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1-29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 1. 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裂(guī) 子(móu) 不(xiè) 费(jiǎo) B . (qiāo) 湖(bàn) 碎(guō) 冽(lǐn) C . (yùn) 妒(jì) 鱼(guì) 落(shǔ) D . (jìn) 母(jiào) 投(bèn) 衣(suō)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众星供月 山洪暴发 完好无缺 不拘一格 B . 同心协力 震天动地 谎话联篇 路不拾遗 C . 一知半解 奇珍异宝 心矿神怡 内忧外患 D . 亭台楼阁 一丝不苟 居安思危 政通人和
  •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爱慕虚荣 保持平衡 销毁证据 打击念头 B . 分享快乐 商议对策 启迪意境 漫游世界 C . 协调关系 触动心灵 追逐梦想 妨碍公务
  • 4. 下列成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夜幕降临,襄阳北街华灯初上,人影绰绰 , 热闹非凡。 B . 我们要遵守《班级公约》,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C . 为了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王老师处心积虑 , 想了很多办法。 D . 参观了“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我们更加感受到太平盛世来之不易”。
  • 5. 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手电筒和探照灯____能将光集中起来向一个方向发射,____这种光经过一段长距离后,还是要向四面八方散射。

    A . 不是……而是…… B . 虽然……但是…… C . 因为……所以……
  • 6. 请选出与下列俗语意思接近的成语填在框里(填序号)。

    A.孤掌难鸣 B.吹毛求疵(cī) C.得过且过 D.针锋相对 E.贪得无厌 F.不白之冤

    鸡蛋里挑骨头——

    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个巴掌拍不响——

    跳进黄河洗不清——

    针尖对麦芒——

  • 7.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根据要求用“清秀”写句子。

      清秀(形容相貌)

      清秀(形容书写)

    2. (2) 仿照下面描写事物的方法,写一种植物或动物。

      这种花,虽不如牡丹富贵,不如玫瑰浓艳,但它有自己的淡雅清新,也颇受人们青睐(lài)。

  • 8. 排列错乱的句子,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第一次升旗,将永远留在我记忆之中。

    这星期轮到我们班升旗了,老师会选谁升旗呢?

    仰望国旗,我暗下决心,从现在起,我也要为国旗争光。

    老师选我当升旗手,我真自豪。

    我们唱着国歌,红旗冉冉升起。

    我向国旗走去。

  • 9. 结合语境填写恰当的名言或诗句。
    1. (1) 《尚书》中的“”告诫我们要能够辛勤地为国家效力,节俭地持家。
    2. (2) 诗句“”表达出诗人王安石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3. (3) 虞世南借《蝉》中诗句“”表达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权势地位等,自能声名远播。
    4. (4) 毛泽东用名言“”告诫人们光阴似箭,要只争朝夕。
  • 10. 请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出你对下列文言文的理解。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11.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适合放在食堂当警示语。(   )
    2. (2) “举世闻名、哀鸿遍野、诡计多端”的感情色彩不相同。(   )
    3. (3)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只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体积大的特点。(   )
    4. (4) “默而识之”中,“识”读zhì,同“智”,意思是智慧。(   )
    5. (5) 《少年中国说》中,梁启超运用象征的手法,以“红日、河流、乳虎”等事物表现了少年中国未来的光辉前景。(   )
    6. (6) 默读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浏览就是把文章快速阅读一遍。(   )
二、快乐读书吧。
  • 12. 本学期,你读了民间故事,请从中国民间故事和世界民间故事中分别选择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课文中的除外)向大家介绍,要把他们的特点写清楚哦。
三、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13.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请仔细阅读上面这张超市购物券的使用说明,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如果这张购物券丢失了,可以去柜台补办。(   )

      ②这张购物券只能使用一次。(   )

      ③这张购物券使用期限只有十天。(   )

    2. (2) 王大爷拿着这张购物券到超市购物,只买了一瓶价值38元的洗衣液,你觉得他这样消费,划算吗?为什么?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 14. 课内阅读。

    在激流中

    ①贝江从迷蒙的深山中流出来。湍急的江水,在曲折的河道中卷着浪花,打着旋涡,一路翻腾着奔向远方。

    ②轮船顺流而下,江水拍击船舷,溅起排排水花。我站在船头,悠闲地欣赏周围的风景。江两岸是绿荫蓊郁的青山,山坡上覆盖着翠竹和杉树,还有杜鹃。我想,若是在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盛开时,一定会很美。

    ③我向前方望去,只觉得眼前一亮——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划竹筏的好像是一个女人,因为远,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险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她背着一个红色的包裹,远远看去,像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

    ④很快,小筏子就到了大船的跟前。划竹筏的,竟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神色镇定,平静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她身后的红包裹,原来是一个襁褓,她是背着自己的孩子在江上赶路。我向她挥手,她朝我微笑了一下,脸上泛起一片红晕,马上又将目光投向江面,双手奋力划桨,继续在激流中探索安全的通道。我发现,襁褓中的孩子将脑袋靠在母亲的肩膀上,正在酣睡,筏子上的颠簸和江上的惊险,他居然一无所知。

    ⑤小筏子和大船擦肩而过,我们的相逢只在一瞬间。

    ⑥回头看,那小筏子很快便消逝在远方,只有那耀眼的红色,在水烟迷蒙的江面上一闪一闪,像一簇不息的火苗……

    ⑦在贝江上见到的这一幕,我很难忘记。激流中那位驾筏的年轻母亲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图画,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再也不会消失。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激流呢?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灵巧——

      颠簸——

      镇定——

    2. (2) 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
    3. (3) “只见她双手不停地划桨,驾驭着筏子,灵巧地避开险滩和礁石,在湍急多变的江水中曲折前行。”从中能感受到年轻的母亲的形象。
    4. (4) 第④段抓住人物的细致描写,刻画出年轻母亲的形象。作者描写“酣睡”的孩子,是为了
    5. (5) 文章的最后写道“在喧嚣的人世里,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勇敢沉着地面对生活的激流呢?”“生活的激流”是指,这句话的含义是
    6. (6) 文章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五、习作天地。(任选一题)(30分)
  • 15. 习作天地。(任选一题)
    1. (1) 本学期,我们写了《“漫画”老师》,下面可以写写《“漫画”家人》和《“漫画”同学》,先想想你的家人或同学在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选择―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
    2. (2) 习作。

      题目:           之间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上补充表明人物关系的词语,如:我和父母、我和老师、我和同学、我与陌生人等;②选择你们相处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一篇习作;③能让读者从你的习作中感受到你对生活的感悟或思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