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素养(...

更新时间:2023-04-11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利用到的能源中,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 . 风能 B . 水能 C . 太阳能 D . 化石燃料
  • 2. 某运动饮料的部分成分如下,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 碳酸氢钠 B . 氯化钠 C . 乳酸钙 D . 柠檬酸
  • 3. 下列转化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正向自发进行的是(   )
    A . 2KClO3(s)=2KCl(s)+3O2(g)    △H<0 B . 2CO(g)=2C(s,石墨)+O2(g)    △H>0 C . 4Fe(OH)2(s)+2H2O(l)+O2(g)=4Fe(OH)3(s)    △H<0 D . CaCO3(s)=CaO(s)+CO2(g)    △H>0
  • 4. 向刚性容器中通入1molCO和1molNO2 , 发生反应:CO(g)+NO2(g)=CO2(g)+NO(g)。已知该反应的v=kc2(NO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应速率无法增大的是(   )
    A . 升高温度 B . 加入催化剂 C . 充入更多的CO D . 充入更多的NO2
  • 5.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Cl-、I- B . 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H、NO、CH3COO- C . 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的溶液中:Na+、HCO、Cl- D . =10-12的溶液中:Cu2+、NO、SO
  • 6. 下列关于“84消毒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空气中发生反应NaClO+H2O+CO2=NaHCO3+HClO,说明Ka1(H2CO3)>K(HClO) B . “84消毒液”需避光保存的原因是NaClO见光易分解 C . pH越小,“84消毒液”消毒能力越强的原因是HClO氧化性大于ClO- D . 不能与双氧水消毒液混用的原因是ClO-+H2O2=Cl-+O2↑+H2O
  • 7. 在800℃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若CO起始浓度为1.0 , 水蒸气起始浓度为1.5起始浓度为0。达到平衡后,测得浓度为0.6。α为转化率,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8. 臭氧分解2O3⇌3O2的反应历程包括以下反应:

    反应①:O3→O2+O•    (快)

    反应②:O3+O•→2O2    (慢)

    大气中的氯氟烃光解产生的氯自由基(Cl•)能够催化O3分解,加速臭氧层的破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化能:反应①>反应② B . O3分解为O2的速率主要由反应②决定 C . Cl•主要参与反应①,改变O3分解的反应历程 D . Cl•参与反应提高了O3分解为O2的平衡转化率
  • 9. 二氧化锰矿粉中含量测定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还原为 B . 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从无色变为浅紫色 C . 含量为 D . 若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处出现气泡,则测得含量偏小
  • 10. Ni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催化转化的历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O2催化转化的产物是CO和H2O B . 过程②→③涉及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C . 生成1mol CO,需要转移2mol电子 D . 反应过程中,C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 11. (2021高三上·石景山期末) 已知:C(s,石墨)+O2(g)=CO2(g) ΔH1=-393.5kJ/mol

    CO(g)+O2(g)=CO2(g)    ΔH2=-283kJ/mol

    理论上2mol石墨不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g)和CO2(g)放出的热量是(   )

    A . 676.5kJ B . 504kJ C . 283kJ D . 110.5kJ
  • 12. (2022高二上·宁波期中) 侯式制碱法工艺流程及反应原理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饱和食盐水,c(Na+)可以达到最大,有利于NaHCO3沉淀 B . 沉淀池中先通入NH3 , 再持续通入CO2 , 有利于增大c(HCO) C . 母液中加入细小食盐颗粒,c(Cl-)提高,有利于NH4Cl更多地析出 D . 母液中通入NH3 , c(CO)和c(NH)提高,有利于NH4Cl更多地析出但纯度降低
  • 13.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Fe3++SCN-[Fe(SCN)]2+ (血红色)的影响。将2 mL0.01mol/LFeCl3的溶液与2 mL0.02mol/L的KSCN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ⅱ.Fe3++4Cl-[FeCl4]-(黄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Fe3++SCN-[Fe(SCN)]2+逆向移动 B . 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pH导致的 C . 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 . 若要证明试剂③中Cl-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0.04 mol/L的KNO3溶液进行实验
二、多选题
  • 14. 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 . 滴加溶液的pH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基本重合,说明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时参与反应 C . 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 . 滴加溶液的pH变化与滴加溶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溶液的烧杯中消耗了
  • 15. 中国科学家在淀粉人工光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该实验方法首先将催化还原为。已知催化加氢的主要反应有:

        

        

