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

更新时间:2023-01-26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美的背后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不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着孔子学说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品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品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方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议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方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好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流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巧;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觉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受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为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含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蒇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方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地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葱翠。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以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跟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普罗大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后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不过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节选自赵焰《美的背后》,有删减)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在明朝之前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崇尚自然、游离社会,是这一主流思想的补充,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 . 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佛教传入中国时,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和淡化,更多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活禅"。 C . 不论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还是中国知识分子所一直坚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使命,都体现着他们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D . 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有低矮化的倾向,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或有出现。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通过对孔子与庄子学说的解析,阐述了中国文化中对人生美学意义的观照态度。 B . 文章以明朝为时间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呈现对照式,结构严谨。 C . 文章引用罗素语,以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洁净精神。 D . 文章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论证方法灵巧,修辞手法多变,语言鲜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伴随“艺术人生”观念,很多艺术种类达到了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如王维的《山居秋瞑》。 B .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和精神。 C . 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在艺术上,孔子追求精巧,庄子追求情理。 D . 深受普罗大众喜欢的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低矮化倾向。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印尼爪哇开展了一项有关水稻生产的农业研究。研究者发现,农业生产常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来获得总量的增长,但这种生产模式一旦固化并达到一定上限后,再多的生产投入也不能提高产量,反而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这种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模式无法进化成更为高级的生产模式。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称之为“内卷”。这种现象同样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中,而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正面临“内卷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这样谈当前教育的“内卷化”∶孩子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是读好大学或好专业的名额始终是有限的,从教育效率的角度来看不升反降,造成了整个社会的焦虑。当这个系统问题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和蝴蝶效应对于整个教育生态的破坏力都是巨大的。更大的问题在于,由于标准化考试的日益僵化以及难度降低,考高分的捷径就是刷题,因此让几乎所有考生都陷入到刷题、拼时间的低层次竞赛当中,浪费了时间,扼杀了创造性思维。他坦言,这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困境,也是很多父母的无奈"。

    走出“内卷化”的困境,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其中,处理好教育资源的优质与均衡的关系尤显重要,这一点无须赘言。

    但仅靠学校单方努力显然不够。如果只盯着校园,教育不可能真正走出"内卷化"的困境。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即便身处最优质的学校,也依然要面对“内卷化”的考验。此前关于清华北大两所名校学生状况的调查广受关注,揭示了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现象∶在这两所最顶尖高校里,这些学生依然处在极度竞争中。原因无他,“绩点为王”,成功压倒成长。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唯分数高低论优劣,必然导致在一个赛道里过度竞争。

    摆脱单一评价模式,需要全社会对这种观念的接纳,包括政策的支持、学校的引导以及家庭的协作。当社会的评价更加多元,能够在观念上鼓励多样的成长成才路径、在资源配置上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内卷化”自然会得到消解。

    (摘编自胡唯元《只盯着校园,走不出教育“内卷化”困境》)

    材料二

    材料三∶

    提起当前的教育“内卷化”与教育焦虑,不少人认为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过少,而要缓解教育焦虑,必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在我看来,根本原因不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而是在发展教育过程中,人为地把教育资源分为三六九等。政府教育部门没有适时根据教育发展新形势,调整发展教育的思维与战略,反而推出将教育资源等级化的政策措施,这导致我国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不管怎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老百姓一直认为只有排在前2%,甚至前1%的资源才是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不全面清理这种等级化思维,我国社会的教育“内卷化”和焦虑,在未来会更加严重。

    很多家长抱怨,现在中考竞争激烈,孩子升学压力很大。然而从2000年到2020年,我国上普高的学生增加了400多万,可为何家长的焦虑不减反增呢?原因在于家长们普遍患上了“中职恐慌症”。整个社会上上下下都把职业教育看作层次低人一等的教育,这是发展教育的一大“败笔”。

    再着高招,情况也差不多。尽管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然而高等教育五花八门的分层现实更令师生家长压力山大。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启动了211、985建设工程,虽然对建设部分高校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其负面效应更为深远∶211、985成为学校的身份标签。有多少学生考进这类高校,成为评价一所高中办学的重要指标。2018年教育部又启动实施了“双一流”建设工程,这使得“双一流”有成为学校新的身份标签之势。

    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政府教育部门应该避免自身的政策把学校等级化,否则就会与推进普及化的目标冲突。不但会影响高等教育的结构——所有学校都想办更高层次的学校,也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资源向"头部"学校集中,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低,无法保障培养质量。可以说,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过程中,还用“精英思维”搞建设工程,是发展教育的又一大“败笔”。政府部门应该努力为所有受教育者创造平等的求学环境,给高校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在此基础上,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这有助于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而不是把学校引导到争夺教育资源的竞争中。

