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2...

更新时间:2023-01-28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戏曲之所以长盛不衰,因其有思有想、有道有德、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爱有恨,是一种高级的娱乐。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戏曲逐渐“迷失”在各种娱乐浪潮中,尽管有关部门扶持力度不减,但戏曲仍不被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所青睐。新事物的衍生也是大势所趋。每年各个剧种涌现出不少大戏,但结果通常只有一个——叫好不叫座。

    如今,新媒体“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很难耐心地欣赏一场两个小时的戏曲演出,“短平快”的娱乐方式更容易吸引人。尤其是疫情期间,戏曲演员用个人账号发视频、开直播,对着手机屏幕唱戏,吸引了广泛关注,收获了巨大流量。成名成家的戏曲角儿,可能放不下面子开直播,对这种新鲜玩意儿接受度不高。于是乎,一些年轻的、名不见经传的甚至从未当过主演的戏曲演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闲来无事,干脆把小小的手机屏幕当成了一方舞台,以“直播”为职业。其中,有不少年轻戏曲人,一鸣惊人,一夜成名。

    让我们来做一道数学题,一个戏曲演员,舞台黄金生涯30年,每年演出100场,每场满座1000人,一辈子能收获300万人次观众。通过戏曲直播,一个戏曲演员可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就拥有数百万粉丝。戏曲演员在直播中尝到了甜头,一些戏曲院团也“集体”上阵,在会议室、在排练厅、在田间地头、在风景名胜区直播,花样繁多,异彩纷呈。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戏曲的魅力无穷,永不过时;二是传播手段至关重要。戏曲直播所产生的流量,让戏曲演员有了存在价值,更增加了文化自信。此类市场探索,让古老的戏曲艺术,有出路,有盼头,有造血功能。

    网络直播,说到底就是一种手段,一方平台,一个渠道。从露天演出,到勾栏瓦舍,再到现代化剧场,戏曲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艺术。况且,戏曲如今已然处于大众娱乐的边缘,能通过直播收获更多受众,展现戏曲之美、之魅,这本身不就是一种成功吗?

    对此现象,也有人颇有微词,认为戏曲演员对着镜头又唱又舞,一味迎合观众、娱乐至上,过度曝光和商业化,从而失去了艺术家的尊严。殊不知,戏曲之危机也不是一两天了,对于大部分的戏曲院团而言,创排新戏乃至巡回演出,基本是靠财政补助,罕有“市场”。如果还担心过度商业化而拒绝一个上佳的宣传手段,实在是因小失大。戏曲要遵循传统,但不能固步自封。科技对世界的席卷从不间断,前几年我们讲“互联网+”,现在讲直播,未来还有其他。戏曲传播载体的网络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没有直播,也会有其他传播手段,我们身在其中,要抓住机遇、着眼当下。也有人认为,戏曲直播是疫情冲击之下的权宜之计,我以为言重了。当今戏曲“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必将促使戏曲人更新观念,夹缝中求生机。疫情,只是一个催化剂,加速了戏曲传播手段的嬗变和传播方式的丰富。戏曲直播现象的最实际的好处,至少让戏曲还有人关注,还有人欣赏。更为可喜的是,关注和欣赏者中,不乏众多年轻面孔。

