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和运用
  • 1. 拼一拼,读一读,填上正确的词语。
    1. (1) 月湖公园的设计bié  chū  xīn  cái,huán  jìng  yōu  yǎ,吸引众多游客liú  lián  wàng  fǎn
    2. (2) 大海有时chéng  bì  rú  jìng,像温柔的少女;有时xiōng  yǒng  péng  pài,坏脾气bào  lù  wú  yí
    3. (3) 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难题,不能tuì  suō,要勇于接受tiǎo  zhàn
  • 2. 比一比,组词。

  • 3. 句子练习。

    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压轴——

    壮观——

  • 4.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
    1. (1) 通过大家的帮助,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
    2. (2)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 5. 小小辩论会。

    春节快要到了,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又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你是支持燃放,还是反对燃放呢?请把你的意见和理由说清楚,争取让大家支持你。

  • 6. 阅读展示台。

    请你从《童年》这本书中选择人物、情节和语言的一个方面具体写一写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你也可以谈谈读《小英雄雨来》或《爱的教育》的收获。

  • 7. 请你来指导。

    列车时刻表

    车次

    出发站

    到达站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历时

    商务座

    特等座

    一等座

    二等座

    G101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06:43

    11:14

    04:31

    当日到达

    12

    G5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07:00

    10:30

    03:30

    当日到达

    G117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09:25

    14:04

    04:39

    当日到达

    13

    G203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18:35

    23:10

    04:35

    当日到达

    13

    G17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19:00

    22:13

    03:13

    当日到达

    家在北京的小涵决定12月14日去南京参观纪念馆,上面是北京到南京的列车时刻表。

    1. (1) 如果你是小涵,你准备搭乘哪个车次的火车到南京?并说明理由。

      车次:。理由:

    2. (2) 如果你搭乘的是G117次列车,需要给接站的司机发一条短信,至少要告诉他哪两条信息?(    )
      A . 列车是北京南站始发。 B . 坐的是二等座。 C . 车票的价格是443.5元。 D . 行车时间是4小时39分钟。 E . 列车在14:04到南京南站。 F . 乘坐的是12月14日G117次车。
  • 8. 古诗积累。

    默写《浪淘沙(其一)》,写出作者的名字,并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二、阅读园地。
  • 9. 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假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 (1) 读标题,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
    2. (2) 女儿两个礼拜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是因为(    )。
      A . 她很喜欢读书。        B . 她想在读书比赛上获奖。 C . 她要研究一个深奥的课题。    D . 她喜欢看书中的插图。
    3. (3) 第①段中写到作者对女儿的读书方式不赞同,为什么?请你从文中找出四点理由。
    4. (4) “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中“只”字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5. (5) 下面的读书方式,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    )。
      A . 咀嚼书里的意思,特别要欣赏美丽的插图,获得读书的乐趣。 B . 即可精读,也可浏览,还可像参加读书比赛那样读。 C . 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 . 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6. (6) 文中讲了孔子关于“学”和“思”的两句话,你知道这两句在《论语》中的原话吗?如果知道,请分别写在下面;如果不知道,请写两则你积累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 10. 阅读。

    披上虎皮的羊

    郑渊洁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随时东张西望,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山羊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

        一次山羊独自走到森林边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猎人丢下的。开始,山羊还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捡这张虎皮。几经犹豫后,山羊壮了壮胆,拾起了虎皮,它觉得挺有趣的。突然它灵机一动: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不也会很威风吗?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着。

        当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时候,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老虎”来了,都跑的跑、躲的躲,四处逃窜。山羊见此情景,心里觉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现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山羊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一个个离它远远的。于是,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

        正当山羊香喷喷嚼着青草的时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来。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连那只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来这是一只假虎吗?显然还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

        所以说,徒有虚假外表而无真正本领的人,是经不住实际检验的,一旦让他们面对考验,空虚的内心很快便使他们败下阵来。

    1. (1)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东张西望:

      莫名其妙:

    2. (2) 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3. (3) 山羊为什么要披上老虎皮?
    4. (4) 披着虎皮的山羊看到豺狼为何发抖?
    5. (5) 请找出点明寓意的语句写下来。
    6. (6) 和这个故事类似的还有
三、习作。
  • 11. 习作。

    ㅤㅤ每个人都有记忆深刻的一瞬间,或许是在课堂上,或许是在回家的路上,或许是在一次旅行中……在那些难忘的瞬间里,我们收获了感动、快乐、友情、知识……

    ㅤ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瞬间?你在那一瞬间收获了什么?请以“那一刻,我记忆犹新”为题,写一篇习作。(如果不满意这个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