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

更新时间:2023-02-12 浏览次数: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受众早就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大众狂欢时代,诗歌的传播也容易被“泛娱乐化”思维侵蚀,成为读图时代饭后谈资和娱乐消遣。对诗歌而言,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异化传播,在喧嚣过后,严重背离了受众对诗歌固有的审美期待,在及时行乐的拟态环境中,诗人、诗歌和诗坛正被时代和受众疏远和放逐。一面是泛娱乐化内容轻轻松松就能博关注、博眼球;另一面,则是主流诗人和诗歌作品在互联网的传播语境中拼尽全力才能昙花一现。诗歌创作者追求著作等“身”容易,实现著作等“声”则“难于上青天”。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优秀的诗人群星璀璨,大量的优秀作品铸就了传统诗歌辉煌。中国新诗诞生百年,却一路坎坷。如今,当人们充分享受着信息时代丰盛的文化盛筵时,新诗却在大众文化的边缘徘徊,处境愈益困窘尴尬。那么,印刷时代的“温柔乡”,是否真的会变成网络时代的“英雄冢”?如果说诗歌有圈层,究竟是“作茧自缚”,还是“化茧为蝶”?

    传播要“破圈”,创作必“破茧”。新诗要从文章与论著本位中走出来,从行业报刊与传统媒体中走出来,不能只是将自己在传统媒体发表的作品原样转贴在网络上,而是要适应新媒体进行创作话语的转化。若以诗歌为母体,仅仅依靠“诗歌+”,以诗歌加朗诵、音乐、短视频的罗列结合,换汤不换药,是不能衍生出“第八艺术”的。

    (摘编自梅喻礼《诗歌“破圈”难,“出圈”更难》)

    材料二:

    在常人看来,诗歌是小众的艺术,诗歌写作也不过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和孤芳自赏。今天,仿佛只有诗人还在读诗,诗集也只有在诗人之间互赠,形成了某种悲哀的“闭环传播”。读者大众可能更青睐于心灵鸡汤和段子笑话,对诗歌是避而远之。那么,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的全新语境,当下诗歌写作如何适应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实现破圈后高质量传播呢?

    品牌的塑造和建设对于诗歌传播而言极为重要,尤其在当下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品牌形象对于推动诗歌生态的健康发展作用巨大。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诗歌节目、优质诗歌公众号等,在引导力、传播力和品牌力等方面精心策划,实现品牌驱动,提升诗歌到达率。内容是传播的核心,没有优质的内容,难以建立长久的传播凝聚力。近年来文学纪录片《我的诗篇》《摇摇晃晃的人间》《文学的日常》《文学的故乡》等,因为高质量文本、专业的团队、精细化制作等,引发了圈粉热潮,形成了叫好叫座的口碑,实现了网络上的破圈传播。一些刊物推出的诗歌活动如“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十月诗会”“长三角青年诗人改稿会”等也逐渐吸粉,形成品牌效应。长江诗歌出版中心立足精品诗歌传播,连续策划推出多部经典诗集,俨然成为诗歌传播的高地。

    受众的接收程度,决定了诗歌传播的到达率问题。这就要分析了解受众需求,进行圈层和心理分析,做到精准传播,实现事半功倍。2016年,在杭州由一群“80后”“90后”青年诗人组成的诗人团体“诗青年”,发起了帮助青年诗人免费出版人生第一本诗集的“陪跑计划”,引起了青年诗人内心的共鸣。这个活动的成功传播,缘于他们精准地抓住了青年诗人免费出版人生第一本诗集的心理,更以“诗歌写作陪跑”的情怀吸引了广大青年诗人的关注,激发了互联网上各个圈层参与“陪跑”的热情。

    诗歌是小众的艺术,如何通过跨平台“借力”,实现诗歌的融合发展?近几年来,异军突起的几个诗歌公众号,诸如“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精心策划,跨屏融合,率先实现诗歌“走出去”。他们借助明星艺人的传播效应,定期邀请流量嘉宾朗读诗歌,将诗歌阅读、评析和音乐等元素融合推送,实现了传播效应最大化。此外,诗歌和民谣、绘画、书法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也成效显著,如“诗歌遇见民谣”等活动,借助多平台多形式的展示,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新媒体语境下,诗歌传播方式的改变,打破诗歌“小众”的传统印象,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形成了新的诗歌传播业态。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进程中,诗人的笔如何回应时代之问?当下我们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文学创作提供着取之不尽的题材、生动壮阔的想象力和源源不断的激情。近年来从互联网走出来的如郑小琼、许立志等诗人,无不是用诗歌写出了火热的生活和真实的人生,记录了时代里普通人的动人故事,引起了大众的共鸣。这些被学界和大众以某种心态冠之以“打工诗人”“草根诗人”等称号的诗人,至少给诗歌写作添了一杯醋、加了一把盐,让写作有血有肉,有人间烟火,有每一个大众的真实倒影。

