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06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长汀期中)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7日早上,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对接。对接后若认为“天和核心舱”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天和核心舱 B . 太阳 C . 地球 D . 神舟十三号
  • 2. 2021年8月26日,苏炳添在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中以9.83s闯入决赛,可谓是中国人的骄傲。如果说“苏炳添跑得比我们都快”,可以理解为(    )
    A . 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我们用的时间长 B . 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我们用的时间短 C . 在相同的时间内,苏炳添通过的路程比我们通过的路程短 D . 在相同的时间内,我们通过的路程比苏炳添通过的路程长
  • 3. 为了降低噪声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在绵阳一些穿越住宅区、学校的高架桥上,会安装如图所示的数米高的挡板。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睡眠时带上防噪耳塞 B . 午休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C . 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D . 开会手机调成静音模式
  • 4. 如图所示,分别是长笛、音叉、钢琴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比较它们的波形可知(    )

    A . 它们的音调不同、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B . 它们的音调相同、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C . 它们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D . 它们的音调不同、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 5.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扭转战场态势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执行埋伏任务的志愿军睫毛上都出现了白霜,这些白霜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 . 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而成 B . 志愿军战士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C . 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D . 志愿军战士呼出的水蒸气凝固而成
  • 6.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皆物理。在煮鸡蛋时,小芸发现妈妈在水开后不继续用大火煮,而是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针对这种做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大火煮省时但费燃料 B . 大火煮既省时又省燃料 C . 小火煮费时但省燃料 D . 小火煮省燃料用时相近
  • 7. 如图所示,小猫没有捉到鱼感到很困惑,这是(    )

    A . 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B . 由于光的反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深了 C . 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D .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
  • 8. 如图一支铅笔放在平面镜上,铅笔所成的像与铅笔在同一直线上,则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α是(    )

    A . B . 45° C . 90° D . 任意角度
  • 9. (2021八上·将乐期中) 一人走过一盏路灯,人的影子长度会(  )
    A . 一直变短 B . 一直变长 C . 先变长后变短 D . 先变短后变长
  • 10. 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若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距离是40cm,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 . 25cm B . 20cm C . 15cm D . 40cm
  • 11. 小剑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是他的眼睛成像示意图。现在有甲、乙、丙、丁四 种镜片,下图是光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他应该选择的矫正镜片是(    )

    A . B . C . D .
  • 12. 将物体分别放在甲凸透镜(f=10cm)、乙凸透镜(f=5cm)前,物距相同。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一个成缩小的像,一个成放大的像。则(    )
    A . 甲凸透镜折光能力更强 B . 物距可能是18cm C . 乙凸透镜成的放大的像 D . 物距可能是9cm
  • 13. 小林用一束激光入射到一个平面镜,并记录入射角β及反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γ,如图所示。她改变三次入射角,各次的入射角均不相同,则此三次实验数据里,各次实验数据的β与γ应符合下列哪一个关系式(    )

    A . B . C . D .
  • 14. 一杯水用去一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 . 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C . 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 . 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 15. 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数值在图上描出甲乙丙三个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密度为 4g/cm3 B . 无法得出乙的密度值 C . 丙比甲的密度大 D . 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 16. 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分别装满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实心金属块A、B,使其完全浸入在液体中,溢出的水和酒精质量相同(ρ),则下面说法有可能的是(   )

    A . 若mA=mB 则ρAB B . 若mA>mB 则ρAB C . 若mA>mB 则ρAB D . 若mA<mB 则ρAB
二、填空题
  • 17. 某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4次,测得的结果分别是:25.96cm、 25.98cm、25.79cm、25.99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cm;图中停表的读数是s。

  • 18. 如图所示是一蜻蜓做匀速直线飞行点水的俯视图,反映了蜻蜓连续两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情况,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圆心在 x 轴上的圆形波纹,则蜻蜓是沿 x 轴(选填“向右”或“向左”) 运动;若两次点水时间间隔为 2s ,蜻蜓飞行的速度是 m/s。

  • 19.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声音(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改变,而声音的传播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 手机超声波屏具有指纹识别解锁功能,其原理是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传感器向手指表面发射超声波,利用手指皮肤和空气密度的不同,构建3D图像,传感器再接收超声波回波讯息后,比对指纹信息,实现指纹识别。某次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绘出了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如图所示,则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最长的位置是;生活中利用声音与超声波指纹识别解锁功能类似的是。(填序号)

    A.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医生用B 超诊断病情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 21. 如图所示是小芸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瓶中装的是空气,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填序号)(选填“A液体热胀冷缩”或“B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若在瓶子上敷块湿纱布,液柱将(选填“向左”、“向右”或“不”) 移动。

