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

更新时间:2022-01-31 浏览次数:7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做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B . 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C . 含氯消毒剂杀菌消毒 D . 自来水冲洗双手
  • 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过滤液体 C . 倾倒废液 D . 倾倒液体
  • 3. (2019·龙东) 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N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X的化学式为CO2 B .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 .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
  • 4. 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中学生应有一定的用火常识。下列做法或说法合理的是(   )
    A .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散热 B .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的开关,再关闭阀门 C . 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 5. 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 . 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 C . 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 . 茶氨酸是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
  • 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16·钦州模拟)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 . SO2 B . NO2 C . NH3 D . N2
  • 8.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是SO2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 9.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37

    32

    2

    3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0

    66

    3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d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 . 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为37g D . 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10.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化学与健康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人体缺乏钙元素易得佝偻病

    ②室内放一盆水可避免CO中毒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C.对现象的认识

    D.对化学与社会的认识

    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②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②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3个水分子
    2. (2) 2个钙离子
    3. (3) 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
  • 12.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 (1) 如图①和②是两个简易净水装置。若对某河水水样进行初步净化:使用装置①进行过滤时,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2. (2) 图2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它(填能或不能)使硬水变成软水。
    3. (3) 如图③是电解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 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C . a为电源的负极 D . 乙中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4. (4) 科学研究证明,水还能在光照和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综合题
  • 13. 小想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玻璃管在实验室做了化学课本中的三个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①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活塞最终停在刻度处。

    2. (2)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该实验中,①④是用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是用石蕊试液染色并干燥后的棉球。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观察的现象是,通过现象可获得二氧化碳的性质是①

    3. (3) 实验三:探究分子运动实验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利用该装置实验的优点是

  • 14.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 (1) 标号②的仪器名称:②
    2. (2) 实验室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选择发生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4. (4) 装置E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实验前可用推拉注射器的方法检验E装置的气密性,若向上拉注射器可观察到现象,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H2S是一种有毒气体,溶于水成氢硫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备H2S,同时生成硫酸亚铁;某同学用G、H装置来收集并处理H2S。

      ①实验室制H2S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G装置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填“大”、“小”或“不确定”)。

      ③猜想H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15. 如图为甲、乙、丙三位同学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

    当人们吸入或接触五氧化二磷粉尘时,五氧化二磷能与人体黏膜表层、眼、皮肤的水分反应变成磷酸,对局部有强烈的腐蚀、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肺炎、肺气肿。(特别提醒: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 (1) 从实验科学设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填甲、乙、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最好。
    2. (2) 甲同学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有关燃烧的条件是
    3. (3) 乙、丙同学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现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但一会儿就熄灭了,说明了燃烧的条件是
    4. (4) 小明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概括,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 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 . 三位同学都应用了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 D . 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 1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 (1) 已知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2. (2) 反应前天平平衡,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和铝反应,称量,观察到指针(选填“向左偏”、“向右偏”或“指向刻度盘中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 (3) 为完成实验任务,在不改变药品的前提下,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17.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为紫黑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E、F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D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图中“一”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试回答:

    1. (1) 写出B的名称
    2. (2)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①。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四、计算题
  • 18.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的稀盐酸,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已知:该石灰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求:
    1. (1)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