    (摘编自卢山《新媒体语境下诗歌破圈传播的路径探析》)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下,互联网和手机高速发展,是诗歌的文学价值不断被消解,诗人、诗歌和诗坛被受众疏远的关键原因。 B . 要打造品牌的诗歌节目或公众号,应以优质的内容为传播核心,《我的诗篇》等节目就是范例。 C . 诗歌传播的传统方式已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向多元化、跨媒介的方向发展,形成新的传播业态。 D . 诗歌创作不能高高在上,要深入现实生活,从中提炼题材、汲取激情,反映时代发展和真实火热的生活。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诗歌曾取得璀璨的成绩,而新时代诗歌却处境艰难,这与当下娱乐至死的时代思想不无关系。 B . “诗歌+”的罗列组合无法使诗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必须转变思维,探求新的破解之道。 C . 诗歌受众群体相对较小,这不利于诗歌的创作和传播,因此要理解受众心理,多方法扩大受众范围。 D . “我在某个机台上打磨生活,涌动如潮汐的未来”这样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反映出了普通打工者的生活。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2022中国当代诗歌朗诵会”6月30日晚在塞纳河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受到中法两国文化界瞩目。 B . “青春诗会”邀请明星诵读诗歌,引发全网关注的同时,网民的讨论点却在流量明星是否在海报的C位等娱乐话题之上。 C . 微博传播的碎片化适合传播短小精悍的诗歌内容,但因对字数的限制,无法传递更多的作者和背景等信息。 D . 传统刊物《诗刊》虽是重量级诗歌刊物,但是发表的诗歌,真正能读到的人也并不是很多,影响也不是很大。
    4. (4)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新时代诗歌破圈的相关内容,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5) 下列文字是对《中国诗词大会》的介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中国诗词大会》依靠良好的创意、精妙的题目与赛制、完美的视觉效果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中国诗词大会》将古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融合。其中的时尚元素十分明显,符合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新方式。2021年启动“跨界创新”,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推出诗词类系列音频节目。2022年聚焦新时代的伟大奋斗,以诗词为媒,艺术性地描绘人民群众饱满自信、昂扬进取的奋斗姿态。

  • 2. 现代文阅读Ⅱ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安徒生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那是我小时候听来的。从那时起,我一想到它,就似乎觉得它更可爱。故事也跟许多人一样,年纪越大,越显得可爱。

    我想你一定到乡下去过吧?你一定看到过老农舍。屋顶是草扎的,上面零乱地长了许多青苔和小植物。墙都有些倾斜,窗子也很低,而且只有一扇窗子是可以开的。窗下有一个小水池,池里有一只母鸭和一群小鸭。

    那里住着一对年老的夫妇——一个庄稼人和他的妻子。不管他们的财产少得多么可怜,他们总觉得放弃件把东西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们的一匹马。它依靠路旁沟里的一些青草活着。他们要用这马交换些更有用的东西。但是应该换些什么呢?

    “老头子,你最清楚呀,”老太婆说,“你做的事总不会错的。”

    于是她替他裹好图巾,把它打成一个双蝴蝶结,看起来非常漂亮。然后用她的手掌心把他的帽子擦了几下,同时在他温暖的嘴上接了一个吻。这样,他就骑着这匹马儿走了。

    太阳照得像火一样,天上见不到一块乌云。

    这时有一个人赶着一头母牛走来。

    “它一定能产出最好的奶!”农人想,“把马儿换一头牛吧——这一定很合算。”

    “喂!”他说,“听我讲吧,我想一匹马比一头牛的价值大,不过这点我倒不在乎。你愿意交换吗?”

    “当然!”牵着牛的人说。

    这桩生意就做成了;农人很可以回家去的。不过他既然计划去赶集,去看一下也好。

    他很快地向前走。不一会儿他赶上了一个赶羊的人。这是一只很漂亮的肥羊,非常健壮。

    “我倒很想有这牲口,”农人想,“它可以在我们沟旁边找到许多草吃。我们交换好吗?”

    赶羊人当然是很愿意的。于是农人就牵着他的一头羊继续走。

    他在横栅栏旁边看到另一个人,这人臂下夹着一只大鹅。

    “你夹着一个多么重的家伙!”农人说,“它的毛长得多,又很肥!如果把它放在我们的小池子里,那倒是蛮好的呢。我的老女人可以收集些菜头果皮给它吃。它应该属于她才是。你愿不愿交换?”

    对方一点也不表示反对;这个农人得到了一只鹅。

    这时他已经走进了城,一直走到栅栏那儿收税人的田里去了。这人有一只母鸡。这个种田人心中想:“这是我一生所看到的最好的鸡!”

    “我们交换好吗?”他说。

    “交换!”对方说,“唔,那也不坏!”