    必须意识到,近年来我国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提出的非985、211院校毕业生不用,以及只招“双一流”毕业生的招聘标准,也是源于教育建设工程。这加剧了唯学历论、唯名校论,进一步带来的问题是学历高消费。学历高消费不但会浪费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也会刺激教育内卷,使所有家庭和学生都被更换到追求更高学历的轨道上。

    是时候认真对待造成教育“内卷化”的等级化发展教育的思维了。不调整这一思维,我国在社会的教育焦虑将很难消除。包括我国正在建设的职教本科,由于没有解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被视为所有本科院校中最低层次的院校,遭遇歧视,就值得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当然,调整等级化发展教育的思维,需要形成新的办好每所学校的教育发展观,并要从根本上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破除名校的既得利益,这是必须做出的艰难选择。

    (摘编自熊丙奇《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教育“内卷化”是怎么产生的?》)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朱永新认为教育“内卷化”导致教育效率降低,使整个社会陷入了焦虑,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 . 从校园着手扭转教育“内卷化”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强如清北的学生依然循着“绩点为王”的思维惯性。 C . 熊丙奇认为中招带给师生家长的压力,并非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真正稀缺,而是大众普遍歧视职业教育。 D . 从211、985建设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工程,近20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办高等教育仍未脱离“精英思维”。
    2. (2)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最能准确说明教育“内卷化”实质的一项是()
      A . 学生的作业时间与学习素养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但随着作业时间的继续增加,学习素养提升不明显。 B . 学生接受适量的课外辅导有助于学习素养的提升,但过量的课外辅导对其学习素养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C . 学生在作业或课外辅导投入的时间和学习素养提升不成正比,说明费时加量的学习方式是行不通的。 D . 延长学习时间是提升学习素养的一种方式,可一旦固化为唯一的方式,它终有到达极限或瓶颈的一天。
    3. (3)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三两则材料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示众

    鲁迅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抱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

    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荷阿馒头包子咧,热的……”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电杆旁,和他对面,正向着马路,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他连忙顺下眼,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

    霎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嗡,都,哼,八,而……”

    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子,一张嘴,尖下巴。

    “他,犯了什么事啦……”

    大家都愕然看时,是一个工人似的粗人,正在低声下气地请教那秃头老头子。

    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时,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一个挟洋伞的长子就来补了缺;秃头也旋转脸去再看白背心。

    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巡警,突然间,将脚一提,大家又愕然,赶紧都看他的脚;然而他又放稳了,于是又看白背心。长子忽又弯了腰,还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窥测,但即刻也就立直,擎起一只手来拼命搔头皮。秃头不高兴了,因为他先觉得背后有些不太平,接着耳朵边就有唧咕唧咕的声响。他双眉一锁,回头看时,紧挨他右边,有一只黑手拿着半个大馒头正在塞进一个猫脸的人的嘴里去。他也就不说什么,自去看白背心的新草帽了。

    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击,连横阔的胖大汉也不免向前一跟跄。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

    “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

    胖孩子也跟跄了四五步,但是没有倒,一手按着脸颊,旋转身,就想从胖大汉的腿旁的空隙间钻出去。胖大汉赶忙站稳,并且将屁股一歪,塞住了空隙,恨恨地问道∶

    “什么?”

    胖孩子就像小鼠子落在捕机里似的,仓皇了一会,忽然推开他,冲出去了。“吓,这孩子……”总有五六个人都这样说。

    待到重归平静,胖大汉再看白背心的脸的时候,却见白背心正在仰面看他的胸脯;他慌忙低头也看自己的胸脯时,只见两乳之间的洼下的坑里有一片汗,他于是用手掌拂去了这些汗。

    然而形势似乎总不甚太平了。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因为在骚扰时四顾,没有留意,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便碰了站在旁边的车夫的鼻梁。车夫一推,却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转身去,向着圈外,嚷着要回去了。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

    “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空隙间忽而探进一个戴硬草帽的学生模样的头来,将一粒瓜子之类似的东西放在嘴里,下颚向上一磕,咬开,退出去了。这地方就补上了一个满头油汗而粘着灰土的椭圆脸。

    “好!”

