变绿产业兴,青砖蓝瓦新居起。 C .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D . 许多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怎能不赞叹不已呢?
  • 23. (2020·江西二模) 下面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 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D .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24. (2020·老河口模拟)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们纠正发现缺点”,表意很清楚,所以不是病句。 B .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个句子连用三个“在那”相并列,是一组排比句。 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被列为古代“四书五经”的“五经”之一。 D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交往用语也就有谦辞和敬辞之分。谦辞如“敝人”“赏脸”“见谅”等;敬辞如“家严”“惠顾”“奉陪”等。
  • 25. (2020·宝安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B .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句话使用了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 C .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D . “他的办公桌上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铺满稿纸”。
  • 26. (2020·福田模拟)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如:“我很想知道他今天为什么没来上课。” B . “多措并举”“抗疫英雄”“春暖花开”“网络课堂”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D . “大气之人如同大树,稳如泰山,风雨从容。”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27. (2020·临淄二模) 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谦让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就如一泓清泉浇灭哀怨嫉妒之火,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这句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突出了天气的酷热难耐。 C . “什么是英雄?英雄当如终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有国士的担当。”此句设问,自问自答,阐释英雄这一称呼的内涵。 D . “草地年轻,绿得很天真;山峦老迈,绿得圆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草地”“山峦”当作人来写。
  • 28. (2020·丰台模拟) 在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责任,让我们任劳任怨;担当,让我们勇往直前;奉献,让我们无悔青春。 B . 一个民族的青年没有担当,毋庸置疑,这样的民族是一幢没有根基的大厦。 C . 从来国运看青年,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学生肩负重任,对此我们当之无愧。 D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众多青年让人刮目相看,怎能说当下青年人没有担当?
  • 29. (2021·无棣模拟)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②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被融入“诗经”的抑扬顿挫;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淡泊成最美的风景;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③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④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累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因此,⑤诵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是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A . 第②句中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B . 第④句的“积累”应改为“积淀”。 C . 第②句使用排比修辞,抒发了对国学经典的赞美之情。 D . 第③句中“奔涌不息”的“息”与“瞬息万变”“休养生息”“生生不息”中的“息”的意思分别是“停止”“呼吸”“繁殖”“休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