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九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我市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0℃ B .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2min C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2m/s D . 端午节吃的粽子所用粽叶的长度约为36cm
  • 2.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B . 因为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 . 歌唱家唱出的歌声是由的他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 3. 如图所示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响度 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 丁图中,分别轻敲桌面和重敲桌面,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 4. (2022·岳阳) 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立竿见影 B . 凿壁偷光 C . 镜花水月 D . 坐井观天
  • 5. 唐代著名诗人储光義的名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潭清疑水浅”是说从平静清澈的水面向下看到的潭底比实际深度要浅些。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A . B . C . D .
  • 6.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 .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了“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珠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 .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凝固成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 7.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9,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 . 5:3 B . 8:9 C . 2:3 D . 3:2
二、多选题
  • 8.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 . 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 . 从第0s到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 . 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 9. 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飞鸟”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B . 太阳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变大 C . 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D . 照镜子时,镜中的你是光在镜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
  • 10.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2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乙可知,N的沸点是100℃ B . 由图乙所知,M在80℃时为固液共存状态 C . 由图乙可知,M肯定是晶体,N可能是晶体 D . 这种加热方法叫水浴法,优点是受热物质均匀受热
三、填空题
  • 11. (2022八上·嘉祥期中) 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停表的读数是秒。

  • 12.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许,搭载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在火箭上升过程中,梦天实验舱相对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是的,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的。
  • 13. 如图所示,在噪声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利用噪声监测仪(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 14. 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镜子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 m。
  • 15. 学习完刻度尺的使用后,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测量值分别为:12.42cm、12.93cm、12.44cm、12.40cm、12.44cm,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以减小 ,经过分析可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处理后,书本的宽度应记为 cm。
  • 16.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光从 斜射入 (填“空气”、“玻璃”),折射角为 °。

  • 17. 红、、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验钞机发出的能使纸币上的荧光防伪标志发光;电视遥控器通过发射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 18. (2022·苏州) 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车站乘坐复兴号列车,进入车厢时,发现旁边停着一列和谐号列车。
    1. (1) 坐到座位上后,透过车窗只能看到和谐号列车,发现它动了,据此判断:____;
      A . 一定是和谐号运动了 B . 一定是复兴号运动了 C . 可能是两车都运动了
    2. (2) 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向西行驶,小明发现桌上茶杯中的水面突然变为图示情形,此时茶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3. (3) 行驶过程中,复兴号列车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0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s。(空气中声速340m/s)
四、作图题
  • 19. 承德避暑山庄湖景如画,如图甲所示。小玉同学在岸边,通过平静的湖面,既可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看到水中的鲤鱼。图乙中,A点代表建筑物的顶点,B点代表小玉看到的鱼,C点代表小玉的眼睛。请在图乙中画出:A点在水中的像A';小玉看到A'的光路;鱼的大致位置B'并完成看到B'的光路图。

  • 20. (2022·林州模拟) 如图所示,小刚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称出反射角的度数。

五、简答题
六、计算题
  • 22. 小华乘坐的列车匀速经过某一长直隧道,已知列车全长300m,隧道全长7200m,列车完全在隧道内所用的时间为345s。求:
    1. (1) 列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
    2. (2) 小华经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 23. 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济南铁路长 1000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3 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到、发站 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13

    到站时间

    ——

    14∶10

    20∶20

    6∶20

    发车时间

    12∶20

    14∶15

    20∶25

    ——

    1. (1) 13次列车由北京出发到济南所用的时间是多少h?
    2. (2) 13次列车由北京到达济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
    3. (3) 中途13次列车以10m/s 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从进隧道到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是 200s,求:列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七、实验题
  • 24. 小明在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在 A、B、C三处时电子秒表(单位s)所显示的时间;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AB(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BCcm,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BCm/s。
  • 25. (2022·本溪)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 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填“a”或“b”)的高度。
    2. (2) 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3. (3)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min,第3min时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min时的内能;

      ②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4. (4) 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
  • 26. 小明和小华都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 (1) 实验时,给盛水的烧杯加热,是通过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 (2) 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3) 实验过程中两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两位同学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4. (4) 水沸腾后,立刻将水倒入烧瓶,发现水停止沸腾。如图丙所示,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会观察到 现象。这是因为
  • 27. (2021·东营) 如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而且F板可绕ON转动。

    1. (1) 使用可以旋转的硬纸板,其目的是
    2. (2) 将入射光线AO向ON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
    3. (3)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向O点,光将沿图中 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 (4) 无意中,小明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5. (5) 某同学在实验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然后转动纸板F,并使其与纸板E在同一平面内,但在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 28.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 (1) 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 (2) 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此时需拿一支(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大小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里运用了(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 (3) 若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原因可能是
    4. (4) 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眼睛在蜡烛(选填“A”或“B”)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像(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5. (5) 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A . B . C . D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