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01-12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小明在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的一些估测合理的是(  )
    A . 测温枪的长度为5cm B . 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5oC C . 做一次核酸采样的时间为2min D . 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80cm2
  • 2. 耳廓有汇集声波的作用,听力不好的人常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廓旁对着声源的方向,如图所示。这样做,可以使听到的声音(  )

    A . 响度增大 B . 音调升高 C . 音色发生改变 D . 传播速度变大
  • 3. 南北朝傅翕有绝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步行骑水牛”中骑在牛背上的人相对牛是运动的 B . “桥流水不流”中水不流是以桥为参照物 C . “桥流水不流”中桥在流动是以流水为参照物 D . “人从桥上过”中人的运动是以流水为参照物
  • 4. 《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升高湿纸的温度 B . 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 . 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 . 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 5.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我们通过响度来辨别声音是不是编钟发出的 C . 用不同力度去敲击编钟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 .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速度不同
  • 6.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如图为学校、医院或科研部门附近常见的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如图所示方法相同的是(  )

    A . 噪声监测仪 B . 射击时戴耳罩 C . 双层隔音玻璃 D . 禁止喧哗
  • 7. 褐海燕在空中飞10km仅需3min,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猎豹10s跑300m,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猎豹、褐海燕、羚羊 B . 羚羊、褐海燕、猎豹 C . 褐海燕、羚羊、猎豹 D . 褐海燕、猎豹、羚羊
  • 8. 小明家里的寒暑表能测量的温度范围为﹣30℃~50℃。小明将其放在窗台外测量当地气温,一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0.1℃ B . 该寒暑表可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 . 当地的气温为﹣9℃ D . 该寒暑表比体温计的内径细
  • 9. 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有些是由人工制造的。其造雪原理是: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小液滴在落到地面前会变成小冰晶,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工造雪过程中,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 B . 人工造雪和自然降雪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 C . 人工造雪和自然降雪都需要吸热 D . 人工造雪需要吸热,自然降雪需要放热
  • 10. 小明和小亮做了图甲、图乙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碘的物态变化,小明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亮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小明的碘锤中会出现紫色碘蒸气 B . 小亮的实验中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C . 小明的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D . 若要做碘升华实验,小亮的实验方案更好
二、实验题
  • 11. 在探究“晶体熔化过程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实验时,需要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2. (2) 实验中每隔3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3

      6

      9

      12

      15

      温度/℃

      40

      44

      48

      48

      48

      60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熔点为℃,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温度

    3. (3) 由图像可知:9min时物质处于状态。
  • 12. 如图所示,这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在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组装;
    2. (2) 小明观察到水在加热过程中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图(选填“①”或“②”)表示水沸腾时的情况;
    3. (3) 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根据实验数据和我们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0

      2.5

      3.0

      3.5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4. (4) 如图丙所示,B容器中装有适量水,A试管内也装有水,现用酒精灯给B容器加热,一段时间后,B容器内水沸腾时,A试管内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支持该观点的理由是
    5. (5) 小明觉得该实验的实验时间过长,请你提出一种方法帮小明解决该问题:
  • 13. 如图所示,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 (1) 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选填“大”或“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 (2) 在计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时,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选填“方法1”或“方法2”);

    3. (3)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vA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BC , 由此可知,小车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4. (4) 如果让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
  • 14. 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小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华在相同的四块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a)A、B、C、D所示的实验探究。

    1. (1) 为了比较蒸发快慢,小华将质量相同的水滴在玻璃板上,测出水蒸发完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表示蒸发越(选填“快”或“慢”);
    2. (2) 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的关系;
    3. (3) 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选填“应该”或“不应该”)使用热风;
    4. (4) 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b)甲、乙所示,结果发现甲图中的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他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15. 现代生活中噪声污染无处不在,为了减少噪声的危害,实验小组选购了三种不同材质的耳塞。为了比较这些耳塞的隔音性能,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三种不同材质的耳塞、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三、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oC。

  • 17. 在科幻小说《太空之旅》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开阳号”飞船在太空中将来犯的“瑶光号”击中,“开阳号”的航天员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见“瑶光号”被炸毁,立即调头离开。请你指出这段描写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判断的依据是
  • 18. 小明同学将一把金属勺子放进热水中(温度略低于100oC)搅动一会儿,勺子竟然熔化了,小明觉得非常奇怪!请你根据如表所给信息,猜想一下制成金属勺子的材料可能是表中的,你的理由是

    金属

    锡钢合金

    不锈钢

    熔点/ oC

    29.8

    120~190

    660.4

    1440

四、综合题
  • 1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甚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4~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使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其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恐怖程度可见一斑。

    1. (1) 次声波的声波频率在Hz以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人可听见的声波的传播速度(选填“相同”或“不同”);
    2. (2) 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得很远;
    3. (3) 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地传递(选填“能量”或“信息”)。
五、简答题
  • 20. 新冠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化,现在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仍需要佩戴口罩,遇到天气变冷时,戴眼镜的人佩戴口罩,眼镜片容易变模糊,过一会儿镜片又变清晰了,请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六、作图题
  • 21. 室内稳度为20 ,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画出反应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七、计算题
  • 22. 十一假期小梦准备从太原出发去北京游玩,她选择了乘坐G620高速动车组列车,通过手机查询到该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全程为513km,期间要穿过太行山隧道,隧道全长27848m。问:

    G620列车时刻表

    站次

    站名

    到站时间

    离站时间

    1

    太原南

    始发站

    15∶25

    2

    阳泉北

    16∶11

    16∶14

    3

    石家庄

    16∶53

    16∶58

    4

    涿州东

    17∶49

    17∶51

    5

    北京西

    18∶16

    终点站

    1. (1) G620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小梦乘坐的高铁列车长为252m,如果列车以50m/s的平均速度通过隧道,则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 23.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 (1) 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
    2. (2)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