    那个收税人得到了鹅;这个庄稼人带走了鸡。

    他在到集上去的路上已经做了不少生意了。天气很热,他也感到累,想喝一杯烧酒。他来到了一个酒店门口,店里一个伙计走出来了,背着一满袋子的东西。

    “你袋子里装的什么东西?”

    “一满袋子喂猪的烂苹果。”

    “这可不少!去年我们炭棚子旁的那棵老苹果树只结了一个苹果。我们把它保藏起来。它在碗柜一直待到裂开为止。‘那总算是一笔财产呀,’我老婆说。现在她可以看到一大堆财产了!我希望她能看看。”

    “你打算出什么价钱呢?”

    “我想拿我的鸡来交换。”

    他拿出那只鸡来,换了一袋子烂苹果。他走进酒店,房间里有两个英国人:他们非常有钱,他们的腰包都是鼓得满满的。他们还打起赌来呢。

    关于这事的下文,你且听吧。

    咝-咝-咝!炉子旁边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呢?这是苹果开始烤烂的声音。

    唔,他怎样把一匹马换得了一头牛,以及一直到换得烂苹果为止的这整个故事,都由他亲自讲出来了。

    “乖乖!你回到家里去时,保管你老婆结结实实地打你一顿!”那两个英国人说。

    “我将会得到一个吻,而不是一顿痛打,”农人说,“我女人会说:老头子做的事儿总是对的。”

    “我们打赌好吗?”英国人说,“我们可以用满桶的金币来打赌!”

    “一斗金币就够了。”农人回答说。

    于是赌注就这么确定了。他们来到了农人的屋子。

    “晚安,老太太。”

    “晚安,老头子。”

    “我已经把东西换来了!”

    “是的,你自己做的事你自己知道。”老太婆她拥抱着他,把那袋东西和客人都忘掉了。

    “我把那匹马换了一头母牛。”

    “感谢老天爷,我们有牛奶吃了。”

    “是的,不过我把那头牛换了一只羊。”

    “啊,那更好!”老太婆说,“你真想得周到:我们给羊吃的草有的是。现在我们可以有羊奶、羊奶酪、羊毛夹克、羊毛袜子了!”

    “不过我把羊又换了一只鹅!”

    “亲爱的,那我们今年在马丁节的时候就有鹅肉吃了。你老是想种种办法来使我快乐。”

    “不过我把这只鹅换了一只鸡。”

    “这桩交易做得好!”太太说,“鸡会生蛋,蛋可以孵小鸡,那么我们将可以养一大院子鸡了!这正是我所希望的一件事情。”

    “不过我已经把那只鸡换了一袋子烂苹果。”

    “什么!现在我非得给你一个吻不可。”老太婆说,“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情。我想今晚做一点好东西给你吃,最好是鸡蛋饼加香菜。我有鸡蛋,不过没有香菜。我到学校老师那儿去——我知道他们有香菜。老师的太太,是一个吝啬的女人。我请求她借我一点。‘借?’她对我说,‘我们菜园里什么也不长,连一个烂苹果都没法借给你呢。’不过现在我可以借给她十个,甚至一签袋子烂苹案呢。”

    她说完后就在他的嘴上接了一个响亮的吻。

    “我喜欢看这幅情景!”两个英国人齐声说,“老是走下坡路,却老是快乐。这件事本身就值钱。”

    他们付给这个种田人相应的金币。

    请听着,这是一个故事!我在小时候听到的。现在你也听到了,并且知道那个老头子做的事儿总是对的。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一连串的交换中,农夫换得的商品价值一再贬损,但她却非常快乐,因为他动机单纯、不计得失、生活简单质朴。 B . 两个英国人眼中的农夫是愚蠢的,他们的打赌是看笑话般的取乐行为,输赢与否都不影响他们从中获得庸俗的快乐。 C . 农夫和妻子虽然生活穷困,但他们彼此信任、互相关怀,这样坚贞的情感也支撑了农夫对待一切的乐观态度。 D . 农夫最后折服英国人、赢得了金币,这样圆满的结局或许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出现,但却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通过白描手法,写出了农舍的低矮破败,表现了农夫夫妇生活的贫困,与下文老太婆借香菜做晚饭这一情节呼应。 B . 小说采用反复的手法,相似情节重复多次,看似繁琐,却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交代结果,引发读者的好奇。 C . 小说情节顺畅,结构简单,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多元,叙述语言虽简洁,但能表现永恒的道德主题,具有教育价值。 D . 小说语言诙谐轻巧而又暗含深意,叙述节奏舒缓有致,在娓娓道来中展现人性的美善,寄寓美好的祝福。
    3. (3) 请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我”的作用。
    4. (4) 有人认为“安徒生的童话透露着浓烈的悲悯情怀和善良愿望”,请结合本小说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①”,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而指薄,后世学者多录焉。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②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③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起匹夫,驱瓦合④谪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义,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痒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③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节)

