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金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七校联考期末...

更新时间:2023-01-12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专家建议: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
    A . 6克 B . 60克 C . 6毫克 D . 60毫克
  • 2. 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    )
    A . 音调 B . 频率 C . 响度 D . 音色
  • 3. (2020八下·武邑月考) 在下面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 人对跳板的压力 C . 手对弓的拉力 D . 磁铁对小球的吸引
  • 4.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浴室脚垫做得凹凸不平 B . 防滑地砖表面较粗糙 C . 轮滑鞋装有滚轮 D . 旅游鞋底有花纹
  • 5. 属于光的三原色的是(    )
    A . 白光 B . 紫光 C . 黄光 D . 红光
  • 6.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可能为(    )
    A . B . 30° C . 45° D . 90°
  • 7. 一个物体只受到大小均为30N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A . 0 B . 15N C . 30N D . 60N
  • 8. 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    )
    A . 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 . 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 . 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 . 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9. 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的情景,此时她的脸距“水透镜”中心的距离与“水透镜”的焦距f之间的关系为(   )

    A . 小于f B . 在f与2f之间 C . 大于2f D . 都有可能
  • 10. 甲、乙两车同时从M点出发沿直线向N点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所示,当乙车到达N点时,甲车刚好运动了10秒,距离N点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两点的距离为s0,则(  )

    A . v>v , s0=22米 B . v>v , s0=18米 C . v<v , s0=18米 D . v<v , s0=20米
二、填空题
  • 11. 物体所含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某校探究小组研究了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密闭在容器中),成功培育发芽,长成果实。从太空到地球,种子的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2. 物理学中把发声体的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在相同条件下,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
  • 13. 如图是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20架飞机保持水平直线飞行,速度为120米/秒,以其中一架飞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果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飞行10秒,飞机飞行的路程为米。

  • 14. 如图(a)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40度,入射角为度。如图(b)所示光具盘上的现象,光是从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如果增大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法线(选填“靠拢”、“远离”)。

  • 15.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60米,则它的速度为米/秒,其物理意义为
  • 16. 滑雪时,雪橇滑过雪面留下痕迹,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滑雪运动员撞到隔离板时,运动员会被反弹回去,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当滑雪运动员沿直线匀速滑行时,他的合力为零(选填“一定”或“一定不”)。
  • 17. 如果用大小为30牛、水平向右的拉力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摩擦力的方向为。当水平拉力增大到47N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三、实验题
  •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们将同一发光体置于凸透镜前某位置,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的像清晰为止,然后在电脑上记录物体和像的位置及大小.他们多次实验后记录的结果如图(b)所示.

    ①分析图(b)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当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②分析图(b)中物距变化量和像距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

  • 19. 如图(a)所示测量工具,它的名称是,最小分度值是牛,此时的示数为牛。图(b)中物体的长度是厘米。如图(c)用电子天平测石块质量时,则该石块的质量是克,在使用电子天平时,应放置,再点击电子天平的按键。

  • 20. 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是在做“探究实验”。图(b)是为了探究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作用线的关系,在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细线对硬纸板的拉力方向。探究结果表明: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平衡时,这两个力作用在上。

  • 21.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择(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 22. 某同学用天平、弹簧测力计、几个相同的钩码和几个相同的沙袋研究物体在地球上受到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是根据所测数据绘制的G-m图像。

    1. (1) 分析比较A、B、C (或D、E、F)的实验数据,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
    2. (2) 根据图像可知=, 物理学中用表示这一比值。
    3. (3)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a)和(b)两图像中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在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
    4. (4) 如果把图中(a)(b)两个图像合并在同一坐标系中,则两倾斜直线是 ( 选填“重叠”或“不重叠”)的。
四、作图题
五、计算题
  • 26. 将质量为2千克的砖块削去一半,剩下的砖块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
  • 27. 坐在匀速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速度为24千米/小时,假设隧道是一段平直隧道,求:

    1. (1) 通过隧道所用时间t?
    2. (2) 则此隧道长约为多少米?
  • 28. 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受到地面阻力为物体重力的0.1倍(),求:
    1. (1) 当物体以的速度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2. (2) 物体的重力G;
    3. (3) 物体的质量m。
六、简答题
  • 29. 一个质量为0.2千克的小球,将其竖直向上抛出,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总与运动方向相反且大小恒为1牛。求:
    1. (1) 小球受到的重力大小;
    2. (2) 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