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四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

更新时间:2023-02-20 浏览次数: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金属锈蚀 B . 铜制导线 C . 铁矿石炼铁 D . 火药爆炸
  •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加热液体   C . 称量固体   D . 过滤
  • 3. (2016·钦州模拟)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 . SO2 B . NO2 C . NH3 D . N2
  • 4. 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 ①③ B . ①②⑤ C . D . ②④
  • 5. (2019九上·铁力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 . 蜡烛逐渐熄灭 C . 铝片上有划痕 D . 冷却后粗铜丝b端略上升
  • 6. 下列对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 . 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 .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 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吋,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 7.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青铜 B . 铁矿石 C . 焊锡 D .
  • 8. (2019九上·湘阴月考) 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未知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A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C . 其化学方程式为:2C+3D=5B D . 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
  • 9. (2021九上·淮阴月考) 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 . 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 C . 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 . 茶氨酸是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使用金属的年代早晚只取决于地壳中金属的含量 B .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 . “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D . 可燃物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 11.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乙产生气泡较快;再把都经过打磨后的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A . 丙>乙>丁>甲 B . 乙>甲>丙>丁 C . 甲>乙>丙>丁 D . 乙>甲>丁>丙
  • 12.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C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 D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用坩埚钳分别夹取棉花和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
  • 13. 下列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序号

    目的

    方案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B

    鉴别CO2和O2

    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倒入集气瓶中,振荡,比较现象

    C

    保护铝制文物

    经常用钢丝球擦拭,使其光亮如新

    D

    验证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将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粉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
  • 14. 下列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的化学式为H2O B . 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C . 反应中生成丙、丁质量比为14:1 D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 15. 为了从含有FeSO4、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体X中只含有Cu B . 试剂A是铁粉,试剂B一定是稀硫酸 C . 操作I为过滤 D . 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小于原工业废水中的硫酸亚铁
三、填空题
  • 1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汞原子

      ②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③铵根离子

      ④侏儒症是由于缺元素

    2. (2) 我国古代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原理是:
    3. (3) 某些食品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袋内放一包“双吸剂”。

      如图是某食品包装袋中的“504双吸剂”,此双吸剂中铁粉的作用是,此双吸剂中使用铁粉不使用铁块的原因是,NaCl的作用可能是

    4. (4) 生活中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用完后通常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四、综合题
  • 17. 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 (1) 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O2 , 收集完毕时,应先
    3. (3) 写出用B、E装置组合制取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H2S是有毒气体,溶于水成氢硫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H2SO4常温发生反应制硫酸亚铁和H2S。某同学用G装置来收集处理H2S。

      ①实验室制H2S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F、G装置组合来收集处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③猜想G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漏斗的作用是

  • 18. 已知A~K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红棕色固体A与有毒气体B在工业上可以冶炼金属C;金属C与蓝色溶液D反应生成红色固体E和溶液F,C与G的稀溶液也能反应生成F溶液和气体H;I和J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两种液体,I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J和气体K;B、C、H都能在K中燃烧。
    1. (1) F溶液中金属离子符号为,E在生活中的用途是
    2. (2) 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物质C和G反应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I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I和J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9. 甲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

    1. (1)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实验前应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原因是
    2. (2) 实验过程中,仪器①中发生的现象是;仪器③中发生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际生产中炼铁的原料主要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其中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是从原料入口加入的,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为
    4. (4) 在探究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包黑色粉末,并提示该粉末是由铁粉和氧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猜想假设】①黑色粉末是铁粉;②黑色粉末是氧化铜粉末;③

    5. (5) 【设计方案】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片刻后加热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

      请填写下表空白(不考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可能发生反应):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猜想①成立

      黑色粉末全部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②(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③成立

      【实验结论】经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成立。

    6. (6) 【反思评价】

      ①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②从环保角度上看,上述设置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

  • 20. 有两种外观类似黄金的①Cu﹣Zn合金和②Cu﹣Ag合金制品,若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仪器.
    1. (1) 你认为能测出合金(填序号)中铜的质量分数;
    2. (2) 取上述(1)中的合金粉末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的质量为69.8g.

      求: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