    (摘编自余青峰《戏曲直播:有流量,更应有文化含金量》)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戏曲因为其有思有想、有道有德、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爱有恨,能够长盛不衰,所以是一种高级娱乐。 B . 成名成家的戏曲角儿,放不下面子开直播,不能接受直播这种新形式,一些年轻戏曲人,以“直播”为业,一鸣惊人,一夜成名。 C . 通过直播,不仅能够让演员在短时间内拥有更多粉丝,也能让戏曲艺术有出路,有盼头,有造血功能。 D . 如今戏曲已处于大众娱乐的边缘,只有通过直播才能收获更多受众,展现戏曲之美、之魅,且不可固步自封。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观点明确,点明要利用“戏曲直播”的形式,让戏曲还有人关注,有人欣赏。 B . 文章通过正反面对比分析,指出戏曲要与时俱进,不能拒绝直播这一上佳的宣传手段。 C . 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布局,指出有流量,更应有文化含金量。 D . 文章通过“做一道数学题”,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通过戏曲直播宣传戏曲的力度和效果。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短平快”的娱乐方式更容易吸引人,尤其是年轻一代。 B . 任何一种艺术想要发展,都必须走出书斋,走向社会,直播只是其中一个手段而已。 C . 直播能够让戏曲演员尝到甜头,源于戏曲永不过时的无穷魅力及至关重要的传播手段。 D . 在夹缝中求生的戏曲人,应更新观念,不能将疫情冲击之下的戏曲直播这一权宜之计当作出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透平机组在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成功并网并稳定运行,标志着我国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正式投运,实现世界上首次压缩空气零碳发电。该项目是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通过具各调频调峰能力的储能电站平滑电网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及安全性。它的成功竣工,标志着我国这一储能技术迈开了工程化的步伐,将成为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人民网《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材料二:

    该电站不烧煤或天然气,而是通过压缩空气推动透平发电机组旋转发电。用电低谷时,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到盐穴中,用电高峰再释放空气发电,实现电力供需“削峰填谷”。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作用可通俗理解为“充电宝”。由于电力即发即用,往往需要根据尖峰负荷用电需求来增加电力投资,不仅成本高昂,还容易出现供电富余。利用储能技术在用电低谷时将电力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再释放,能有效避免电力系统“忙闲不均”,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性。

    (摘编自廖睿灵《新型储能加速“充电”》)

    材料三:

    其实,用盐穴来储能发电虽是国内首次,但在世界上早有先例。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特殊之处在于——“非补燃”技术的运用。“非补燃”技术,即在压缩空气发电过程中不依赖煤、天然气等外部能源燃烧。

    盐穴的高压空气被释放出来后,需要加热膨胀以产生更大的推力,维持系统的循环运行。目前世界上已投运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都需要烧煤或天然气来加热空气,这个过程就叫做“补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染物排放。当前国际上投运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均为补燃式,去除化石燃料部分,其电能转换效率只有20%左右。

    而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则完全不依赖外界能源,是利用自身的“内循环”,将压缩空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储存起来。待发电时,再将储存的热能释放,成为天然的“助推剂”。储能、发电整个过程全部是物理过程,所以没有任何燃烧、排放。并且采用“非补燃”技术后,可将电能转换效率提升至60%以上,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压缩空气零碳发电。

    (摘编自光明网《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江苏常州投产》)

    材料四:

    在“中国创造”实践方面,依托清华大学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金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请专利百余项,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研发了高负荷离心压缩机、高参数换热器、大型空气透平等关键设各,实现了主装各的完全国产化。在“中国标准”创建方面,该项目发布了我国首个压缩空气储能电站KKS编码标准,立项压缩空气储能首个国家标准、首个电力行业标准以及3个团体标准,逐渐构建了中国压缩空气储能标准体系。

    (摘编自光明网《用废弃盐穴打造绿色“充电宝”》)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是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可以实现压缩空气零碳发电。 B .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运行,可以有效避免电力系统“忙闲不均”,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性。 C .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是最先用盐穴来储能发电的,且完全不依赖外界能源。 D .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成功申请百余项专利,并且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3. (3) “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为何可以被称为“中国骄傲”呢?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崔立

    一早,叔进来时,我还刚开门。

    我有开门的习惯,叔就毫不客套地进来了。叔说,去吃早点吗?我说,好啊。我穿了件外套,换了双鞋。

    我和叔走在人流还不多的马路上,在一长排热火朝天的早点摊前站定。叔说,吃什么?我说,老样子吧。叔朝一个摊主喊一声,两份大饼、油条、豆浆。摊主回一声,好。

    我们在一张塑料桌子前坐下,摊主很快送来了热气腾腾的早点,说了句,慢用!

