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浏览次数:39 类型:开学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与文学是两个不同领域。《史记》作为史学经典,能“跨界”文学领域,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史记》虽被替为“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著作,但其审美观有“爱奇”倾向。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说《史记》“爱奇之甚”。认为司马迁爱奇,不只是记载神话传说,更是司马迁选择大量奇特之人和奇特事件。鲁迅《汉文学史纲委》说,《史记》创作目的是要“传奇人于千秋”。“奇人”,即司马迁所说的“倜傥非常之人”。这些人,或在历史上有非凡之举,或在逆境中奋发有为,或有理想作为却落得悲剧结局,或出身卑贱又有出众之处。正是他们的出现,使《史记》成为一部具有强大力量的作品。为突出表现这些奇特人物,司马迁尤其注重特异性的故事情节和场面,如《田单列传》的火牛阵,《淮阴候列传》的背水一战,《越王勾践世家》的卧薪尝胆等。“爱奇”审美观不只是史学家搜求历史资料,更是文学家通过资料发现美之对象,能体现生命力的人和事,且不受他人约束,这就使《史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所写的奇特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具有文学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审美享受。后世文学家把《史记》作为创作标本进行借鉴,古代大量咏史诗从《史记》中取材,亦见其对后世之影响。

            《史记》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个性,如项羽的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描绘典型环境,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表现自己:用心理等细节描写充实人物个性:多侧面写人,使人物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运用对比描写,显示人物个性,等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史记》插上了文学翅膀,避免了单纯的客观叙述和呆板的生平介绍。尤其是个性化语言,这是历史跨入文学的一道槛,司马迁的努力创造,使《史记》迈过了这道槛。从某种意又上说,典型化、个性化是文学的灵魂和生命,因为这是经过对生活深入挖掘而产生的。《史记》中还有一些想象、心理刻画,也具有文学品质。成功的传记,不仅要展现人的生命过程,更要揭示这个过程的内动力。《史记》在“实录”基础上,根据人物、环境需要,在某些情况下,适当揣度人物内心世界;适当进行艺术夸张和艺木想象。更重要的,司马迁秉笔直书,褒善贬恶,爱憎分明,加之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使《史记》灌注着他强烈的感情色彩,鲁迅称之为“无韵之《离骚》”。这也是《史记》迈入文学殿堂的一个标志,是《史记》区别于其他历史著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后世文学或学习《史记》纪传体的写法,或继承和发展《史记》的内在精神的例子不胜牧举。

            文学阐释和评论,是连接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桥梁,引导读者解开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密码”。《史记》在汉魏六朝就已被文学家、理论家关注。韩愈、柳宗元等古文家以“雄深雅健”“峻洁”等评价《史记》。宋代形成评论《史记》的风气,欧阳修、“三苏”等从古文角度评论《史记》,如苏洵首次发现《史记》叙事写人的“互见法”。文学评点到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广泛涉及《史记》叙事写人的结构、线索、层次、情节、段落、语言、风格等方面。近现代许多学者评论《史记》文学特征。内容愈未愈丰富。1910年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教材,把《史记》写入文学史,影响至今。自此,《史记》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

            (摘编自张新科《<史记>何以“跨界”文学》)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记》中所写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具有文学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审美享受。 B . 某种意义上,对生活深入挖掘而产生的典型化、个性化特征是《史记》文学上的灵魂。 C . 是否秉笔直书,有无分明爱憎及强烈感情色彩是区别《史记》与其他历史著作的标志。 D . 历代评论家对《史记》的文学阐释和评论都集中在叙事写人的文学特征上,内容丰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形式,提出问题之后再进行分析论证,结构清楚,层次清晰。 B . 论述《史记》“跨界”文学,第2、3段是“内在原因”,第4段主要是“外部因素”。 C . 第2、3段分别是从司马迁“爱奇”审美观和《史记》的文学品质角度加以论述的。 D . 文章引用刘勰和鲁迅的有关评论既有力支撑了分论点,也印证了历代评论家的阐释。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它之所以能够进入文学领域,与历代文学家创作实践中能在内容或形式上接受《史记》有关。 B . 《大英百科全书》说:“传记艺术家在展现年代范围和形象立体化时要凸现人物内心主要行为形式。”《史记》做到了这点。 C . 如果1910年林传甲在《中国文学史》教材中没有把《史记》写入文学史,《史记》就很难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文学殿堂。 D . 《史记》被文学家从诸多方面予以学习模仿,不仅显示了《史记》的文学品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二、<h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h3>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需要在理念上从数据驱动转向用户需求驱动,促进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在推进新时代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两类问题需重点关注。

