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2月开学...

更新时间:2023-02-12 浏览次数:21 类型:开学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访过兰亭的氤(yūn)、沈园的雅趣,穿过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然后卧在一叶乌蓬船中,沿着青草味的水道穿城而过,鼻腔里(yíng)绕着茴香豆和黄酒的香气。 B . 当我们在甘孜县站高远眺,湛蓝的天空下白云白雪(jiá)杂着(yǒu)黑的石山,形成奇特的一条风景线,线外寸草不生,线内草肥水美,牛羊成群。 C . 如今,原始粗(guǎng)的老油坊早已退出人们的视野,被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油脂厂所替代,干净卫生的色拉油、(pēi)芽油等早已摆上人们的餐桌。 D . 所谓“(qiáng)迫劳动”等问题是反华人士凭空捏造的谎言,我国政府奉劝欧洲议会有关议员(bìng)弃偏见,尊重新疆人民通过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有30余部动画影片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摘得大奖,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特立独行的“中国学派”。世纪之交《宝莲灯》的上映,标志着国产动画站上新起点。[乙]《宝莲灯》以较为娴熟的叙事手法讲述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画风生动、制作精良,传统文化符号在其中大放异彩。《宝莲灯》之后,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下,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势如破竹,创作生产渐成气候,近几年相继出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作品。

    创作者、观众和动画行业对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电影抱有深切期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养分。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使用,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作品,是国产动画电影一项既重要又长期的课题,中国动画人责无旁货。[丙]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还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要坚持创新性和正能量并重;在推动制作技术进步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艺术水准:把握当代观众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实现跨代际、跨文化传播。

    1.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特立独行 B . 娴熟 C . 相继 D . 期许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 3. 下列的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网络上,“抖商”“淘宝直播”的培训广告满天飞,价格通常在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至于学员能通过课程收获到什么,没人能保证。 B . 街区改造旨在“古街古槐”为设计立意,保留老北京生活文化和悠闲的生活基调,让人们在出行的同时欣赏文化景观,知晓历史典故。 C . 在国际粮食安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尽管我们站在安全的制高点上,也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杜绝铺张浪费,营造节约为荣的氛围。 D . 为了更好地激发队员训练积极性和备战效果,各项目国家集训队在严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调整训练节奏,创新备战方式方法。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与其徒上高山 ②能守其土,不赂秦 ③北亦未敢遽吾国 ④既来之,则之 ⑤是以区区不能废⑥而后乃今将图⑦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A . ①⑦/②③⑥/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 ①②/③⑤/④/⑥⑦ D . ①⑦/②⑥/③⑤/④
  • 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供养无主                   徒吾两人在也 B . 风雨兴                       吴之民方痛心 C . 何厌有                       未有也 D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       或因寄
  • 6.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

    A . 月出于东山之上 B .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 . 不能容于远近
  • 7. 以下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十五岁时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表示成年,即为“束发”。女子在十五岁时则称“及笄”或“笄年”。 B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察举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秀才是察举制中的名目。 C . “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亚父南向坐”可说明亚父此时地位尊贵。 D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传”就是解释六经的著作。
  • 8. 2020年“凡尔赛文学”入选“十大热词”,请根据以下“凡尔赛文学”经典示例,概括“凡尔赛文学”的特点,并自拟一条“凡尔赛文学”语录,不超过50字。

    [示例一]好羡慕你们这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我这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上90斤,结果……太不公平了,想哭!

    [示例二]朋友的妈妈说我长得像刘昊然,老师说我长得像王一博,同学说我长得像易烊千玺。难道长得帅的就不能做自己吗?

    [示例三]已经第五次被门卫拦住要求出示学生证了,委屈巴巴!该怎样才能让门卫大伯相信我是老师?在线等,挺急的!

    1. (1) 特点:
    2. (2) 自拟一条“凡尔赛文学”语录: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化地标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载体,同时又参与着城市文化的塑造。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弥漫在城市生活中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独特“味道”,很难用几个词或一句话去概括,只有浸染其中的人才能捕捉到它给予的心灵慰籍;而文化地标是带领人们领略城市文化的一幅导览图。文化地标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城市文化的某一个侧面,通过对文化地标的欣赏和玩味,我们往往能最直接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需求的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在增长。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刚需”,文化地标则是人们休闲旅游的“打卡”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地标建设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建设效果,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辐射范围和深度,因而也就具有塑造城市之魂的功能和使命。

