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

更新时间:2023-01-07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31分)
  •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这学期,跟随作家生花的妙笔,我们感受到草原蒙古族人们的热情lǐ mào;我们醉心于丁香淡淡的yōu yǎ的甜香;我们仿佛听到了狼牙山五壮士壮烈háo  mài的口号;我们沉浸在新中国诞生的xǐ yuè之中,那庄严的xuān ɡào传遍大江南北。如今中华儿女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jiān qiánɡ bù qū,努力拼搏,以háo mài的步伐向前挺进。让中国巍然yì lì在世界的东方。奋进吧,少年!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回(yū)      媚(wǔ)       苍(qiónɡ)     惟妙惟(xiào) B . 迤(wēi)     脸(bēnɡ)     着(qínɡ)      蹿上来(chuān) C . 腿(juǎn)    开(huō)    住(qiǎ)     一而散(hònɡ) D . (yè)      围(jiān)     射(fú)      奄一息(yān)
  • 3. 下列关于路名、地名和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京【BeiJING】                     B . 新昌路【XINCHANGLU】 C . 孟浩然【MENG  HaoRan】             D . 司马光【Sima   Guanɡ】
  • 4. 词语填空与运用。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居高下    斩钉铁    叱风云   横七

      尽弃    排山海    千一发   全神

    2. (2) 读下面这些句子,你会想到上面哪个词语呢?请选择填空。

      ①跑到马路中间的孩子眼看就要被疾驰的汽车撞上了,危急时刻,一位眼疾手快的交警救下了他。

      ②废旧的厂房里,钢管有的横躺在地上,有的斜立在墙角。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听了老师的讲解,我赞叹道:‘多么美好的画面呀!'”这句话中的“讲解”和“赞叹”都是表示说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议论、说明、想方设法”等。 B . 《桥》这篇课文中,“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两句话主要对人物的动作进行了描写,表现了老汉凶狠的形象。 C . “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这句话中的标点使用正确。 D . “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爱护,更是‘践行文明礼仪、引领文明风尚'的应有之举。”这句话没有语病。
  • 6. 下面梳理的“有目的的阅读”基本策略,排序正确的是(    )。

    ①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②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

    ③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相关段落或内容。

    ④细读相关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找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勾画关键句等。

    A . ②④③① B . ③②④①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②①③
  • 7.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每一位来到北京的外国游客,都会去故宫参观游览。(改为双重否定句)
    2. (2)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仿照例句写一写妈妈看见商场上一件喜爱的衣服时入迷的样子)
    3. (3) 花儿期待清风把自己催笑,草儿期待期待。(照样子,仿写句子)
    4. (4)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文段。

      为了防止此类伤害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包括召开家长会、加强法制教育等。各班也积极响应,进行主题班会。通过上述措施,使全校学生

      深刻认识到此类事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知识积累与运用(每空1分,错1字0分,12分)
  • 8. 按要求填空。
    1. (1) 春天,看到万紫千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不禁想到朱熹《春日》中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夜,看到鹊飞、听到蝉鸣,脱口而出的便是辛弃疾的“”;雨天,看到乌云密布、雨珠四溅,脑海中浮现出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
    2. (2) “捐躯赴国难,”是曹植坚定的报国志;“少小离家老大回,”是贺知章悠悠的思乡意。
    3. (3) 《花之歌》抒发了作者的独特感悟:失意时不,得意时不
    4. (4) “,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如果你和好友要分别,你会用诗句“”来表达惜别之情。
三、阅读理解与感悟(27分)
  • 9. 阅读《小英雄雨来》片段 , 回答问题。

    ①芦花村的街上,立时变得喧腾起来。②飞扬的灰尘里,人呀,车呀,牛呀,一毛一驴呀……就像河水般往东流。③小猪崽子尖声尖气地叫着。鸭子从背筐里伸出长脖子,张着扁嘴,嘎嘎嘎嘎。(甲)④一只老母猪,带着个沉甸甸的大肚子,摇摆着耳朵,扭搭扭搭地哼哧着。⑤赶猪的老头儿,留着一把灰白色的大胡子,面流汗水,就像回答谁的问话似的,一边走一边喊叫着:“我不能把它留给敌人,眼看就是一窝小猪啦!”