    【注】①功令: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②陵迟:衰颓。③威、宣:齐威王、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 ③瓦合:临时凑合。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B . 自孔予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C .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D . 自孔了辛/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官,古时掌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等。 B . “未尝不废书而叹也”的“废”指放下、停止、中止,与《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的“废”的意思不同。 C . “其辞微而指博”的“微”指精微,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微”的意思相同。 D . 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文中借此代指儒家的主要典籍或者思想。
    3.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恣意横行,孔子担忧王道废弛邪道兴起,于是整理修订“五经”,井把《春秋》当作王法。 B . 战国时天下群雄并争,儒学已经受到排斥,在秦始皇手中遭受灭顶之灾,但是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深入人心,相沿不废。 C . 虽然陈涉的事业微小浅薄,但达官贵人和儒学后辈却追随归顺向他称臣,是因为秦朝焚毁了儒生们的事业,积下了仇怨。 D . 汉朝建立后,虽然当时天下战乱尚未止息,皇上无暇顾及兴办学校之事,但儒生也能被选为朝官,大部分很快得到重用。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威、宣之际,孟子、苟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②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藏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

    5. (5) 儒学在秦朝、汉初为什么不受重视?请简要概括。
  • 4. 古代诗歌阅读

    念奴娇·过洞庭①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①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①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

    1. (1) 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词上阕巧用数量词“三万”“一叶”对比写物境与心境突出了洞庭湖之大和己之小。 B . 张词下阕用夸张手法写自己在清冷月色中泛舟“豪饮”西江水、敲着船舷发泄内心的愁闷。 C . 孟诗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涧庭湖的壮阔景象,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D . 孟诗中“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言不甘闲居。这是借此向张丞相表白心事。
    2. (2) 张词和孟诗都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往往历经磨难而又奋发有为,成就一番伟业。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列举了七位人物的事迹,并最终以一部作品进行总结综述的句子是:“”。
    2. (2) 《苏幕遮(燎沉香)》中,表现出作者思念江南故乡,对在开封府中的仕途生活早已厌倦的句子是:“”。
    3. (3) 古代诗人词家们往往巧妙地把数字引入诗词创作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从而获得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一”“十”“百”“千”“万”等数词在古代词作中屡见不鲜。其中,带有“千”字的古代词句有:;带有“万”字的古代词句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在惯常的印象中,方言常常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承载着温暖的家长里短和丰富的风土人情,游子因方言对于乡土有①_______的眷恋。然而今天,在流行语聚集的网络上,方言也突然散发出不小的“感染力”。年轻人中间,夹杂不同方言的聊天方式越来越流行;方言发音和用词的“土味”不仅不被避讳,反而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带有方言特色的表达已成为当今“Z世代”日常社交中②_______的部分。在虚拟空间和公共空间中勇于并勤于使用方言,背后是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某媒体在2021年面向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81%的人明确表示喜欢自己家乡的方言,76%的人会不自觉向身边的人“安利”家乡话,近八成“Z世代”表示愿意为家乡话代言。一句方言的身后是一方水土的桑梓之情 , 是多少“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期待。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全面进入小康体会。过去的③_______或坐拥“金山银山”,或发展特色产业,都成了丰衣足食的所在。家乡话的自信也因此底气十足了。更多人对方言的态度转变,可能意味着亿万人对祖籍,对人生来源的更坚定自信和更强烈认同。亿万人的“小家乡”汇成国人的“大家乡”,这份态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益处良多。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双横线句子若改为“人们对方言的态度转变,意味着亿万人对祖籍、对人生来源的坚定自信和强烈认同”,二者表达效果有何差别?哪一句更好一些?请简要说明。
    3. (3)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B .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C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 .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对人类来说,病毒①___________。比如有一种被称为噬菌体的病毒,它能感染生活在人体内的一些细菌,发挥抗感染的作用。不同于抗生素不分青红皂白地“滥杀”,噬菌体②___________,通常不会针对那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当然也有一些病毒,③___________,最后却走向反面,例如肿瘤病毒。它们平时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里复制、传代,并不会损害宿主细胞。但是在某些状态下它们可以形成转化蛋白,不再接受细胞的调节,导致疾病。

    科学家巧妙利用病毒的遗传特性,将它们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利用病毒载体将特定的遗传物质运送进细胞,使其在细胞内发挥各种特定作用。这种利用病毒载体的模式现在已经广泛地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治疗。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三个句子构成因果关系 , 每句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威廉·詹姆斯有一部小说,说的是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

    ———罗翔

    材料二:

    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类要困难的多。

    ———苏霍姆林斯基

    材料三:

    一个人对共同体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同体中其他人的生存条件。

    ——爱因斯坦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综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