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海南省临高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12-23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 g B .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 C .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 kg D . 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 2. 下面是小王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温度值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B . 家用冰箱里冷藏柜内部的温度约为﹣18℃ C . 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 . 海南省临高县冬天的最低气温约为﹣1℃
  • 3.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暑假开学前14天要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并记录。如图所示,是小符某天的测温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B . 小明此次测量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C . 可以用体温计测1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 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甩动几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 4. (2021八上·开州期末) 小雨同学“五一节”期间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自制霜。如图所示,她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小雨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极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B . 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 C . 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吸收热量 D .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这层霜和实验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
  • 5.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量筒量取液体后,直接放在天平左盘称量总质量 B . 没有零刻度的刻度尺无法测量物体长度 C . 量筒读数时,视线偏高,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D . 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游码在称量标尺上对应的测量值应该读取游码右边缘对齐的刻度
  • 6.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温度升高,则质量变大 B . 根据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 C . 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D . 装在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下氧气的密度不变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 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就运动,位置没改变就静止 C .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 D . 机械运动就是各种机械所做的运动
  • 8.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A . 一定上升 B . 一定下降 C . 一定静止 D . 无法判定
  • 9. 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A . 20g 0.8×103kg/m3 B . 60g 0.8×103kg/m3 C . 60g 1.0×103kg/m3 D . 20g 1.0×103kg/m3
  • 10. 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 .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C . 经过4秒,两车相距25米 D . 通过10米的路程,甲车比乙车少用6秒
二、<b >填空题</b>
  • 11. 如图是某液态物质放在室温下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第13min该物质处于态,此时室温是℃。

  • 12. 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在电动压缩机的驱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达到制冷的目的。制冷剂会在冷凝器里发生 现象,在冷冻室里发生 现象,达到搬运热量的目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13. 如图,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m,小明同学测量橡皮的宽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1cm、2.52cm、2.51cm、2.72cm和2.53cm,根据以上记录,被测橡皮的宽度是 cm。

  • 14.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金属块质量时,误将金属块放入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入天平的左盘,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是40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2.4g,这个金属块的质量是g。

  • 15. 光年是一个 单位,将“太阳、太阳系、原子核、地球、长城、生物体”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排第四的是:
  • 16. 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雾”或“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 (内、外)表面,“雾”是 (固、液、气)态。
  • 17.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已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它的天线能在太阳光照射下自动展开,则制作天线的材料是 (选填“纳米”或“记忆合金”)材料。固体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冰、铜、玻璃、海波中,属于非晶体的有
三、<b >作图题</b>
四、<b >实验题</b>
  • 20. (2021·锦州) 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
    2. (2) 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
    3. (3) 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 (4) 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
  • 21. 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一桶色拉油是地沟油,小丽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103kg/m3-0.93×103kg/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103kg/m3-0.95×103kg/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 (1) 小丽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cm3

    2. (2) 小丽计算出色拉油的密度为 g/cm3 , 由此,小丽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的(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3. (3) 分析小丽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小丽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五、<b >计算题</b>
  • 22. 如图所示为王老师在一次打车时得到的出租车发票,请你根据发票计算出:

    1. (1) 王老师的乘车时间;
    2. (2) 王老师在乘车过程中出租车的速度。
  • 23. 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的总质量为250克,往该杯中放一小石块,石块沉没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这时杯中水和石块质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块,称得这时杯与水的总质量为200克。求:
    1. (1) 石块的质量;
    2. (2) 溢出的水的质量;
    3. (3) 石块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