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小明从森林公园出发返回到息县一高,通过路程1800m,骑共享单车用了10min,他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m/s;骑行中以共享单车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2. (2020八上·武功月考) 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图;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乙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如图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3. (2022·十堰)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处控制噪声。

  • 4. (2020八上·烟台期中)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尺不正确(填“上”或“下”),物体的长度是cm。

  • 5. 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侧是接收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蜡烛像的性质是像(选填“虚”或“实”)。

  • 6. 北京冬奥会采用了二十四节气来进行倒计时,配合着古诗文或谚语、俗语,中国人的浪漫惊艳全球。请你根据示例说出一个节气,并简述其中蕴含的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知识。

    示例:

    节气名称:寒露。

    物理知识: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节气名称:

    物理知识:

二、单选题
  • 7. 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 .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 B . 人步行速度约1m/s C . 中学生正常走一步约为0.5m D . 中学生脉搏1秒钟正常搏动约12次
  • 8.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专业的两名学生SethRobertson和VietTran研究制造的声波灭火装置,如图所示,为消防灭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台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60赫兹的低频音波,能够在短短数秒之内扑灭火焰,尽管这项发明并非属于“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但是它的现实意义或许更大一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发出的是次声波 B .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利用的是其发声的响度大 C . 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 . 低音频发声灭火装置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 9.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物体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10. 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 . 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 . 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 . 烧坏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 11. 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m跳板决赛,我国选手施廷懋、王涵凭借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夺得此项比赛的金牌。如图是比赛的情景,下列关于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观众为参照物是施廷懋静止的 B . 以跳板为参照物施廷懋是静止的 C . 以王涵为参照物施廷懋是运动的 D . 以水面为参照物施廷懋是运动的
  • 12. (2022·宜昌) 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 . 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 . 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 . 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三、多选题
  • 13.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B . 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C . 从第3s开始,vA>vB , 5s末A,B相遇 D . 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 14. 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前在组装器材时,应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B . 为了尽快观察到沸腾现象,烧杯中的水温应高一些 C . 烧杯口上盖硬纸板,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 D . 水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且冒出了大量的“白气”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17. 如图所示,音槌敲响右边的音叉乙,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

    1. (1) 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选填“桌面”、“小槌”或“空气”)中传播;
    2. (2) 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3. (3) 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18. 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由A点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经过B、C两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刻(h:min:s)如图所示。

    1. (1) 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3. (3)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选填“小”或“大”);
    4. (4)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vAC =m/s,vBCvAB(选填“>”、“< ”或“=”);小车全程做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 19. 小华设计了如图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的物态变化规律”。

    1. (1) 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
    2. (2) 该实验应选用 选填(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且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 (3) 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如图丙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根据图像特征可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熔化的过程是 段(用字母表示),在第4分钟时处于状态;
    4. (4) 图像丙中,在实验过程中BC段和DE段,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 _____。
      A . 都不吸热 B . BC段吸热,DE段不吸热 C . 都吸热 D . BC段不吸热,DE段吸热
六、综合题
  • 20. 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贵阳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1. (1) 从图1可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快时速不能超过?
    2. (2) 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贵阳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
    3. (3) 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七、计算题
  • 21. “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14s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5400m深处,需3h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 (1) 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 (2) “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
    3. (3) 这种测量海洋深度的方法能否用于测量月球距地球的距离?并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