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在北大博雅人文论坛演讲时说道:“中国文学自发端以来,直至今日,已经竖起了一座宏伟壮丽的丰碑,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之一。”他指出:“中国文学的影响已经遍及全人类文明,成就是如此显著可见。”他认为,新时代的中国文学正是如此跨越了国界,成为全球流动、扩散的文化洋流中的重要一支,影响西方渐进的趋势,对世界文学做出了贡献。

    往远处说,20世纪初象征主义文学的分支意象派诗歌,就是从唐诗得到灵感而命名的。意象派从《易经》《庄子》《诗经》《离骚》《文心雕龙》《诗品》及唐宋诗词汲取营养,融合主观情意于客观事物之中,影响及于俄、英,直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卡尔·夏皮罗、约翰·马尔科姆等意象玄学派和詹姆斯·赖特、路易斯·辛普森等深度意象派诗人。近一点的,则是屡获大奖的哈金,作为一个在中国受教育、去美国以第二语言写作的诗人与小说家,他在诗集《词海》、小说《等待》中的“中式色彩英语”,反而成就了一种“陌生化”的美学风格。

    1958年,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去希腊旅游时,联想起在东京买到的一架中国明代漆屏风,创作出小说《四漆屏》,成为他后来《狄仁杰断案全集》系列小说的开始。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在表现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中,则更为突出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幽微渊薮。汤亭亭的《女勇士》重写了花木兰的故事,任碧莲的《地道美国人》、《俏太太》等作品,书写中国移民在美国文化中的震惊效应和认同的转变,更具家庭、身份、代际和种族的现实色彩。可见,中国文学在文化、民俗、宗教和风物方面影响深远。

    价值观层面的辐射,思想与精神的熏染,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古典文学经典里的那些体现情义、禅道和中和之美方面的内容。比如寒山诗歌在日本就有过长达几个世纪的普遍影响。1968年遍及欧美的青年抗议运动文化中,中国革命文学在欧洲激进学生那里也得到了响应,如今已是法国哲学大咖的巴迪欧就从毛泽东著作中汲取了巨大的养分。但是比较文学学者卡萨诺瓦在《文学世界共和国》中认为,文学也有其中心和边缘,欧美如今依然是文学和价值观输出的重镇,而中国当代文学外译中有一定影响的如莫言、麦家、余华、阎连科等作家,《三体》《狼图腾》等作品,为数不多,对于西方主流价值观并没有构成根本性的冲击。应该说,在文化文学交流中,修辞、技巧、美学、民俗等方面的传播与接受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价值和观念的影响上,它们才真正体现了文学动人心魄的持久魅力。就这点而言,中国文学对于世界整体文学的影响尚且路漫漫其修远,需要作家、译者、批评家、媒体的共同努力。

    (摘编自刘大先《中国文学影响遍及世界》)

    材料二:

    莫言得奖以后,外面很多议论,认为瑞典文学院的院士大多数都不懂中文,他们根本不理解莫言的书。但后来颁奖主席宣读的颁奖词,让我推翻了这个结论。

    他对莫言的每个作品都有评价,而且非常准确。每个评价都深得我心,比我们国内的很多批评家要到位很多。他有一个判断,说莫言是拉伯雷、斯威夫特传统的最优秀的继承者,我当时在颁奖现场,听到这句话很感动。我们中国人在讨论莫言的时候,往往说他是蒲松龄的传统,而一个外国人,一个瑞典文学院的院士,在考察莫言的时候,没有把莫言仅仅理解成一个东方人,而是把莫言列入世界文化之列。这样莫言就与西方有了关系,中国与西方也有了关系。其实,不仅仅是莫言,我们中国的作家如贾平凹、阎连科、欧阳江河、杨炼、王安忆、余华、苏童、严歌苓等等,都是世界性的作家,是人类的作家。我们是在人类的共同传统当中,表达我们的态度、感情和生活。

    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就是在这个非主流的传统里看到了中国一部分作家的努力。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中国的、传统的、民族的、东方的范畴里。我们要承认,文学创作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世界的变化,获得新的生机。我们是全人类的一部分,我们的文化也是这个世界人类的文化,全人类是相通的,在深层次上我们与西方世界完全能够沟通。但这个工作是要努力去做的,只有做充分了,你才能理解原来中国作家的创作也属于世界,西方人完全能看得懂中国的文化。

