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12-24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上·会宁期中)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20c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 2. (2020八上·上思月考) 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 . 火车车厢 B . 铁轨 C . 迎面开来的火车 D . 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
  • 3. (2022·江州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 B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 4. (2018八上·扬州期中) 以下四个图都是我们物理书上的,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牙齿可以听到声音 B . 声音的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 C . 这是一个有效减弱噪声的装置 D . 声音可以发生反射
  • 5. 两支经过消毒后没有把水银甩下去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直接用来先后测量体温是36.8℃和39.5℃的两个病人的体温,则最后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 36.8℃、39.5℃ B . 39.5℃、39.5℃ C . 38℃、39.5℃ D . 38℃、38℃
  • 6.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现象 B . 夏天、人们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在常温下会升华吸热 C .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D . 初冬的早上出现在草、木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 7. (2022八上·武冈期中) 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 .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 . 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 . 能够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D .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 8. (2018·阳东模拟) 下列各成语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的反射是(   )
    A . 镜花水月 B . 坐井观天 C . 一叶障目 D . 立竿见影
  • 9.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以下关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减小 B . 保持不变 C . 先减小再增大,后保持不变 D . 先减小再增大
  • 10. (2021九上·海口期中)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
    A . 湿手烘干 B . 深秋凝霜 C . 清晨结露 D . 冰雪消融
  • 11. 下列各组物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 固态水银、铁、海波 B . 食盐、沥青、玻璃 C . 冰、松香、雪花 D . 萘、铜、沥青
  • 12.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现象
    A . 汽化 B . 液化 C . 升华 D . 凝华
  • 13. 小德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他联想到了煮面时锅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他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 .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前者是液化形成,后者是汽化形成
  • 14. (2017·吉林) 下列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   )
    A . 把积水向周围扫开 B .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 . 把蔬菜装入保鲜袋 D . 把粮食晒在阳光下
  • 15. (2017八上·泌阳期中)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 . 同时沸腾了 B . 稍后也沸腾了 C .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 . 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 16.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拿出冰柜的饮料瓶外出现的水珠 B . 绕在半山腰的云雾 C . 春天早晨操场边树叶,上的露珠 D . 身上的汗水变干了
  • 17. 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

    A . 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 . 乙有熔点 C . 甲的熔点是48℃ D . 乙是石蜡
  • 18. (2021·天津) 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 防止噪声产生 B . 阻断噪声传播 C .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D .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
  • 19. (2022·牡丹江) 在校园合唱比赛中,老师将同学们分为高音部和低音部,他是依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振幅 D . 音色
  • 20. (2021八上·绥滨期末) 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 . 固体   固体 B . 固体   气体 C . 气体   固体 D . 气体   气体
  • 21. (2022·阜新)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 教室周围植树 B .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 C . 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 .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 22.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会带来误差 B . 测量长度时,只需要读到刻度尺的分度值 C . 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尺的零刻线开始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 D . 测量长度时,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错误可以消除
  • 23. (2022八上·磁县期中) 坐在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A . 河岸上的树 B . 船舱 C . 迎面驶来的船 D . 河水
  • 24. (2022八上·淮北月考) 小明和妈妈坐在爸爸驾驶的小轿车上,以小明为参照物妈妈是静止的。若想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还需要的依据是(   )
    A . 以爸爸为参照物,妈妈是静止的 B . 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 C . 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妈妈是运动的 D . 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 26. 某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几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1.65cm,1.67cm,1.32cm,1.66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
  • 27. (2019八上·大冶月考)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处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处减弱噪声,听到打雷声时捂住耳朵,是在 处减弱噪声.

  • 28.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示数是℃,它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是℃,它(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而读数。

四、实验题
  • 29. 图1是对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1. (1) 冰的熔化过程经历分钟,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5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 (2) 该实验还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中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此时当地气压(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
    3. (3) 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先形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