  • 22. 冬季室内使用空调时空气很干燥,小刚家使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 1.7MHz的高频震荡,将水抛离水面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超声波加湿器所产生的雾粒直径只有1μm~5μm, 能长时间悬飘浮于空气中,产生“白气”,增加了空气的湿度。那么,此“白气” (选填“是”或“不是”)液化形成的,“白气”最后消失了,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3. 小刚用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所示,图中像A1与像A2是一次实验中同时看到的两个像,它们的大小(选填“A1较大”、“A2较大”或“相等”),其中A1是蜡烛通过玻璃板的(选填“P”或“Q”)面所成的像,小刚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测得u=4.2cm,v=3.9cm,则他所用的玻璃板厚度为cm。

  • 24. 如图是一只魔术箱,箱的左右两侧同一水平线上各有一个小孔,一束光从左侧的小孔射入,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正好挡住光线,可光仍从右孔射出。针对这一奇怪的现象,下面三种设计方案中可以实现的有;若魔术箱内只使用了平面镜,则平面镜至少要 块。

    A.B.C.

  • 25.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100cm2 , 盛有0.3m深的水。将质量为6kg、底面积为50cm2的实心金属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水未溢出,B上表面露出水面高度为0.2m。则容器中水的质量是kg,B的密度是kg/m3。(

  • 26. 有两个装有同种液体的轻质容器甲和乙(容器质量不计),其中一个容器未装满液体,测得甲的质量为320g,甲的容积为500cm3 , 乙的质量为120g,容积为150cm3 , 则装满液体的容器应该是(选填“甲”或“乙”),如果向另一个没有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加满水,则它的总质量是g。(不计液体混合后体积的变化,

  • 27. 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尧尧将底面积为10cm2的圆柱形水槽装上水,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底部出现一个亮点B,同时在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亮点E,如图所示。

    1. (1) 图中水槽未注水时可在底部处得到一个光点C,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此时入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折射角;
    2. (2) 若要B处的光点移至A处,同时光屏上的亮点向左移至F处,且EF间距离为5cm,那么尧尧应该 (选填“增加”或“减少)水槽中的水量,水槽中的水质量改变了kg。(ρ=1.0×103kg/m3
三、实验题
  • 28.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t/min

    0

    1

    2

    3

    4

    5

    6

    t/℃

    41

    44

    48

    48

    48

    48

    51

    1. (1)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绘出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 (2) 这种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温度为60℃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固、液混合”或“液”)。
  • 2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有焦距为10cm和20cm的两个凸透镜:

    1. (1) 小静想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2. (2) 小静选用正确的方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接着她将蜡烛、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经调节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则她选用凸透镜的焦距是cm。若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移动凸透镜直到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那么前后两次像距之差cm。
    3. (3) 接着,小静进一步探究,她将蜡烛、透镜、光屏置于如图乙位置,现保持蜡烛位置不变,让凸透镜和光屏分别以2cm/s和4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右运动,经过s,光屏第一次成清晰的像;
    4. (4) 爱思考的小静用另一个凸透镜继续探究。她将蜡烛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蜡烛放在B点时,像在C点,如下图所示。当将蜡烛放在C点时,可以看到的是________。

      A . 可能在B点成一个实像 B . 可能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 C . 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 D . 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
  • 30. 酒精溶液是防疫标配,小磊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密度为0.87g/cm3 , 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溶液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发现游码未归零时天平已平衡。此时,先将游码归零,再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 (2) 将适量配制的酒精溶液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酒精溶液的总质量为97g后,将烧杯中的部分酒精溶液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剩余酒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小磊配制的酒精溶液的密度为g/cm3 , 为达到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选填“纯酒精”或“水”);
    3. (3) 整理实验器材时,小磊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四、计算题
  • 31.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绵阳环卫部门每天都安排洒水车在城市各道路洒水。一辆洒水车在万达广场和洞天隧道之间沿直线匀速行驶,如图所示,洒水车在某处鸣笛一声,4s后司机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此时洒水车向前行驶了60m,过一会又听见后方高楼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高楼和隧道口之间距离为2010m,求:

    1. (1) 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km/h?
    2. (2) 司机听到隧道口山崖回声时,洒水车距隧道口多少m?
    3. (3) 听到隧道山崖回声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了多少m?
  • 32. 一底面积为60cm2圆柱形容器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待冰完全熔化后,测出水深6cm,再放入一个实心铝球,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如图甲所示,此时容器、水与铝球的总质量是528g。接着又放入一个较小的实心铜球,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水与两个球的总质量是607g。(ρ=0.9×10kg/m3 , ρ=2.7×10kg/m3 , ρ=8.9×10kg/m3 , ρ=1.0×103kg/m3)求:

    1. (1) 冰的质量为多少g?
    2. (2) 铝球的质量为多少 ?
    3. (3) 铜球的体积是多少c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