    (摘编自胡一峰《文化地标何以塑造城市的“精气神”》)

    材料二: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现象也引起社会关注。

    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便再大的“手笔”,也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

    (摘编自《人民时评: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材料三:

    我国城市长期以来,重视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和建设,而相对忽视城市文化生态的塑造。曾经我们的城市,是被当作单纯的生产空间来进行建设,因此城市的空间不断扩大,但是环境品质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新时代,“城市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发展观,对于城市的品质、活力、人文魅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城市地标的形成,更多是基于其物理特征一一如高楼、山体的视觉效应。而如今的文化地标,越来越突出其大众文化的心理属性,强调人们对于城市空间要素的主观感知和心理感受。

    (摘编自李昊《从景观地标到文化生态——城市文化地标的重要意义))

    材料四:

    记者调查发现,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盲目上马未经充分论证、不切实际的景观项目,不仅未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还给当地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比如西北某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投入6200万元资金,在国道和入城口分别建设了两座高28米、宽145米的秦汉仿古城门,以及一座大型雕塑和两个远离居住区的景观广场,每平方米造价高达3425元。除了违规建设“文化地标”外,一些地方还存在拆掉真古迹、修建仿古建筑的乱象。对此,湖北读者程汉明深有感触:“我回老家探亲,发现过去熟悉的青石板巷道已被整齐划一的黑色花岗岩石板路取代。这里本来是一个风貌独特的传统古村落,没想到现在却变成了这样。整修旧巷道原本是件好事,但是不能这样简单地拆旧建新,现在搞得像城市的步行街,完全没有了传统村落的韵味。”

    近年来,多地因花费巨资建设“文化地标”建筑引发公众讨论。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通报了多起违规建设“文化地标”项目,表示要举一反三,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干预、纠正,坚决杜绝滥建“文化地标”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一味标新立异、盲目追求高大醒目的速成式‘文化地标’,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李修科认为,现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设新的“文化地标”必须尊重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3日07版)

    1. (1) 下列对材料中“文化地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地标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载体,通过对文化地标的欣赏和玩味,我们往往能最直接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 B . 因为建设文化地标具有塑造城市之魂的功能和使命,所以文化地标建设状况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建设效果,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辐射范围和深度。 C . 文化地标可以传播城市形象,是带领人们领略城市文化的一幅导览图,各类文化地标在近年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 D . 和以往的城市地标不同,如今的文化地标越来越突出大众文化的心理属性,强调人们对于城市空间要素的主观心理感受。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城市长期以来忽视城市文化生态的塑造,导致城市的空间不断扩大,环境品质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B . 文化地标日益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打卡”之地,越是具有人间烟火味的文化地标,越能走进普通百姓的心中。 C . 有些地方建设的“文化地标”忽视本地实际、割裂历史文脉,不仅违背了城市发展规律,也破坏了历史文化风貌。 D . 只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干预、纠正,就能杜绝违规滥建“文化地标”问题的出现。
    3. (3) 根据以上材料,如果你是城市文化地标的设计者,你在设计城市文化地标时会考虑哪些方面?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湖

    蒋冬梅

    鱼把头站在冰面上,一千年前也这样站,一百年前也这样站。他是查干的一只鱼鹰,心里装着整个大湖。

    有人看见夏季湖面曾搅起的巨浪,传说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鱼和鱼叉对峙过。

    人人都在期盼着大鱼,可今年冬捕的重头戏,师傅决意不来了。

    刚入冬,师傅就带着另一队人马,跑内蒙了。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鱼把头说:“查干,就交给你啦!”这让把头想起,大鸟把小鸟喂养大,就离开了那片树林。

    寒冷把天地和大湖冻在了一起,策马狂奔的队伍像刀剑割开北风,车马从切口里闯了进去,马的影子跑在冰里。马匹背对着光亮,把头也背对着光亮,哈气升腾起来,像窜出的火苗。赶在太阳升起之前,人马齐备、大战在即。马嘶。狗吠,号角声里,把头像一个将,统领着一切。

    把头趴在冰面上,寻找冰层里珍珠一样的气泡。他看不见鱼,但鱼的呼吸会暴露自己。

    “鱼知水性,人知鱼性!你喘气儿鱼也喘气儿!”鱼把头想起了很多年前,师傅趴在冰面上,寻找大鱼吐出的气泡。寒冷冻不僵男人的血性,师傅的脸冻得皱裂流血了,他让把头朝他脸上喷一口烧酒,再使劲朝大湖喊一嗓子,就又朝冰面趴下了。

    今年的冰层从未有过的奇异,鱼呼吸的气泡都被冰层深深地锁住了,透过冰面看到的尽是形状怪异的花纹。这些异象让人们对大鱼的出现,更加想入非非。

    供桌,敖包,鼓声,铃音,口口相传的经文在叩问,一千年前这样叩问,一百年前也这样叩问。

    风吹得非常烈,把头的心有些乱了,可他不能让人看出他的乱!