            其一,数字治理工具的基础是公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个体行为和移动大数据,其应用必然面临着提升政府效能与保护公众隐私之间的矛盾。对大数据技术可能带来的个体行为监视、个人隐私保护缺失,已成为国际社会关于数字技术发展的一个核心伦理问题和关键治理议题。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保护公众隐私之间寻求平衡,除了从制度层面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回应民生诉求。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对居民诉求的积极回应有助于居民了解健康码等技术在复工复产方面的有用性,增进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感,进而缓解使用中对隐私问题的顾虑,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数字治理工具的接受度。

            其二,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必然要应对“数字鸿沟”可能带来的新的社会公平问题。许多数字治理工具都依托于智能手机,而部分不会操作或无能力购买使用智能手机的弱势群体的需求很容易被忽视。调查显示,在老年人和本科以下教育程度的群体中,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小程序的比例较高。数字治理工具如能更好地考虑到不同人群在掌握数字技术和获取信息能力上的差异,特别是积极回应弱势群体诉求,努力弥合数字鸿沟,必将推动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供给更加精细和包容,使每个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摘自刘志林、陈济冬《数字技术使城市治理更好回应人民关切》,《光明日报》2020年9月21日)

            材料二:

            城市数字治理是城市治理与数字治理的最新“融合”,区别于传统城市治理,跳出单纯依靠技术更新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窠臼,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城市治理重要作用基础上,倡导政府城市治理职能基于数字化“再整合”,通过数字化方式逐步弥合城市治理不同部门间“信息鸿沟”,打通各个单位“数据孤岛”,最终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以治理对象数字化为基础,实施机构改革全面整合“放管服”改革、政府实体大厅、网上大厅、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和政府热线等多项工作内容,在政府网站即可实现政策信息“一网通查”、市民留言“一网通答”和政务事项“一网通办”,是未来城市发展和治理新的模式和思路。

            (摘自张文君《数字治理引领城市未来发展新方向》,《光明日报》2020年11月5日)

            材料三:

            城市数字化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化工程项目,其发展需要激发内生驱动力量,通过数字竞争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自我调节、优化实现持续发展。各地在数字化过程中,应认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的优劣势,避免盲目跨越式发展。借助城市群发展力量,结合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特征和资源优势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一方面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联动,支撑城市群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各具特色的城市在数字化转型中错位互补,更有利于城市聚焦优势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标杆城市。

            (摘自何超《大数据发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程》,《社会科学报》第1713期) 

    1. (1) 下列对数字治理与城市发展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城市治理大量运用数字技术,在推进新时代城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B . 城市数字治理需要把城市治理和数字治理真正融合起来,这样才能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治理难题。 C . 城市数字化发展要认清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优劣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D . 数字治理运用于城市,还需更好地回应人民关切,比如要解决好提升政府效能和保护公众隐私的矛盾。
    2.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居民在掌握数字技术和获取信息能力上存在差异,这就容易形成“数字鸿沟”,要弥合“鸿沟”,就要提升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质量。 B . 地方政府在疫情防控中越是积极回应居民诉求,越是能增加居民对健康码等技术有用性的理解,越能增进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C . 在未来城市发展和治理新模式下,我们将来可以实现政策信息的“一网通查”、市民留言的“一网通答”和政务事项的“一网通办”。 D . 数字化过程中借助城市群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既能促进城市之间合作联动,又能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错位互补,聚焦优势资源。
    3. (3) 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运用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h3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h3>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大地深处的温暖

    任林举

    长春的雪,从来都不是寻常的飘落,而是弥漫——无边无际的弥漫。

    洁白的雪花飞满苍穹,天地之间就没有了界限。苍茫里,是谁在飞针走线?一针紧似一针,反复牵引着人的目光,一时竟分不清雪花是从天上落下,还是从地上飞起。街道、河流、田野、房屋等等,地上一应事物之间的边界和轮廓,都在雪中变得模糊。

    四十多年前,1978年10月,我还未满十六岁,拿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第一次走在长春的大街上。那时候,年少懵懂,刚从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出来,不知道要怎样面对这样一个高楼林立的城市和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在,这座城市已经给我预备好了可以埋头阅读的书桌,还有可以倒上去酣睡的床铺。