    我和叔边吃,边说话。叔说,想不到你年轻,还那么早起。我说,睡不着了。周一到周五工作日,要调闹钟才能醒,怪了,周六周日休息天,没闹钟,大清早莫名其妙地就醒了,醒来就再睡不着。叔说,这一点,像我儿子。

    一说起儿子,叔不自觉地眉飞色舞。

    叔说,我儿子呀,勤快、努力,特别读书的时候,晚上我几次去看他,十点、十一点,有时是十二点,都还没睡。我说儿子你快睡吧,儿子说,爸,我还有些功课要做呢,你先睡吧。我就去睡了。一大早我去看他,吓了我一跳,儿子居然还在看书。我说你没睡吗?儿子说,我睡了啊,爸,是你起晚了……

    午间,我拿出一包方便面、一个蛋,随便打发个午饭。叔端了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进来。叔说,老吃方便面对身体不好,吃碗叔亲手包的饺子,包你说好吃。我说,叔,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叔瞪我一眼,说,说什么话呢,有什么不好意思。叔多下了一碗,给你尝尝的。叔还说,我儿子呀,也和你一样,老爱用方便面打发。他上大学,有次我去看他,他宿舍的桌上,摆了一盒方便面。我说你就吃这个?儿子说是啊。我说这怎么行?我拉着儿子就往外跑,挑了一家饭馆,给他点了一桌子的菜。我说以后别吃方便面,要吃啥到外面去买。钱不够问爸要……

    叔说得滔滔不绝,我津津有味地在听。

    水饺吃完了,味道挺不错。

    下午,我拨弄着手机,看朋友圈的消息。

    叔进来了,手里拿一盒五子棋。叔说,下棋吧。我说,好。我执黑,叔执白。黑子先行。我下了一子,叔跟上一子。

    叔的棋下得极有条理,思路清晰,步步为营,我下的子,都被堵了路。叔下的子,又变幻莫测。

    没几下,叔赢了。

    我说,叔,你棋下得不错啊。叔笑笑,说,可有一些年,没下了。叔说,原先我不会下这棋,后来为了陪儿子玩,就学了。儿子刚上小学那会儿,他说,爸你要让我棋的。我说行,我让你三个子。一开始我让三个子,儿子还输。几天下来,儿子的棋艺大增,赢我的次数越来越多……

    叔说得滔滔不绝,我津津有味地在听。

    我说,叔,你这爸当得有意思。叔笑笑,那是!

    晚饭,我约了个朋友。是在外面吃的。

    回来时,已是八点多。上了楼梯。门口,竟坐着一个人。那个人也听到了脚步声,抬起了头。是叔!我说,叔,你怎么在这里?叔站起身,说,哦,我闲着无聊,上来找你,看你不在,就在门口坐了会儿。

    我赶紧开门,请叔进屋。

    放下包,换好鞋。

    叔说,出去吃饭了?我说,对,去见了个朋友。叔说,要早点儿回,晚了不安全。我说,对。叔想了一下,说,想家了吗?我说,想。

    正说话间,我的电话响了,是爸打的。我接了。电话一打十多分钟。挂掉后,我才想到了叔。

    我说,叔,对不起。叔说,没事没事。叔说,我儿子呀,也和你一样,每次和我一打电话,就挂不掉。我说我的,他说他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被拉长了……

    叔说着话,兴致好像不高。

    叔的儿子读博后留在美国,老伴儿前年去世后,叔一直一个人在国内。我来这个城市打工,叔是房东。叔有两套房,楼下一套,还有我租的这套。

    叔走出去时,轻声嘀咕了一句,可有日子没和儿子通电话了。

    声音很低,衬着叔下楼时落寞的背影。

    (选自《啄木鸟》2022年第7期)

