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月...

更新时间:2023-02-06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绥化) 下列数据与事实最接近的是(   )
    A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 . 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60次 D .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 2. 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他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 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在向后退,对这个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右侧汽车突然在倒车 B . 一定是小明爸爸突然在倒车 C . 以右侧汽车为参照物,小明乘坐的汽车向后运动 D . 小明乘坐的汽车与右侧的汽车始终相对静止
  • 3. 乡村的夏夜,常常听到青蛙“呱呱”的叫声,下列关于“呱呱”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它是由青蛙鸣囊振动产生的 B . 它的传播需要介质 C . 根据音调可以辨别它是青蛙的声音 D . 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它的干扰
  • 4. 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 . 雨水,冰雪消融 B . 立夏,雾绕山峦 C . 霜降,霜满枝头 D . 大寒,滴水成冰
  • 5. (2022·邵阳) 小凯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先让妹妹站定,在她面前摆一只“空碗”(如图甲所示),然后缓慢地往碗里倒水,成功地给妹妹“变”出了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魔术的成功是利用了(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折射 C . 光的直线传播 D . 光的色散
  • 6. 如图是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用照相机拍摄的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护目镜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镜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镜子中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C . 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D . 镜子中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 7. 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    )

    A . 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 .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C . 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 .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 8.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的密度是1g/cm3 , 表示1cm3水的质量为1g/cm3 B . 乒乓球不慎被压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不变 C .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D . 故事影片中拍摄倒塌的高墙最好用泥土砖块砌成
  • 9. (2020·成都)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边长并计算体积 C .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 10. (2022·绥化)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A . 158g,0.75g/cm3 B . 90g,0.9g/cm3 C . 140g,0.9g/cm3 D . 248g,1.4g/cm3
二、实验题
  • 11.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

    1. (1) 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2. (2) 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
    3. (3)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的;
    4. (4) 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途径;
    5. (5) 实验测得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得出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12. 如图所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1) 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目的是
    3. (3) 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要使像变小一些,应该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后,再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
    4. (4) 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在不移动蜡烛与凸透镜位置的条件下,若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光源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透镜(选填“凹”或“凸”),因为该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5. (5) 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
      A . 只需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些 B . 只需将光屏向下移动些 C . 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D . 以上均可
  • 13. (2020八上·临汾期末) 青少年要多吃鸡蛋、多喝牛奶等高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小明同学坚持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设计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

     

    1. (1) 把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此时指针的偏向情况如图甲所示,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在水平位置上平衡。
    2. (2) 用调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18.4g,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空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数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的读数为g,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g。
    3. (3) 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4. (4) 小明所测得牛奶的密度为
    5. (5) 小明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时,由于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牛奶,所以测得的牛奶的体积;测得的牛奶的密度(均选填“偏大”或“偏小”)。
  • 14. (2020八上·山西期末) 小梦注意到妈妈每天早上都是把做好的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梦在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玻璃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1. (1) 根据法的思路,实验中要控制两瓶牛奶初始温度和相同;
    2. (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导热性更好;
    3. (3) 为了比较方便描述“冷却快慢”,我们可以引入“冷却速度”,类比“速度”的概念给“冷却速度”下一个定义:叫作冷却速度,冷却速度的单位为(时间单位用:min)。
  • 15. 小明是个航天迷,梦想自己能乘飞船遨游太空,小明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三个外观不同的实心航天模型,其中有一个因调温不当掺入了大量气泡。请你设计实验,在不损坏模型的前提下找出这个模型。(模型的密度均小于水的密度)
    1. (1) 实验器材:
    2. (2) 实验步骤:
    3. (3) 实验结论:
三、填空题
  • 16.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在下潜作业中,借助声呐设备,仅半小时取回了此前布放在万米海底的3个水下取样器,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在岸上的工作人员看到的水中的潜水器比实际的位置(选填“高”或“低”),这是光的现象。
  • 17. (2020八上·寿阳期末) 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 18. 夏天气候炎热,小明为了解暑将一杯凉开水放入冰箱速冻成冰,这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体积、密度。(均选填“不变”、“变大”或 “变小”)
四、综合题
  • 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搭载神舟 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次飞船又“进化”了!轨道舱壳体结构使用质量轻、超塑性、超韧性和超强耐腐蚀铝合金材料,还给飞船穿了套“温控外衣”—— 低吸收、低发射型热控涂层,别看它薄,它可以保护飞船减少温度变化的影响,再大的温差也不怕,并且十分耐高温,它主要是应用在飞船的轨道舱和推进舱上。返回舱上的隔热层主要依赖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其外面还有一层防烧蚀涂层,能抵御返回舱闯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顿时周围“白气”滚滚。

    1. (1) 轨道舱壳体结构使用铝合金材料,是因为铝合金有 的特点(写出一条即可);
    2. (2) “温控外衣”十分耐高温是因为它的熔点
    3. (3) 发射塔周围“白气”滚滚,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
五、简答题
  • 20. (2020八上·临汾期末) 小亮爸爸是拖拉机驾驶员,为了防止拖拉机工作时温度过高损坏发动机,发动机上装有一个铁制的水箱。寒冷的冬天,小明发现爸爸每天傍晚把拖拉机水箱中满满的水放掉,第二天早晨重新加满水后开着拖拉机去工作。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小亮爸爸这样做的道理。
  • 21. (2020·湖南) 我们同学在医院打针时,护士都要先用酒精棉球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擦拭酒精后会感觉到凉凉的,这是为什么?

六、作图题
七、计算题
  • 25.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滴滴打车”让的哥用手机等待乘客上门成为可能。如图所示是手机上显示的一辆“滴滴打车”的相关信息,求:

    1. (1) 这辆车从现在按预计时间到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在行驶过程中经过一座大桥,小强注意到车上的车速表稳定在18km/h,小明利用手表记录下在桥上的总时间是30s,请你计算这座大桥的总长度是多少?
  • 26. (2020八上·晋中期末) 如图,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改进利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提高了抗疲劳、耐腐蚀等性能,同时降低了自重,将一个边长分别为0.1m、0.4m、0.5m的长方体钢制零件用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替换,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质量减少了122kg。已知钢的密度 ,求:

    1. (1) 钢制零件的体积,
    2. (2) 钢制零件的质量;
    3. (3) 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