    仿佛一夜之间,一睁眼,我就遇到了那场雪。寒风退避,雪落无声,有几分暖意,有几分温柔,温柔得让人心软。过去,我是经常站在乡村的雪中向往城市的;如今,我开始站在城市的雪中幻想未来。

    天已经断续下了两日的雪,仍无意停止。我和相识不久的同学们,手拉手走在雪中。积雪在我们的脚下吱吱呀呀,传达出时缓时急快乐的声音。

    我们从学校的东门出发,穿过平阳街,穿过解放大路,一直向春城电影院进发。那天晚上要上演的电影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名字叫《吉鸿昌》,当时各大中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竞相包场,一票难求,长春市仅有的几家电影院需要不间断播映。因为我所在的学校在院校里排位并不靠前,所以场次就排到了半夜。

    时值午夜,市内的公交车已经全部停运。而那个年代,出租车等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几公里的路程,只能靠双脚一步步丈量。从开放的儿童公园东门进入,西门穿出,进入最负盛名的人民大街,右行八百米就到了大名鼎鼎的人民广场。广场上的纪念碑巍峨、高大,我们从纪念碑前走过,夜晚宁静异常,只有我们一行人脚下发出的沙沙踏雪声。

    那天,回来的路上,大家毫无睡意,每个人都很兴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另一部电影的主题曲:“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中间相隔多少坎坷与周折,又相隔多少场风霜与雨雪,已经无法准确统计。当我再一次走在一场纷飞的雪中,长春这个让我一度成为过客的城市,慷慨地许给我一个可以躲避风雨的居所,我在长春住了下来,而且一住就是经年。我不再青春年少,但却如一棵把根扎得很深的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深处的温暖。

    也是午夜,也是在人民大街,大街两侧高楼林立,夜晚的街道灯火通明,五光十色,大街上的车流拖着一条光的尾巴往来穿梭,将整条街道描述成一条色彩的河流。

    那个晚上,我和一位老师在他的家中秉烛长谈。我静静地聆听着他对我的叮嘱,从生活到修身,从工作到文学,从现在到未来,从理想到信念……他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局限和优长,懂得了放弃与坚守,学会了敬畏和勇敢。

    我深深地知道,此夜不同寻常,但却不知道窗外正无声地下着一场大雪。当我深夜离去时,老师执意要出门送我,并执意要站在大雪中陪我候车。雪花大朵大朵地落在他已经不再浓密的头发上,落在他已经微驼的背上和他表情凝重的脸上。那情景,让我感觉我可能正面对一次隆重的远行。但我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多年之后,当我回想起那晚雪中的情景,我的心会涌起怎样的波澜。

    转眼又是十年,城市仍然像一张没有画完的图画,在扩展,在丰富,虽然还没有最后完成,但却比以往更加丰满、绚丽。而我却单单因为它的雪,因为它纯净的白色,就心怀依恋。从最初的雪,到后来许多场雪,种种的情景、种种的经历、种种的故事,已经让我深深认定,长春的雪就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美好机缘。

    冬天再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棵树如果在一座城市把根系扎得太深,就已经不再是一棵树,而是城市固有的一个部分。它在岁月中汲取的一切,如今都要反哺给岁月;它在城市中所得的一切馈赠,如今也将回馈给城市。