    (摘编自陈思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存在哪些问题》)

    材料三:

    我们的文学事业要做到不混乱,就需要坚持中国立场。当今世界波谲云诡,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展开,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美之间的竞争也必将由“局部”走向“全方位”,由“隐性”变为“显性”。2017年12月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中国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美国首要竞争对手。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把中国视为潜在的威胁和对手,给中国制造麻烦,竭力遏制中国,如孟晚舟事件、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等等。中美之争既有经济利益之争,还有发展道路、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之争。美国学者迈克尔·巴尔指出:“中国崛起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还是一个文化事件。”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中美双方通过谈判还可以解决,但意识形态和国家主权是毫无妥协余地的。意识形态出现混乱,会导致国家混乱甚至瓦解。前苏联的解体就是惨重的教训。面对中美之争,我们文学工作者要冷静观察,批判思考,维护国家利益,不能充当西方反华势力的传声筒。国家之间的冲突、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是不可预测的,我们文学工作者,在全球大变局的语境里,应该做到“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中国立场,为中国利益而发声,为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平稳发展而贡献力量。

    (摘编自郑燕虹《全球大变局语境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之思考》)

    1. (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方意象派的命名受到唐诗的启发,《易经》《庄子》《诗经》《离骚》《文心雕龙》《诗品》等作品对其发展产生过影响。 B .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里的那些体现情义、禅道和中和之美方面的内容比起新时代中国文学更能触及到西方的价值观。 C .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在世界文学舞台上绽放持久的魅力,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文学作品的价值和观念的影响。 D .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作家应是世界的作家,基于这种创作意识,更多的作品才有机会走向世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认为中国文学对世界的影响自古有之,持续至今,但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影响更大。 B . 欧美如今依然是文学和价值观输出的重镇,而中国当代文学对世界的影响仍停留在文化文学交流层面,尚未动摇西方价值观的根本。 C . 材料二谈到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给莫言的获奖评价能够令人信服,这表明文化是相通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均属于世界。 D . 材料三认为文化的混乱会导致意识形态的混乱,从而导致国家的混乱瓦解,所以文化的交流是有国界的。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印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老人福贵的人生故事,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等社会变革,他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 B . 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全景展现党建立红色政权、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长征和革命战争的恢宏历史。 C . 李青松的《告别伐木时代》讲述了当代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绿色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 D . 刘醒龙的《如果来日方长》呈现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的伟大奉献精神和

      英勇斗争品质。

    4.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说经济是血肉,那么文化就是“灵魂”。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新时代中国文学应当如何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崇文书店

    梁晓声

    孙赶超开车来到新区,后备箱装了一个大果篮,说要把周秉昆拉到市立一院去。邵敬文感冒后转成肺炎,住院了。

    “你外甥女周玥不知从哪儿听说到的。因为老邵是你朋友,她觉得应该告诉你,特意让我开她这辆宝马车来接你。”

    那是周秉昆平生第一次坐上宝马车。

    老邵说,他是因为到秉昆家那天出了两次汗,回到家里冲澡时热水器又出了毛病,结果被凉水一激,感冒了。

    秉昆说:“老邵,书店的事太对不起你了。”

    老邵说:“你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是中国人太对不起书店了。中国都快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哪一个阶层的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中国人的阅读率在世界上排名却非常靠后。”

    秉昆说:“所以水自流才希望能为这个时代做件好事。”

    老邵叹道:“世负斯人,世负斯人,他死前的愿望是好的。”

    赶超也说:“人各有命,许多人一死,连儿女都不念叨。他死了,还有你俩这么念叨,命不错了。”

    崇文书店里里外外早在“五一节”前就被改造成肯德基店了。“五一节”却没有什么动作,到了“六一”那天才开张,场面煞是热闹,祝贺的花篮摆满了门两侧的人行道。他们请了几位乐手演奏世界名曲,其中一位吹小号的还是俄罗斯人。两个人穿着儿童剧中公鸡和母鸡的演出服站在门前边舞边唱:“肯德基,美国鸡,小朋友们喜欢的鸡……”肯德基店里的服务员姑娘们一个个头上戴着鸡头帽,短裙后边是彩色鸡尾。

    因为是儿童节,店面所处的位置正是到江畔游玩的必经之路,还有买三份送一份并可抽奖的促销,开张当天的营业额就有好几万元。

    第二天早上,周秉昆正在洗脸,听到郑娟兴奋地喊他:“秉昆,快来看!”