    文本二

    父亲的自行车

    余杰

    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

    等到我上了初中9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

    母亲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9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害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

    (选自《中国青年网》)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一说起儿子,叔不自觉地眉飞色舞”,“眉飞色舞”这个词表现了叔的得意和自豪,他一说到儿子就内心兴奋。 B . 文本一中的“我”是事件的叙述者,也是排解叔寂寞的陪伴者;“我”和父亲的通话触动了叔内心的痛点,此时的他有些落寞。 C . 文本二中父亲的自行车锈成了一堆废铁,文章通过自行车的变化表现了父亲因为不能再为孩子们服务而产生的感伤。 D . 两篇文章都采取了对比手法,文本一中父亲形象前后对比鲜明,文本二中父亲年轻时的外貌和年老时的外貌对比鲜明。
    2. (2) 文章用大量篇幅叙述了叔对自己儿子的讲述,请问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3. (3) 这两篇文章中两个父亲形象所传达的写作意图并不相同。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穆公使贾人载盐,征诸贾人,贾人买百里奚以五羧羊之皮,使将车之秦,秦穆公观盐,见百里奚牛肥,曰:“任重道远以险而牛何以肥也对曰臣饮食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穆公知其君子也,令有司具沐浴为衣冠与坐,公大悦。

    异日与公孙支论政,公孙支大不宁曰:“君耳目聪明,思虑审察,君其得圣人乎!” 公曰:“然,吾悦夫奚之言,彼类圣人也。”公孙支遂归,取雁以贺曰:“君得社稷之圣臣,贺社稷之福。”公不辞,再拜而受。明日,公孙支乃致上卿以让百里奚曰:“秦国处僻,民陋以愚无知,危亡之本也,臣自知不足以处其上,请以让之。”公不许,公孙支曰:“君不用宾相而得社稷之圣臣,君之禄也;臣见贤而让之,臣之禄也。今君既得其禄矣,而使臣失禄可乎?请终致之!”公不许。公孙支曰:“臣不肖而处上位是君失也,不肖失伦,臣之过,进贤而退不肖,君之明也,今臣处位,废君之德而逆臣之行也,臣将逃。”公乃受之。故百里奚为上卿以制之,公孙支为次卿以佐之也。

    赵简主从晋阳之邯郸,中路而止,引车吏进问何为止,简主曰:“董安于在后。”吏曰:“此三军之事也,君奈何以一人留三军也?”简主曰:“诺。”驱之百步又止,吏将进谏,董安于至,简主曰:“秦道之与晋国交者,吾忘令人塞之。”董安于曰:“此安于之所为后也。”简主曰:“官之宝璧吾忘令人载之。”对曰:“此安于之所为后也。”简主可谓内省外知人矣哉!故身佚国安。人主诚能如赵简主,朝不危矣

    (节选自《说苑·臣术》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任重道远/以险/而牛何以肥也/对曰/臣饮食/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 B . 任重道远/以险/而牛何以肥也/对曰/臣饮食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 C . 任重/道远以险/而牛何以肥也/对曰/臣饮食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 D . 任重/道远以险/而牛何以肥也/对曰/臣饮食/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与《出师表》“宜付有司”的“有司”含义相同。 B . 敢是自言冒昧的谦辞,与《烛之武退秦师》“敢以烦执事”的“敢”字含义相同。 C . 适在文中是到达的意思,与《石钟山记》“舟行适临汝”的“适”字含义不同。 D . 失伦指失去应有的条件次序,“伦”与《过秦论》“赵奢之伦”的“伦”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穆公关注让商人运到秦国的盐,在亲自察看盐车时,发现百里奚的牛肥,从百里奚的回答中认识到他是君子,再与百里奚座谈后,非常高兴。 B . 公孙支是秦国的上卿,他在与秦穆公的交谈中,感觉到秦穆公对问题的看法明确深刻了许多,知道原因后,当即向秦穆公祝贺,并要让位给百里奚。 C . 赵简主在从晋阳去邯郸的路途中,为等董安于,两次停车。让引导车队前进的官吏很是不解,赵简主通过与董安于的一问一答,委婉地解释了原因。 D . 秦穆公与赵简主两位君王都能知人善任。公孙支心胸阔达,为国让贤,不计己位;董安于忠心尽职为主分忧;他们君明臣忠相得相益,堪称典范。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国处僻,民陋以愚无知,危亡之本也,臣自知不足以处其上,请以让之。