    那天,突然接到老友的电话,不为别事,就是一份来自好友的关切。我们畅叙交流,一抬眼,又是一场纷飞的大雪,从天空飘向大地,又从窗外飘到窗里,在我的身前、身后、头顶以及生命深处——弥漫。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未满十六岁的“我”带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从偏远乡村来到长春时,心中既有面对陌生城市的迷茫,也有找到安身之所的庆幸。 B . “我”对和同学一起看电影《吉鸿昌》前后的相关细节仍记忆深刻,是因为作者从小的生活经历让他非常珍惜能包场看电影的机会。 C . 文章两次提到一棵根系扎得很深的树,“我”就如同这棵树,在和长春数十年的相互陪伴中,逐渐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D . 作者善于用场面描写来展现自我的生命体验,全景式描写与细节特写兼而有之,同时也注重在描写中穿插“我”丰富的内心感受。
    2. (2) 作者是如何通过“雪”来展开叙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我”在长春这片土地上感受到了哪些“温暖”。
四、<h3 >文言文阅读(19分)</h3>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 .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 .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 .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文中意为升官。一般指官职的调动,有贵右贱左之说,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 . 赭衣,在古代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 . 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封号等来指称。 D . 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有名望的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赵王张敖,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赵王看重。 B . 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阴谋刺杀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时,田叔甘冒罪及三族的威胁,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 . 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时,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 . 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又故意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②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5. (5) 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景帝为什么称他“大贤”而任命他为国相?
五、<h3 >古代诗歌阅读(9分)</h3>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岁暮”一词,交代了时间转眼一年将尽,给人以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B . “天涯霜雪霁寒宵”写霜雪纷纷的寒夜,远在异乡的作者顿生沦落天涯之意。 C .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是对动荡时局的描写,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 D . “卧龙跃马终黄土”,诗人借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2. (2) 前人称赞“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写得“伟丽”,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六、<h3 >情景默写(6分)</h3>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总有些人不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以致让同类的错误在历史长河中循环出现,令人痛惜,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的“”。
    2.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 (3)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七、<h3 >选择题组(9分)</h3>
  • 7.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佛教自西汉末期传入中国,即渐渐地与儒家、道家等本土思想 ________,走向平民化和世俗化,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至魏晋南北朝之时,玄学之风____,因而一样着眼于“虚”和“空”的佛教,便自然而然地与文学艺术紧密地联系起来。唐代,六祖慧能开拓曹溪禅宗,主张“顿悟成佛”“即心即佛”,——正是这个重悟重心的特点,进一步构筑了佛学与诗歌的沟通桥梁。(  )也由此,诗人兼禅僧双重身份的“诗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________的风景线。诗僧的出现,丰富了诗歌的创作群体,扩大了诗歌的表现手段,革新了诗歌的创作题材,对晚唐及以后的诗歌发展深远地产生了影响。诗僧的作品,作为文学和佛学的共同成果,更是载入民族文化交融的史册。唐代的寒山、拾得、皎然、齐己,宋代的惠崇、参寥、惠洪、文垧等,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金代诗人元好问就在《答俊书记学诗》中很巧妙地____________了诗与禅的关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相通相融   滋盛   独具一格   提炼 B . 相辅相成   滋盛   独树一帜   提示 C . 相通相融   滋生   独树一帜   提炼 D . 相辅相成   滋生   独具一格   提示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所以,清风明月、白雪红花与袈裟芒鞋、青灯黄卷错综在一起,衍生了一个被称为“诗僧”的新文人群体。 B . 于是,袈裟芒鞋、青灯黄卷与清风明月、白雪红花错综在一起,衍生了一个被称为“诗僧”的新文人群体。 C . 所以,袈裟芒鞋、青灯黄卷与清风明月、白雪红花错杂在一起,衍生了一个被称为“诗僧”的新文人群体。 D . 于是,清风明月、白雪红花与袈裟芒鞋、青灯黄卷错杂在一起,衍生了一个被称为“诗僧”的新文人群体。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僧的出现,丰富了诗歌的创作群体,扩大了诗歌的创作题材,革新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对晚唐及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 诗僧的出现,扩大了诗歌的创作群体,丰富了诗歌的创作题材,革新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对晚唐及以后的诗歌发展深远地产生了影响。 C . 诗僧的出现,扩大了诗歌的创作群体,丰富了诗歌的创作题材,创新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对晚唐及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 诗僧的出现,丰富了诗歌的创作群体,扩大了诗歌的创作题材,创新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对晚唐及以后的诗歌发展深远地产生了影响。
八、<h3 >语言表达(11分)</h3>
  • 8. (2020高三上·内江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然而很多家长都只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培养,,结果导致情商低的孩子越来越多。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剩余的80%则取决于情商。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 9.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新华字典》”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50字。

    《新华字典》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堪称小型汉语辞书的典范。

    在我国,《新华字典》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拥有十分庞大的读者群,它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因而,《新华字典》也被国人亲切地称为“国民工具书”。67年时间,《新华字典》已经发行了12版,一版又一版的《新华字典》,勾勒出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缩影。

九、<h3 >材料作文(60分)</h3>
  • 10. (2021高二下·眉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这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有人认为,是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个人生活的小事,不必大惊小怪;还有人认为,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人们吃穿讲排场气派,慷慨花钱,也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此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