    电视新闻中,唐向阳正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问他,公司是怎么决定开肯德基店的?

    唐向阳说,正是在他力主之下决定的。

    记者问,他在肯德基店中有股份吗?

    他说有,公司鼓励员工入股。

    记者问,这条街上唯一的一家书店消失了,他是否感到有点儿遗憾?

    唐向阳反问:“如果你面临两种投资抉择,一种是月月赔钱,年年赔钱;另一种则月月盈利,年年盈利,你力主选择后者,你会遗憾吗?”

    年轻的女记者一时语塞。

    他又反问:“像你们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学一毕业都不怎么再读书了,还指望谁喜欢读书呢?”

    记者终于憋出了一个问题:“照您这么说,书店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他说:“什么时候读书人口多了,实体书店当然就会多起来。网上购书只不过是购书,逛书店却会对人有更好的文化熏陶,这种熏陶是网上购书没法比的。将书店改成肯德基店不费什么事,反过来也一样。等中国的读书人口多了,我会力主将肯德基店改成书店,并且还会入股。”郑娟评论说:“向阳真有眼光,没想到他还这么会说。”

    秉昆一语未发,转身又去洗脸。

    他没想到唐向阳那么会说。因为唐向阳亲口承认,把书店改成肯德基店是其力主的结果,秉昆连续多日心情不好。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秉昆对邵敬文、水自流心怀愧疚,一是因为老邵为了书店的事奔波而患上肺炎,二是因为没有实现水自流的遗愿。 B . 从老邵嘴里道出的“中国人太对不起书店了”,带有批评口吻与调侃情绪,夹杂着一点点失望,表达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C . 唐向阳将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之后,与周秉昆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增大了,他们在价值观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 D . 本文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并善于挖掘周秉昆、邵敬文等人身上闪现的情义担当,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感。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平民视角,围绕崇文书店的改造命运展开故事情节,呈现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现实主义色彩浓厚。 B . 本文主要运用语言等描写方法塑造周秉昆、邵敬文、孙赶超等人物形象,使这些人物形象更丰满。 C . 本文遵循美丑对照原则,将周秉昆等高尚的读书人与唐向阳、郑娟等利益至上的小市民进行对比,凸显了文章主题。 D . 女记者反问唐向阳的那句“照你这么说,书店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发人深省,触及了唐向阳看重经济利益的思想。
    3. (3) 文中描写了崇文书店改造成肯德基店开业时的热闹场景,试分析这一场景的作用。
    4. (4) 郑娟评价唐向阳将书店改成肯德基店真有眼光,而周秉昆一语未发,且连续多日心情不好。周秉昆为何心情不好?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 3. 下列括号内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B .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C .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开 D . (隳)名城,杀豪杰:毁坏
  • 4.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 )
    A . 天下云集响应 B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 . 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D . 短屈原与顷襄王
  • 5. 阅读下文,完成相关问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父立庵,为廪生以文章品行为士先。燮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歉人相食。燮开仓赈贷,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中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后以请赈忤大吏,乞疾归。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税。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百姓遮道挽留,为立祠。變有奇才,少颖悟,读书饶别解。家贫,性旷达,不拘小节。喜与禅宗尊宿及期门子弟游,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以是得狂名。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冤民。乞休归 , 囊萧然,卖书画以自给。燮善诗,工书画,人以“郑燮三绝”称之。诗言情述事,恻动人,不拘体格,兴至则成,颇近香山、放翁。书画有真趣,少工楷书,晚杂篆隶,间以画法。所绘兰、竹、石,亦精妙,随意挥洒,妙趣横生,人争宝之。词吊古怀,尤擅胜场,或比之蒋士诠。内行醇谨,幼失恃,赖乳母教养,终身不敢忘。所为家书,忠厚恳挚,有光禄《庭语》《颜氏家训》遗意。与袁枚未识面,或传其死,顿首痛哭不已。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著《板桥诗钞》诸书。