    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采。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连巡警和他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路对面是胖孩子歪着头,磕睡似的长呼;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大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现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夫正在爬起来。

    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胖大汉走不到一半,就歇在路边的槐树下;长子比秃头和椭圆脸走得快,接近了。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

    “成么?”车夫要来拉车时,坐客便问。

    他只点点头,拉了车就走;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

    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了。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日

    (有删改)

    文本二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示众》正是一篇"不足称为'文学概论'之所谓小说"的小说吧。但这样说,又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因为随着小说写作实践的发展,小说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像《示众》这样的小说,在打破既定的小说规范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小说范式。其实《示众》对故事情节的忽略,对人物个性化性格刻画的放弃,甚至取消姓名而将小说中的人物“符号化”,这都是有意为之的。引起鲁迅创作冲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与细节,以及他对于这些具体的场景、细节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存在、人性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度追问与抽象思考。这就是说,鲁迅是有自己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和思维(包括艺术思维)方式的,他对人的生存的现象形态(特别是生活细节)有极强的兴趣和高度敏感——这是一个文学家的素质;但同时,他又具有极强的思考兴趣与思想穿透力,他总能达到从现实向思想,从现象到精神,从具象向抽象的提升与飞跃——这正是一个思想家的素质;而他又始终保持着极强的形象记忆的能力,因而总能把具象与抽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他的创作中,每一个具象的形象(人物、场景、细节等)都隐含着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特别是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的独特发现与理性认识。这样,鲁迅的小说就具有了某种隐喻性,涂上了鲜明的象征色彩。而《示众》正是以强烈的象征性而成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的中国象征化的先锋小说,如果要追根溯源,是不能忘记《示众》的∶它可以说是20年代的中国实验小说、先锋小说。

    (摘编自钱理群《鲁迅作品细读·读<示众>》)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环境描写烘托出沉闷的生活气氛,表现了人们的无聊,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并有效地推动了情节发展. B . 小说以胖孩子的吆喝声起以吆喝声结,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以胖孩子为主要视角观察众人,折射民众的精神状态。 C . 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手法,细致生动地刻画了一群无聊好奇、盲目从众的看客形象。 D . 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人物虽出场较多但活动较为简单,也少有对话,于沉闷单调中给人一种深深的无聊感和压抑感。
    2. (2) 《示众》首尾使用了“反复”的场景,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像《示众》这样的小说,在打破既定的小说规范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小说范式",请结合文本一与文本二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唐宪宗元和七年秋,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子怀谏,为节度副大使。兵马使田兴,有勇力,军中赖之。辛亥,上与宰相议魏博事,李吉甫请兴兵讨之,李绛曰∶“臣观两河藩镇之跋扈者,皆分兵以隶诸将,不使专在一人,恐其权任太重,乘间而谋己也。诸将势均力敌,莫能相制,若常得严明主帅以临之,则粗能自固矣。今怀谏乳臭子,不能自听断,军府大权,必有所归,诸将厚薄不均,怨怒必起,不相服从。然则日分兵之策,适足为今日祸之阶也。至时,惟在朝廷不爱爵禄以赏其人,使两河藩镇闻之,恐其麾下争为恭顺矣,此所谓不战而屈人兵者也。”上曰∶“善。”既而田怀谏幼弱,军政皆决于家僮蒋士则,数以爱憎移诸将,众皆愤怒。朝命久未至,军中不安。田兴晨入府,士卒数千人大噪,请为留后。兴乃谓众曰∶“勿犯副大使,守朝廷法令,申版籍,请官吏,然后可。”皆曰∶“诺”。兴乃杀蒋士则等,迁怀谏。魏博监军以状闻,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上从之,以兴为魏博节度使。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墓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上以语绛,绛曰∶"田兴不贪专地之利,归命圣朝,陛下奈何爱小费而遣大计,不以收一道人心!”上悦,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十一月,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成德、兖郓使者数辈见之,相顾失色,叹曰∶“倔强者果何益乎”十四年秋,田兴入朝,上待之尤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四》)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B . 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C . 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D . 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募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臣窃观两河藩镇之跋扈者”与“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两句中的“窃”字含义相同。 B .   “乘间而谋己故也”与“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季氏将伐颛臾》)两句中的“故”字含义相同。 C .   “然则向日分兵之策”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两句中的“向”字含义不相同。 D .   “数以爱憎移易诸将”与“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易”字含义不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家僮蒋士则趁田季安去世、怀谏年幼弱小之际,独揽魏博的军政大权,凭个人好恶调换众将职位,引发众怒,后来被田兴杀掉。 B . 李绛向宪宗提出建议,朝廷应采取分散各地藩镇将领兵权的策略,令诸将势均力敌,避免他们因兵权集中而嚣张跋扈,趁机谋乱。 C . 宰相李吉甫先是主张对魏博用兵,后又在魏博易主的时候,建议朝廷观其变化,但他的意见都遭到了李绛反对,也未被宪宗采纳。 D . 宪宗采纳李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建议,避免了战争,任命田兴为节度使,后犒赏军士,免除魏博一年赋税,并在田兴入朝时善待他。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

