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7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辽宁省馆藏文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是金属材料的是(   )

    文物

    选项

    A.元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

    B.鸭形玻璃注

    C.商父乙铜爵

    D.彩陶罍

    A . A B . B C . C D . D
  • 2. 春秋末期齐国《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草木灰中含有K2CO3 , 可用作钾肥 B . 贝壳煅烧成灰的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C . “灰”和“蜃”混合加水所得溶液中含有KOH D . 可用焰色试验区分K2CO3、KOH两种物质
  • 3. 安全无小事,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 . 加热液体时可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B . 金属钠着火时用水灭火 C . 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D .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4. 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喷嚏是呼出的水蒸气形成飞沫,即形成气溶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气溶胶属于混合物 B . 气溶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 . 喷嚏气溶胶的分散剂是其中的水蒸气 D . 气溶胶中存在直径为1~100nm的粒子
  • 5. 下列关于铁及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FeCl3→Fe(OH)3 B . Fe→Fe3O4 C . Fe→FeCl2 D . Fe2O3→Fe(OH)3
  • 6. 稀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在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风电机组、医疗成像设备乃至先进武器系统的生产中都不可或缺,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下列关于在钢中加入稀土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㓞性降低 B . 熔点低于成分金属 C . 硬度小于纯金属成分 D . 抗氧化性减小
  • 7. 把少量Na单质投入到含有HCO3-、Cl-、CO32-、Na+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变的是( )
    A . HCO3- B . Cl- C . CO32- D . Na+
  • 8.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ClO3在反应中被氧化为ClO2 B .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CO2 C . H2SO4在反应中是氧化剂 D . 0.5 mol H2C2O4参加反应有1 mol电子转移
  • 9. 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能与Na2O2反应产生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试管可以用来直接加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 . 将装置B撤掉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 C . 蚊香燃烧更旺可以证明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 D . 该反应过程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O2为氧化产物
  • 10. 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离子组是(   )
    A . Na+、Al3+、NO、Cl- B . Na+、Fe3+、SO、Cl- C . Ba2+、Al3+、NO、SO D . Na+、K+、ClO-、NO
  • 11.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再滴加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向待测液中滴加过量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Mg2+

    向待测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CO32-

    向待测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Fe(OH)2+2HCl=Fe2++2Cl-+2H2O B . 用醋酸除去水显水垢(CaCO3):CaCO3+2CH3COOH=CO2↑+Ca2++2CH3COO-+H2O C .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D . 碳酸氢钠与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2HCO+Ca2++2OH-=CO+CaCO3↓+2H2O
  • 1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7gOH-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NA B . 标准状况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 . 常温常压下,28gCO和N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D . 9gH2O与78gNa2O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 14.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检验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证明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检查装置气密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铁、铜混合粉末18.0g加入到100 mL 5.0 mol/L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剩余固体是铁、铜混合物 B . 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9.6g C . 反应后溶液中n(Fe3+)=0.10 mol D . 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75 mol
二、填空题
  • 16. 现有以下物质:①NaOH溶液、②液氨、③BaCO3固体、④熔融KHSO4、⑤Fe(OH)3胶体、⑥铜、⑦CO2、⑧稀醋酸(CH3COOH)、⑨饱和NaHCO3溶液、⑩乙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2. (2) 写出⑨和KH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⑤的实验室制备方案为:向沸水中滴加几滴溶液,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其化学方程式为
    4. (4) 在足量①中通入少量⑦,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现有11g⑦发生上述反应,需要消耗①的溶质的质量为g。
  • 17.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对Fe2+的吸收效果更好,但人体中时刻进行着Fe2+ Fe3+的转化。服用补铁口服剂时,配合服用维生素C会增强人体对铁的吸收效果,在此过程中维生素C的作用是起
    2. (2) 钢铁烤蓝是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致密氧化膜,古代铁匠常用红热的铁浸入水中形成烤蓝,体现该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中储存FeSO4溶液时,为了防止其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变质,会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4. (4) 某小组同学欲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还含有少量Fe2O3)制备Fe2O3。操作过程如下:

      i.用稀盐酸溶解废铁屑。

      ii.在所得溶液中先加入过量氧化剂H2O2 , 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①步骤ii中加入过量氧化剂H2O2的目的是

      ②设计实验验证操作i所得溶液中不含Fe3+ , 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

      ③该小组同学认为即使操作i所得溶液中不含Fe3+ , 也不需要加入H2O2 , 若直接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18. 某实验过程中需要用0.10 mol∙L−1NaCl溶液475mL,实验小组同学配制溶液的过程如下。
    1. (1) 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容量瓶的规格为,该仪器使用前需要进行的操作为
    2. (2) 配制过程中需要精确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
    3. (3) 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4. (4) 配制过程的正确操作(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____。

      计算→称量→( )→( )→( )→( )→( )装瓶。

      A . 转移至容量瓶中 B . 摇匀 C . 洗涤并转移 D . 溶解 E . 定容
    5. (5) 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该
    6. (6) 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序号)。

      ①未进行洗涤操作

      ②转移至容量瓶中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④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7. (7) 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备H2、Cl2和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 (2022高一上·河南期中) 某兴趣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制备并探究氯气性质。
    1. (1) I.利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为

    2. (2) 利用装置E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则制备氯气时,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用字母表示)。
    3. (3) 装置E中应有一个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其中伸入底部的导管是(填“左管”或“右管”)。
    4. (4) 装置A为的发生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装置C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为
    6. (6) II.探究氯水具有酸性。

      甲同学设计实验:将氯气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红色褪去。

      常温下,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 (7)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为
    8. (8) 甲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将氯气通入饱和溶液中,能证明氯水具有酸性的实验现象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