    师傅带着把头上冰很多年了,每当冬捕遇到情况时,有师傅在,把头的心就落了底。“公家把这个事儿交给咱,咱就得担得起!”年年冬捕,师傅都说这句话。

    冬捕前的那些天,师傅天天带着把头到冰面上探冰。查干渔场多少口子人呢,一半的日子要指靠着冬捕。一场冬捕在哪儿凿开冰洞,就像打井找水眼一样重要。他记得冬捕前的很多天,嗜酒的师傅从来滴酒不沾,直等到选定冰眼,凿出湖水的那一刻,师傅才拿出酒壶,狠狠地灌起来,他抓着酒壶的手,都在剧烈地抖动。

    这一刻,把头的手也在抖动着。

    冰面上是有山丘和低谷的。把头辨识着那些矮小的山丘,一脉水波拱起一座山丘,山丘下将喷发鱼的讯息。从前他拿不准水眼的位置时,师傅总是说:“你一定得信自己,一半经验,一半信,才能找到鱼! ”把头终于选定了一处冰层,坚定地砸下鱼铲,在冰花的绽放里,叩问大湖的安静,钻木取火般凿开一眼泉,黑色的湖水涌出,像新鲜的血。

    凿出的冰洞一字排开,四匹马拉着盘,拖动大网向湖中布阵。水冻成透明的玉,数尺之下能看见网在游,把头跟着网,像追着一只鸟。大鸟张开翅膀,自由舒放,仿佛要揽过整个大湖。网入大湖纵横成田,鱼像秧苗布立其间,每个网眼只有四寸大,拦住大湖也放过大湖。

    人,马匹,狗在冰上踢踏,纷乱着破晓的早展。几十号人在冰封的大湖上耕耘,索取在夏秋肥美起来的大鱼。太阳照在人头顶的时候,该起网了,鱼儿带着热气,被网裹挟着出水。把头抱着第一条出水的鱼,在镜头面前笑着。人们欢呼雀跃,将把头抬起,抛向空中。但把头知道,更多的人在翘首等待传说中的大鱼。

    把头拎着一瓶烧锅酒钻进帐篷,像师傅那样,两手颤抖着拧开酒瓶,狠狠地灌了下去。刚才在镜头前的笑容,渐渐褪去,他没有把握捕到那条大鱼。

    外面的锣鼓声,人声,歌舞声,一浪盖过一浪。把头知道,那些热闹不是自己的。他寂寞地坐在师傅坐过的位置,咧开嘴,用牙齿又咬开一瓶酒的盖子。

    他想起有一次,同样没有像人们盼望的那样,捕到更多的大鱼。那时把头还年轻,有些垂头丧气的,师傅递过来的酒他也没心思喝。师傅独自喝了几口,突然给他讲起了从前的事:“六岁那年,听人说黑龙江有大鱼,我们就从白洋淀往那奔。没想到半道上,火车让洪水拦下了,我们就在查干湖下了车。谁曾想,一下车就在这停了一辈子!人都说一场洪水把我拦下了,其实是大湖把我拦下了。

    把头叹了口气;“人人都稀罕大鱼,你捕了一辈子鱼,可谁知道大鱼在哪呢!”

    “你记着,人,活不过湖!大鱼,一直都在湖里!”

