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20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 1. 物理学是研究、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 2. 就导电性能来说,金属的导电性能一般比非金属(选填“强”或“弱”);某些物质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成零,这就是现象。
  • 3. 如图所示,我市的盐渎公园以环境优美而景胜一方,河边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形成的,“水面倒影如镜”是由光的现象,夏季晴热的白天,从远处看马路直道路面上有一层水,而走进了路面看是干的,这是由于光的现象。在深林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填“凸透”或“凹透”)镜,容易造成火灾。

  • 4. (2017八上·灌南期中) 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所示.将烛焰置于小孔前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观察到烛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按方式传播的.

  • 5. 春天到了,湖边桃红柳绿,风景优美。晚上,行走在湖边的人看到水中灯饰的倒影原因是;看到灯光下自己的影子原因是
  • 6.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7. 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害物质的气体温度较,密度较,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 8. (2016·丹东模拟) 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

  • 9. 炎热的夏天,狗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喘气,这是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狗的汗腺长在舌头上,尽可能地伸长舌头,可以增大舌头上汗水与空气的,从而加快汗液的.
  • 10. 图中停表的读数为s。

二、单选题
  • 11. 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3m B . 一首歌的时间为40min C . 空气的密度1.29×103kg/m3 D . 在市区小车的速度为40km/h
  • 12. (2019八上·郓城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 .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 C . “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 .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13. (2019八上·遂宁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蒸发过程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 B . ﹣10℃的酒精不能蒸发 C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就能沸腾 D . 炎热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先熔化、再汽化形成
  • 14. (2019·衡阳) 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 . 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 . 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 .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 15. 2019年1月3日,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月表温度最低可达零下190℃。如图所示,“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巡视时,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 体积 B . 质量 C . 密度 D . 温度
  • 16. (2020八上·芜湖期中) 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 . 竖直上移玩具鸟 B . 竖直下移平面镜 C . 人向平面镜靠近 D . 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 17. 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秒通过的路程是3米,第2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第3秒通过的路程是7米,则他在这3秒内(   )
    A . 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 . 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 . 3秒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 . 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 18. (2018·河北)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 . 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 . 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1. 为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某校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次实验:如图1所示:

    1. (1) 比较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 (2) 比较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如图2所示,用木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和小桶进行实验:

    3. (3) 木块受到的浮力FN;
    4. (4) 木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N;
    5. (5) 比较数据可知: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大于/等于/小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 22. (2018·成都) 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 (1) 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调零。
    2. (2) 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 (3) 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N。

    4. (4) 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23. 小明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拧动弦钮,调整了琴弦松紧,音调高低也有变化。小明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做出了影响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验证猜想,他找来琴弦,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1.02

    C

    80

    0.76

    D

    尼龙

    80

    1. (1) 为验证猜想一,可选编号为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探究;
    2. (2) 选择AC研究后发现音调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 (3) 为验证猜想三,表格中琴弦D的横截面积应该是mm2
    4. (4) 实验的研究方法是法,你觉得琴弦音调高低还与琴弦的有关。
  • 24. 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 (2) 蜡烛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cm;
    3. (3) 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的位置向左移至光具座的25cm刻度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小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向调整蜡烛(选填“上”或“下”);
    4. (4) 调整好后,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则换用的凸透镜焦距为(选填以下选项);

      A.6cm

      B.8cm

      C.15cm

      D.30cm

    5. (5) 小华继续探究近视眼的成因,现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选填“前”或“后”)。
五、计算题
  • 25. 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
    1. (1) 这个瓶子的容积;
    2. (2) 液体的密度。
  • 26. (2020八上·防城期末) 一辆油罐车装了 的石油,从甲地开往相距120km的乙地,需要2小时30分,到达目的地后,技术员从车上取出 的样品,测出其质量是80g,试求∶
    1. (1) 油罐车的平均速度;
    2. (2) 石油的密度;
    3. (3) 这辆油罐车所装石油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