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化学2022年寒假复习2

更新时间:2023-01-13 浏览次数:3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镇江月考)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橙子榨汁 B . 水力发电 C . 葡萄酿酒 D . 海水晒盐
  • 2. (2023九上·深圳期末) 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常伴随一定现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3. (2023九上·代县期末) 全球首批量产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在阳泉市投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钠离子是阴离子 B . 钠离子的质量是10g C . 钠离子的核电荷数是11 D . 钠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 4. (2023九上·代县期末) 2022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意义是(   )
    A . 防治空气污染 B . 防止地下水减少 C . 保护矿产资源 D . 提高农田粮食产量
  • 5. (2023九上·交城期末) 消毒是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重要的环节。下图为某消毒剂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的化学式为H2O2 B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 反应中生成B、C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6. (2022九上·镇江月考) 我国科学家用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了金刚石,给人造金刚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反应方程式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 C . CO2和C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 7. (2022九上·镇江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深埋电池,可消除污染 B . 明矾净水,能杀菌消毒 C . 煤炭脱硫,可防止酸雨 D . 煤气泄漏,应开排气扇
二、填空题
  • 8. (2023九上·密山期末) 化石燃料包含。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9. (2022九上·镇江月考) 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1) Ⅰ、碳的多样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

    2. (2) 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3. (3) Ⅱ、“碳中和”的实现“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的加剧。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资献的一种措施:

    4. (4)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

      ①NaOH吸收。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CaO吸收。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10. (2022九上·社旗期中) 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便于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化学式为C2H5SH),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X的化学式为,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
  • 11. (2022九上·薛城期中)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以氢元素为例,请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 (1) 氢元素的元素符号
    2. (2) 2个氢原子
    3. (3) 由氢元素组成气体单质的化学式
    4. (4) 由氢元素组成的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 12. (2022九上·太和期中)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丰富多彩的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请你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 13. (2021九上·浏阳期中) 湖南氢能源产业将迎来聚集发展的“基地”。国家电投五凌电力发布消息称,在株洲高新区投建新兴能源产业基地,着力推动以氢能源为主的新兴能源开发、储能及配售电项目建设,打造氢能源产业链,预计年产值可达百亿元。请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在学习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后,小红了解到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于是,她根据老师的指导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这一反应的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 14. (2022九上·龙马潭期中)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液体时,液面如图所示,所量水的体积是mL。

三、科普阅读题
  • 15. (2023九上·代县期末) 2022年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凌晨4点40分达到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搭载的探测仪器,可以指示高空不同层位水汽的来源和相对贡献率,对全面认识“亚洲水塔”的水汽来源和动态变化非常重要。

    “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体积约为9000m3 , 总质量约为2.6t,内部上层充满氦气,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随着高度升高,通过排出下层部分的空气,调节整个浮空艇的压差在安全范围内。浮空艇的白色外观能够反射太阳光, 避免浮空艇内部气体温度剧烈变化;像鲸鱼流线型的身姿,则充分运用了仿生学的设计理念,有利于在高空中维持艇体的稳定性。浮空艇顺利升空还需要应对高原低气温、低气压、强辐射、风向变化等危险。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 (1)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其体积怎样变化?分子间隔怎样改变呢?
    2. (2) 浮空艇的内部上层充满氦气,利用了氦气的什么性质?请你再写出氦气的一种用途。
    3. (3) 浮空艇的舰体呈白色的目的是什么?制作浮空艇的舰体材料应该具备怎样的特性?(答一条)
    4. (4) 要使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可采取的办法是什么?
四、简答题
  • 16. (2022九上·社旗期中)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请根据以下探究活动回答问题:

    1. (1) 用图甲装置对河水进行处理,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2. (2) 某同学用图乙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小于理论值21%,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五、综合题
  • 17. (2023九上·宁强期末)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 (1) 科学佩戴口罩能预防新冠病毒传染,下列关于医用口罩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①耳挂柔软弹性高                ②鼻部的金属条可弯曲变形

      ③口罩没有耐火性                ④口罩能防水

    2. (2) 2022年北京冬运会首次利用跨临界直冷技术将“水立方”变成“冰立方”,水变成冰的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 (3)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是因为的结果。
    4. (4) 胃舒平片(复方氢氧化铝片)为复方制剂,每片中含氢氧化铝0.245克,其中铝的化合价为
六、推断题
  • 18. (2022九上·楚雄期中)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B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B;D;G
    2. (2) 写出下列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①B→F:

      ②A→B+C:

    3. (3) E在纯净的B中燃烧,要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七、实验探究题
  • 19. (2023九上·代县期末) 同学们在化学实验课上完成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活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①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②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1. (1) 【实验用品】

      烧杯、长颈漏斗、、玻璃导管、胶皮管、双孔橡胶塞、试管、镊子、石灰石、蒸馏水等(其余仪器与试剂自选)。

    2. (2) 【实验步骤】

      制取二氧化碳

      ①按照上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装置中加入适量石灰石,旋紧双孔橡胶塞,再加入适量(填药品名称,下同)。

    3. (3) 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4. (4) 【表达交流】

      ①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时,需要注意什么?(写一点)

      ②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若要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八、计算题
  • 20. (2023九上·宁强期末) 某同学,把1.8克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发生了Ca2O2+2H2O=2Ca(OH)2+O2↑.完全反应后,生成了0.224L氧气(密度为1.43g.L)

    求: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g(精确到0.01g)
    2. (2) 该样品含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