    那一刻,两人站立在查干的湖心,像大鱼游曳在无边的湖水。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第4期)

    1. (1)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2. (2) 简要概括“师傅”的形象。
    3. (3) 小说在叙述当下渔猎过程的同时,不时穿插“过去”,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4. (4) 小说以“大湖”为题有哪些寓意?试加以分析。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送同年光子英之任真定序

    [明]归有光

    余读史,观项羽救赵,诸侯兵军巨鹿下十馀壁,莫敢纵兵,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韩信以兵数万东下井陉,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与赵大战,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楚威振天下。及汉破楚垓下,以得淮阴侯,而淮阴之功始此,皆在今真定之境。尝欲一至观其战处不可得。

    真定本古中山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北地,其事固已伟矣。典午之南 , 刘、石、慕容、苻秦继起燕、赵,而慕容道明建国都此,固亦一代之雄也。唐自大历、贞元以后,强藩不制,而成德一军,尤为骁悍,天下视河北若回鹘、吐蕃然,盖不为王土者百年。宋因石晋,失山后诸州,则真定遂与契丹为境。其后金人陷两河,二路亦不守,而国事不可为矣。

    国家今为畿辅重地,而太平二百年,议者以为其悲歌慷慨之习已大变于古,而不知燕、赵之人出于其性然者。独以朝廷威灵,有所俯首畏伏,而终不能以帖然也。盖古所谓骁悍不可制者,平时未尝不俯首畏伏,及其一旦激于其所不可忍,而骁悍之性乃得而见耳。

    夫以中山之地,为古豪杰力战之区,而奸雄窃据之所都。唐失河北,势日夷。宋没两路,国遂南渡。况今翼卫神京,为万世帝王之业,比古京兆、冯翊、扶风之地,非得良有司拊循教化,无以使之安土乐业而壮国家之藩卫也。今使驿之所出,兵调之所加,坐派日增,民生蹙耗甚矣。而议者徒思重三关之戍守,烦边徽之供亿,谓燕、赵之民荏弱屏息而可怵者,亦木之思也。栾城韩山童之事可以鉴矣今制推府佐郡治狱然常为监御史之所委寄而监御史实能制一方之命余以是为光君告焉。君与余同年进士,今选为真定府推官者也。奥学通才,为人聪明仁恕,犴狱之事,余无足以为君赘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

    【注释】①典午之南:指晋朝南渡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北地                   略:夺取 B . 二路亦不守               寻:不久 C . 势日夷                   陵:超过 D . 非得良有司拊循教化         拊循:安抚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诸侯兵军巨鹿下十馀壁           昔先王以为东蒙主 B . 尝欲一至观其战处不可得         夫列子御风 C . 而慕容道明建国都此             缙绅、大夫、士萃左丞相府 D . 平时未尝不俯首畏伏             皆出于此乎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首段中,作者叙写了项羽和韩信的事迹,借此来引出真定。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未能前往真定的遗憾之情。 B . 在作者生活的时代,真定被设为保卫京城的重要地域,虽然仍然偶有战事发生,但不像以前那样频繁。 C . 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发生在古真定的历史事件,并发表了评论,意在使上任者——作者的同年光子英有所借鉴。 D . 本文篇幅短小,言简意赅,语言朴实平易,以散句为主,较好地体现了“唐宋派”散文家归有光一贯的散文风格。
    4.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栾城韩山童之事可以鉴矣今制推府佐郡治狱然常为监御史之所委寄而监御史实能制一方之命余以是为光君告焉

    5.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其一旦激于其所不可忍,而骁悍之性乃得而见耳。

      ②谓燕、赵之民荏弱屏息而可怵者,亦未之思也。

  • 1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桂枝香

    (明)王廷相

    朝霞飞散,正微借清霜,林外烘染。摇落年华,宋玉又伤幽怨。小楼悄悄阑干倚,最浮云、不堪情恋。玉书难寄,楚天空阔,梦迷人远。

    叹双鬓、年来较短。算病旅中秋,不禁登玩。只见青山,谁见古时人面。乡心渺渺随流水,更不待、商歌魂断。新愁顿起,半窗暝雨,一声归雁。

    1. (1) 从题材上看,这首词是一首词。
    2. (2) 简要分析本词的抒情特点。
  •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2. (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3. (3) 淇水汤汤,。女也不爽,。(《诗经·氓》)
    4. (4) ,一鞭残照里。,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5. (5) ,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王勃《滕王阁序》)
四、作文(60分)
  • 1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年度汉字因言简意赅,能准确反映世态民情而受瞩目。

    “疫”当选为2020年度国际字,含义不言自明:日本的年度汉字是“密”,意思为疫情下的人们,要避免密闭、密集、密切接触,提倡网上“密切关系”,希望人们在与病毒的斗争中更“亲密”;新加坡的年度汉字是“罩”,意指防疫需“口罩”,也指多行动,少说话;而我国的2020年度汉字是“民”,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意。

    你认可上述哪一个年度汉字?请说明理由。如果都不认可,请你自行推荐一个“最佳年度汉字”,并说明理由。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