    (选自《清史列传·郑燮传》,有删改)

    [注]①期门子弟:这里指落魄八旗子弟中工诗善书、才华横溢者。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 B . 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 C . 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 D . 籍邑中/大户令开厂煮粥轮饲之/有积粟责其平粜/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者/无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廪生:科举制度中的生员名目之一,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 B . 乾隆:清高宗年号,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其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C . 立祠: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最早出现于汉代,文中是百姓为其建立“生祠”。 D . 休归:指致仕,文中指郑板桥救灾时得罪官绅,范县任上辞官归家,后不再出仕。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郑立庵是郑板桥的父亲,其文章及个人品行可称得读书人的表率,这对板桥后来的影响很大。 B . 郑板桥开仓赈贷,令平价售粮,体现出一个封建官员难得的人性光彩、人情温暖与人文关怀。 C . 郑板桥感恩重情,对于乳母的养育之恩终生不忘;和袁枚虽然未谋面,在其死后却伤心痛哭。 D . 郑板桥的诗风近乎陆游,而词风有人将其与蒋士诠相媲美,所绘兰、竹、石,画作被人视为珍宝。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蒋颖叔

    苏轼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浪,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罨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注】①此诗为元丰七年秋苏轼自黄州移官汝州途经真州时所作。蒋颖叔与苏轼于嘉祐二年同登进士第,此时居官真州。②苏轼自注:“蒋诗记及第时琼林苑宴坐中所言,且约同卜居阳羡。”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化用曹操《短歌行》句意,写月明惊鹊之景,映衬诗人飘然于江湖之上的潇洒身影。 B . 颔联以风浪无限写飘零未休,借枕中春梦喻人生倏忽,寓情于景,托怀于梦,含而不露。 C . 颈联两句,既回忆与好友当年宴饮琼林苑时的话语,又提及两人对未来生活的约定。 D . 这首和诗既回应了好友赠诗的内容,也写到了自己的人生际遇,语调亲切,情意深挚。
    2. (2) 诗人在尾联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流露出哪些心声?
  • 7.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中国美学思想中,有一种适度和谐原则。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以《诗经》为例表现这种思想的两句是:“
    2. (2) 在《离骚》中,从时序替代、年岁将近入手,自然过渡到担心君王不能用贤的两句是:“
    3. (3) “美人”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往往指君王或才德出众之人,为文人所常用,如屈原《离骚》中“”,苏轼《赤壁赋》中“”,这两句皆使用了这一意象。
    4. (4) 《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语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与名著阅读(12分)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北京的胡同,最初的感觉是两边垣墙之矮,令人顿悟武侠的飞檐走壁不可不信可以全信,脚下的泥路晴久了就松散如粉,下雨,烂作长长的沼泽,而矮墙多年不刷石灰,病恹恹地连过去连过去,连过去。北京的“胡同”是寂寞的,西风残照也没有汉家气象了。

    杭州的“巷”呢,也早与油壁香车遗簪坠珥的武林韵事不相干。高墙里面有的是妯娌争风、姑嫂怄气、兄弟夺产婆媳斗智——墙白着,门黑着,瓦灰着,巷子安静着。

    上海的弄堂,条数巨万,纵的横的斜的曲的,如入迷魂阵。每届盛夏,溽暑蒸腾,大半个都市笼在昏赤的炎雾中,傍晚日光西射,建筑物构成阴带,屋里的人都蟛琪出洞那样地坐卧在弄堂里,从前的上海的夏令三伏,半数市民几百万,这样睡在弄堂里。

    1. (1)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时众人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B . 我在上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八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C . 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D . 告诉不告诉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2. (2)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一家著名影视公司计划重拍经典名著《阿Q正传》和《老人与海》。假如你是一演员,导演要求你发表一段即兴演讲,抒发你对上述名著中某一角色的感情,体现这一角色对你的意义,借此来争取这一角色。

    要求:人物任选,情感真挚,使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四、作文(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庄子》

    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③致广大而尽精微。——《札记·中庸》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