    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相同时间内温度对催化加氢的影响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C . 220~240℃,升高温度,对反应②速率的影响比对反应①的小 D .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不利于反应向生成的方向进行
三、综合题
  • 16. 实验室常以硫酸亚铁和草酸为原料制备草酸亚铁(FeC2O4·2H2O)。通过测定产品中Fe2+和C2O的含量来判断晶体的纯度,其测定过程示意图如图。

    1. (1) KMnO4标准溶液应盛放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2. (2) 滴定在65~85℃进行,应采取的加热方式为
    3. (3) H3PO4可与Fe3+形成无色的[Fe(HPO4)]+ , 使滴定的终点更容易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4. (4) “滴定Ⅰ”是为了测定n(Fe2+)和n(C2O)的总量,以下操作会导致结果偏高的是____(填标号)。
      A . 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 . 滴定终点时,仰视刻度线 C . 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中出现气泡 D . 滴定时间过长
    5. (5) 为促使Fe3+全部转化成Fe2+ , 锌粉必须大大过量。

      ①锌粉加入后,发生的反应有Zn+2H+=Zn2++H2↑、

      ②“过滤”、“洗涤”操作会导致所测得的n(Fe2+)偏低的原因有

    6. (6) “滴定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 (7) 样品中n(Fe2+)∶n(C2O)=
  • 17. 某小组为测定I-(aq)+I2(aq)I(aq)的平衡常数,完成实验I和实验II。

    已知:i.2Na2S2O3+I2=Na2S4O6+2NaI

    ii.I-与I难溶于CCl4

    iii.室温下,达到溶解平衡后,I2在CCl4层和水层中的分配比为常数

    实验I:测定分配比

    1. (1) 在2Na2S2O3+I2=Na2S4O6+2NaI中,I2剂(填“氧化”或“还原”)。
    2. (2) I2易溶于CCl4的原因是,分液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
    3. (3) 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是,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4. (4) 实验测得分配比为86:1,则V1:V2=
    5. (5) 实验II:测定平衡常数

      通过V4可推知水层2中I2和I的总浓度,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6. (6) 通过实验I和实验II,测得平衡常数K=(用含c、V3、V4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
  • 18. (2022·海淀模拟) 在电池中有重要应用。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粗二氧化锰颗粒的过程如下:

    1. (1) 浸出

      ①用硫酸和可溶解软锰矿,请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②浸出时可用代替硫酸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用浸出可减少酸的使用

      c.该法可同时处理烟气中的 , 减少大气污染

    2. (2) 净化、分离

      ①软锰矿浸出液中的可通过加碱转化为沉淀去除,分离出清液的方法是

      ②为减少碱用量,可以通过稀释浸出液除去 ,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理:

    3. (3) 热解

      在一定空气流速下,相同时间内热解产物中不同价态的占比随热解温度的变化如图。热解过程中涉及如下化学反应:

      i.

      ii.     

      iii.     

      ①为了增大产物中的占比,可以采用的措施是(答出两条)。

      ②温度升高,产物中的占比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 19. 某天然气含CH4和一定量的CO2。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苯和氢气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加热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由甲烷制备苯的过程中存在如下反应:

      芳构化反应:6CH4(g) C6H6(g)+9H2(g) ΔH1

      积碳反应:CH4(g) C(s)+2H2(g) ΔH2

      若要用ΔH1计算ΔH2 , 则还需要利用反应的ΔH。

    3. (3) 已知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甲烷芳构化反应中甲烷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ΔH10(填“>”或“<”)

      ②P1、P2的大小关系是,理由是

    4. (4) 在适宜温度下,以金属Mo作催化剂,由甲烷制备苯,几个小时后,单位时间内苯的产量迅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 20.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     , 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1. (1) 该反应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为过渡态。

      该反应历程中,催化剂使决速步骤的活化能降低eV。

    2. (2) 将2.0mol 和6.0mol 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中曲线分析,的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填“催化剂I”“催化剂II”“催化剂III”)

      ②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的有(填字母序号)

      A.恒容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

      B.选择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C.在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移出部分(g)

      D.保持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平衡时再充入2.0mol (g)和6.0mol (g)

      ③温度在之后,使用不同的催化剂,二氧化碳转化率相同的原因是

    3. (3) 若该反应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反应I:        

      反应II:    

      ②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得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先下降后升高,温度高于T后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为

      ③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 和6molH2发生上述三个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温度中CH3OH(g)为x mol,CO为y mol,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