    扬起的尘土,在大路、在田野、在村里的街道上浮动。在这猪、牛、人、马、车辆汇成的河流里,长着连鬓胡子的武装班长申俊福过来了。他敞着怀,高卷着裤腿,光着两只大脚,肩上扛着个大地雷。汗珠顺着他胡子拉碴的脸往下滚,顺着他袒露的胸膛往下流。他一路上喊着:“闪开!闪开!别挡道,嘿!”申俊福后面跟着十五六个大汉,有扛着地雷的,有用柳条筐背着地雷的,有……

    1. (1) 这段话主要写了(    )。
      A . 芦花村的村民都去赶集。 B . 大风刮起来,村子里的牲畜都躁动起来,人们惊慌失措。 C . 敌人来了,村里的人们纷纷逃离,武装班长申俊福等人准备埋地雷。
    2. (2) 第1段的①②句是对的描写,③④⑤是对的描写。这种写法叫
    3. (3) 如果让你在甲处加上一句话,你会写什么呢?(提示:注意联系上下文)
  • 10. 阅读《草原》节选,回答问题。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1) 本文的作者是,原名是,他的作品还有《》。
    2. (2) “一百五十里”在选段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写的目的是
    3. (3)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4. (4) 画横线的句子中“明如玻璃的带子”指,突出了其的特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彩虹”形容,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
  • 11. 阅读《出发,是最好的开始》片段,回答问题。

    ①我读初中时,体育不错,尤其是跑步。初二的秋季,我参加了1500米长跑比赛。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强度这么大的长跑,自从老师宣布了我的参赛项目后,我心里就一直波涛汹涌。

    ②离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也渐渐变得茶饭不思,脑海里总是播放着有关跑步的画面。有时担心自己会在开跑时被人推倒,有时又想自己会不会听不见裁判的哨声,各种关于跑步的臆想层出不穷。我变得异常焦虑,并且随着比赛的日益逼近呈现出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状态。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安慰,似乎都不管用。那是一段难熬的日子。

    ③开运动会的日子终于到了。快轮到我比赛时,那种紧张的压迫感几乎让我感到窒息。站在起跑线上,我简直怀疑心脏要蹦出来。随着“预备、跑”的声音,我的双脚开始飞快地交替,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走。彼时,内心是如此专注,再无紧张,亦无焦虑,眼中除了前方,别无它物。

    ④几分钟后,我跨过终点线,内心一片澄澈。那一刻,我深刻领悟到什么是如释重负。我意识到,只要开始,眼里就只有前方,就不会有疑虑。

    ⑤有一次,我表哥骑摩托车带我到乡间闲逛。午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随即便是倾盆大雨。表哥和我躲进一间凉亭。我们期待躲一会儿,雨就能停,但雨一直下着,如泼、如倒。

    ⑥我和表哥面面相觑,都在纠结要不要走的问题。如果过会儿雨停了,现在走岂不是很亏。如果雨一直下,我们该躲到何时。这个问题把我们一直困在凉亭里。

    ⑦最后,表哥下定决心走。我们坐上车,披上雨衣,准备启程。当表哥发动车子后,我心里再无纠结,一心只想早点到家。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之前的纠结是那么多余,我们早该出发了。

    ⑧我的一位朋友,一心想创业,但囿(yòu)于眼前的安逸生活迟迟没有动手。每当酒后,他就会与我大谈理想,说要开一个店,定期给自己放假,去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他的理想基本随着酒气烟消云散。

    ⑨这回,他动真格了,说是准备开一个连锁店。他开始看加盟事宜,选场地,招聘员工。一个多月后,新店顺利开张。他说,之前总在考虑开什么店好,亏了怎么办,这些想法无一不困住他的脚步。现在心一横,反倒毫无顾虑了。

    ⑩他的话让我不禁心生感慨。我们总是囿于自己的假设,让疑虑拴住前行的脚步。殊不知,向前跨出的每一步,都可以击碎它们。出发,才是最好的开始。

    1. (1) 短文共写了三件事情,依次是:。(每件事概括不超过10字)
    2. (2) 文中第②段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 (3) 我和表哥一度困在凉亭里是因为。“我”的朋友说要开店却迟迟没有动手是因为
    4. (4) 短文第④段写道:“几分钟后,我跨过终点线,内心一片澄澈。”此时“我”的内心一片澄澈的原因是(    )。
      A . 我在跑步比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心里很高兴。 B . 比赛结束,“我”在比赛前担心的事没有发生,我如释重负,心里什么都不想了。 C . 比赛时,我内心无比专注,没有紧张也没有焦虑。 D . 因为有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安慰。
    5. (5) 读着“出发,是最好的开始”这个题目,你想到了哪个八字成语?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四、习作表达(30分)
  • 12. 题目:我深深感受到了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以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②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情感真挚,字数在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