      ②简主可谓内省外知人矣哉!故身佚国安。人主诚能如赵简主,朝不危矣。

  • 5.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沈子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诗和王诗都提到了柳,柳这个意象在这两首诗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B . 贾诗前两句叙述了行踪,后两句抒发议论;而王诗却是先叙述后抒情。 C . 贾诗和王诗都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情感和景象融合在一起,抒情真挚。 D . 王诗中诗人和友人离别时,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而贾诗却没有这一点。
    2. (2) 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赤壁赋》中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两句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2.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与当年“”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令人痛心的事。
    3. (3) 《次北固山下》中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各地纷纷推出①          的线上线下活动,让人民群众在不同时间、不同渠道都能了解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构成一场百花齐放的文化盛宴。

    每一项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文化遗产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更在百姓生活中活态存续。随着时代的变迁,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必须②          。近年来,非遗文化正以公众③          的方式走近老百姓,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喜爱。古老的非遗文化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蝶变”。

    玲珑小巧的庆阳香包、松酥香脆的淮安茶馓、色彩绚丽的黎族织锦……琳琅满目的“非遗购物节”上,各色非遗商品匠心独运,涵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网友纷纷直呼“挑花了眼”;“云游非遗·影像展”在线展播2300多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各类非遗短视频主题直播、话题讨论等活动也同步进行,丰富的线上活动让百姓④          就能感受各地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非遗文化正结合新时代元素“活”起来,不断融入百姓生活,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 . 古老的非遗文化正“飞”人寻常百姓家 B . “云游非遗·影像展”在线展播2300多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 C . “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D . 非遗文化正结合新时代元素“活”起来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常年冰盖之下发现丰富的生物资源的确令人震惊,但解释其原因变得更加复杂,理论上讲,海洋生物,尤其是苔藓虫、海绵和水母等滤食性生物,应该会随着与海水环境距离变大而变得数量稀少,因为它们主要以藻类为食,①           , 而且藻类在零下2.2摄氏度恶劣环境下很难生长。②           , 生活在冰架之下的生物也没有科学家预想的那么生活艰难,它们以洋流带到冰架下的纤毛虫和鞭毛藻等微生物为食,令人惊讶的是,有大量物种隐藏在冰架之下,当你观察南极冰架之下的无冰水域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它们的食物③           , 相反,冰架之下的生物获得的食物远大于它们所能消耗的,这是因为主要栖息在海底的它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身体消耗能量并不多,并且它们的身体不是由耗能组织构成的,因此它们可以依靠少量的食物存活下来。更重要的是,碳年代测定数据显示,这些海底居民并非南极洲大陆架之下的“新房客”。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 (2)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新房客”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奥运赛场上,14岁的全红婵三跳满分惊艳赛场;16岁的小将曾文蕙出色发挥为中国滑板正名;18岁的谷爱凌在北京取得了2金1银的骄人战绩;18岁的苏翊鸣摘得中国单板滑雪冬奥首金;21岁的张常鸿沉稳上阵打破世界纪录……他们不负期望,满怀激情、奋勇争先。

    奥运赛场外,杨倩的可爱“比心”定格“首金”记忆;谷爱凌化身“美食大使”开启吃播;孙颖莎大方赞美对手伊藤美诚“优秀”……他们用青春洋溢的面孔,勾勒出充满活力和阳光的新时代中国形象!

    请结合材料,以“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