      ②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

  • 5.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问题。

    春日二首

    晁冲之注

    其一

    男儿更老气如虹,短鬓何嫌似断蓬。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著笑向春风。

    其二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注释】昆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绍圣初,党争剧烈,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一"短鬓何嫌似断蓬"句具体刻画自己鬓毛衰落、首如飞蓬的老态龙钟形象,突出自怨自艾的伤感。 B . 其二“小雨翻萍上浅沙”句运用比喻修辞,将浮萍表面附着的细密水珠比作一层细细的沙粒,形象生动。 C . 其二选取草木阴阴、细雨翻萍、鹅鸭戏水多组镜头,描写精细而独具柔情,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春日的美好。 D . 这两首诗描写生动有趣,语言清新隽永,极具生活情趣,表现出诗人人老而心未老的人生态度,意蕴无穷。
    2. (2) 两首诗都写到了桃花,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简要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 (1) 《庄子·逍遥游》中,作者直接点明宋荣子和列子分别存在""和"”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2. (2) 王维《使至塞上》的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是∶长烟落日孤城闭。
    3. (3) 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杜甫《登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右北平是一个伟大的地名,与北平有着_①_的联系,但它比北平大得多,也古老得多。右北平像一个_②_的父亲,在漫长历史中经历了无数艰难和坎坷,却仍心胸宽广,把自己朴素坚忍和乐善好施的性格全部遗传给了北平,包围并庇护着北平。

    沿着华北平原北部的边缘地区,北平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它守在长城内侧,把一切都托付给了右北平。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右北平大约是第一个被官方命名的“北”这个方位词的地方,因此可以被官方视为中国的北方之源。虽然现代地理学告诉我们,北纬40°以上大致都是北方了,但是在河西走廊以北,在巴丹吉林沙漠以北,在朋山山脉以北,广袤的沙海、戈壁与深厚的黄土限制了绿色,也限制了人们的脚步与目光。对于中原来说,这些地方是  ③ 的美丽“绝域”,苍凉、沉寂。然而同样是塞上,右北平却是有温度的,它向华北平原敞开了自己。先民们“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来到这里。他们扎根在被称为“坝上”的那些地方 , 世世代代 ④    自荒芜贫瘠中创造出厚重的历史与文明。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它守在长城内侧,把一切都托付给了右北平。 B . 我之看雪,是任思维的雪橇悄然深入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 C . 过桥人骑在一匹河的背上,任它驰骋过时间与空间。 D .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华夏礼仪之邦,待客之道,哪能少了音乐2000 年,秉此初衷,河南博物院组建华夏古乐团,希望以古乐曲、古乐器招待八方来宾。"我们想让文物'活'起来、展览'动'起来。让参观者不仅能观看,__。"马萧林说。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华夏古乐团成员袁佳音在瑟上弹完一曲《楚歌》,没等掌声响起,就有人发问——“瑟在中国早就失传了,你们怎么证明复原的这个乐器就是瑟呢”谈起2014年到韩国国立国乐院的访问演出,袁佳音印象深刻。“还好早有准备。播放PPT,从古籍、壁画、出土文物,到瑟弦、瑟码、瑟身,我们把复原、复制古瑟的依据和过程,里里外外给观众讲了个遍。”

    “只会演奏可不中!_ , 人家才服气。”袁佳音几乎参与了华夏古乐团的历次出国展演。“古乐器、古乐曲本来就容易引来大家的兴趣和疑问。”袁佳音说,如果只会演奏,不了解源头、流变、制作和创作等相关知识,很容易被人问住。

    “博物院本身就是研究机构,  ③_。我们复原、演奏的古乐器、古乐曲,必须具有学术上的严谨性。”马萧林说,古乐团的每个人既是演奏者,也是研究人员,“我们想要培养的是学者型演奏家。”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播,互联网慢慢成了我们的又一块主阵地。”马萧林说,古乐团一直都有创新的基因。

    1. (1) 下列句子中的“人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人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反正人家不是傻子,咱们的底细,人家心里早已是雪亮的。 B . 原来是你呀,差点儿没把人家吓死! C . 你还是死心吧,她已经有了人家了。 D . 我的茶呢?人家忙得要死,吃了茶就要有事去。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希腊对门窗的作用,一般重其通风、采光或围闭效果,而中国古代建筑还重视屋内屋外空间的交流和景物的借换,往往是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比如园林建筑中的漏花窗,便是为了充分显示环境之美而设计的。中国饮食烹饪也讲究滋味之外的艺术,注重食名优美、食器精美、环境雅致,将物质享用与精神追求统一起来。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