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共同体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图示应用或自然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汽车的观后镜 B . 神奇的验钞机 C . 树荫下的光斑 D . 水中折笔
  • 2.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水中倒影 C . 小孔成像 D . 雨后的彩虹
  • 3. 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光照射下绿叶呈现出红色 B . 在真空中,红光的速度小于紫光的速度 C . 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 . 雨后的夜晚迎着月亮走时,看到地上亮处应是水
  • 4. (2021·淮安)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   )

    A . 靠近镜面 B . 远离镜面 C . 越来越大 D . 越来越小
  • 5.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红色 B . 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C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 . 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 6. (2021·常州) 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人室内,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通过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如果放大镜向书渐渐靠近,那么我们看到的字符(  )
    A . 越来越小 B . 越来越大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 8.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8cm 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无像
  • 9.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正立放大的实像
  • 10. (2013·淮安)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   )

    A . 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 . 该眼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C . 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 . 该眼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 11. 如下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  )

    A . 一定是凹透镜 B . 一定是凸透镜 C . 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D . 可能是厚平板玻璃
  • 12. 2021 年 5 月 15 日,中国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屈原在《天问》诗句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如图甲,“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平台的过程中,其后置照相机对着平台先后拍摄得到乙、丙、丁3张照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火星车在远离平台 B .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 C . 祝融号在拍摄过程中相机镜头逐步向外伸 D . 祝融号后置照相机工作时一定满足 u>2f
  • 13. (2021·宿迁模拟) 如图所示,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仍在a点处 B . 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在a点上方 C . 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D . 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 14. (2018八上·湖北月考)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右移动的是(   )

    A .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左平移 B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 .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减小
  • 15. 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的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组合成的水透镜对卡片所成像(  )

    A . 一定是实像 B . 相当于照相机 C . 相当于幻灯机 D . 相当于放大镜
二、填空题
  • 16.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小孔成像是(“实像”或“虚像”);彩虹是光的(填“反射”或“色散”)现象。
  • 17. 日偏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也说明光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光速是m/s,真空中声速是m/s。
  • 18.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属于(“可见”或“不可见”),对人眼伤害较大,造成近视需要佩戴透镜进行矫正。
  • 19. 以镜正衣冠。身高1.6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m,人在镜中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当人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到镜面的距离变,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 20. 古代就有对光的描述,如“潭清疑水浅”。其中“疑水浅”是光的形成的像(填“实”或“虚”),该现象是光从 中进入 中所形成的(选填“空气”或“水”)
  • 21. 常用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量程为。它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现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 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像。

  • 22. (2020八上·天津月考)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 23.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入射角是度,AB的是空气(左边/右边)。

  • 24. 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如果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镜面转过 30°,此时,反射光与入射光夹角是。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应是
  • 25.

    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26. (2020·连云港) 如图所示,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放置一凸透镜将光屏放在B处时,观察到色光的颜色是,光屏先后在A、C两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30.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 (1) 实验时,小明应选(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
    2. (2)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填字母)两支蜡烛;
    3. (3) 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
    4. (4) 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5. (5) 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
    6. (6) 如果把蜡烛换成棋子,实验时手电筒应照亮(“棋子”或“棋子的像”)。
  • 31. 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1. (1) 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2. (2) 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3. (3) 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 32. 小林用图甲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上;
    2. (2)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填 “实”或“虚”)像;
    3. (3)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图甲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特点与(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相同;
    4. (4) 小林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如图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保持光屏位置不变, 让蜡烛和凸透镜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从图示位置同时匀速向左运动,经过s, 光屏上成清晰(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林用手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烛焰的像亮度将
    5. (5) 同组的小琪将凸透镜中央部分切除,并将剩余上下部分合起来,光屏上有个像。
  • 33. 小明在做模拟“视力的缺陷与矫正”的实验中。

    1. (1) 他将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组装好,然后把凸透镜正对较远处的窗户,移动光屏,在图示位置的光屏上得到窗户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cm。
    2. (2)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不动,接着小明把蜡烛点燃,并调整凸透镜、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然后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的 35cm 刻度线处,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 (3) 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将光屏向(选填“靠近” 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方”)。
    4. (4) 小明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F”光屏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F”,如图所示(圆圈中的“F”与光屏上的“F”实际大小相等)。将“F”光屏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他所看到的像是(|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