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理数12月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2-14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已知集合),若 , 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 2. 已知复数z满足 , 则(    )
    A . B . C . D .
  • 3. 已知直线 , 若 , 则之间的距离为(    )
    A . 1 B . 2 C . D .
  • 4. 我国古代历法从东汉的《四分历》开始,就有各节气初日晷影长度和太阳去极度的观测记录,漏刻、晷影成为古代历法的重要计算项目.唐代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明了求任何地方每日晷影长和去极度的计算方法——“九服晷影法”,建立了晷影长l与太阳天顶距之间的对应数表(世界上最早的正切函数表).根据三角学知识知:晷影长l等于表高h与天顶距正切值的乘积,即 . 若对同一表高进行两次测量,测得晷影长分别是表高的2倍和3倍,记对应的天顶距分别为 , 则(    )
    A . B . C . D . 1
  • 5. 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不同的定点,为平面内的动点,则“的值为定值 , 且”是“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    )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 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6. 已知 , 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 B . C . D .
  • 7. 已知双曲线 , F为C的下焦点.O为坐标原点,是C的斜率大于0的渐近线,过F作斜率为的直线l交于点A,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B,若 , 则C的离心率为(    )
    A . 2 B . C . D .
  • 8. 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则(    )

    A . B . C . D .
  • 9. 已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椭圆C过两点,点P在线段上,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 10.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①;②对任意正数x,y,当时,恒成立.若 , 则(    )
    A . B . C . D .
  • 11. 在四面体中, ,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 , 二面角为锐二面角, , 则四面体的体积为( )
    A . B . 3 C . 5 D . 10
  • 12. 将曲线和曲线合成曲线E.斜率为k的直线l与E交于A,B两点,P为线段的中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曲线E所围成图形的面积小于36 B . 曲线E与其对称轴仅有两个交点 C . 存在 , 使得点P的轨迹总在某个椭圆上 D . 存在k,使得点P的轨迹总在某条直线上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17.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 (1) 求A的大小;
    2. (2) 若为锐角三角形,求的取值范围.
  • 18. 已知直线 , 若的交点P的轨迹为曲线C.
    1. (1) 求曲线C的方程;
    2. (2) 若圆的圆心在直线上,且与曲线C相交所得公共弦的长为 , 求m,n的值.
  • 19. 在正项数列中,
    1. (1) 求的通项公式;
    2. (2) 若数列满足 , 且 ,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 , 证明:
  • 20. 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外作等边(如图1),将沿折起到处,使得 , E为的中点(如图2).

    1. (1) 求证:平面 平面
    2. (2) 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 21. 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 , 其左顶点为A,上顶点为B,且到直线的距离为(O为坐标原点).

    1. (1) 求C的方程;
    2. (2) 若椭圆 , 则称椭圆E为椭圆C的倍相似椭圆.已知椭圆E是椭圆C的3倍相似椭圆,直线与椭圆C,E交于四点(依次为M,N,P,Q,如图),且 , 证明:点在定曲线上.
  • 22. 已知).
    1. (1) 讨论的单调性;
    2. (2) 若 , 函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