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数据是某些花卉适宜的土壤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八仙花(4.0-4.5) B . 百合(5.0-6.0) C . 茶花(5.0-6.8) D . 迎春(7.3-8.0)
  • 2.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     )
    A . 牛奶 B . 面粉 C . 花生油 D . 白糖
  • 3. 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冰、干冰、氢氧化钾属于氧化物 B . 茶水、豆浆、肥皂水属于混合物 C . 煤、石油、氢气属于化石燃料 D . 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属于碱
  • 4.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 . 生理盐水 B . 冰水混合物 C . 液态氧 D . 泥水
  • 5. 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2.5g B . 步骤主要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C . 量取水所选用的量筒规格为50mL D . 若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 6. 饮食过量胃酸会大量分泌,致消化不良。为缓减该症状下列药剂不适宜的是(   )
    A . 氢氧化铝 B . 氢氧化钠 C . 碳酸镁 D . 碳酸氢钠
  • 7. “火碱、烧碱、苛性钠、生石灰、熟石灰”所代表的物质(或主要成分)共有(   )
    A . 一种 B . 二种 C . 三种 D . 四种
  • 8. (2019·房山模拟) 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 . 浓盐酸 B . 浓硫酸 C . 氯化钠 D . 氢氧化钠
  • 9.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测溶液的酸碱度 C . 滴加溶液 D . 稀释浓硫酸
  • 10. (2021·茶陵模拟) 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 HNO3 B . NH4HCO3 C . NH3•H2O D . NO2
  •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它的哪种性质(    )
    A . 白色固体 B . 吸水性 C . 腐蚀性 D .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 12.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溶液形成的微观实质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分散在溶剂中 B . 碘几乎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C . 某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下降,该物质可能为硝酸铵 D . 蔗糖溶液的下层比上层甜
  • 13. 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均须溶于水 B . 有沉淀生成 C . 有气体生成 D . 有盐生成
  • 14.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 . 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将t3℃时甲、乙溶液降温至t1℃,一定可以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D . 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15.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复分解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 16. (2021九上·旌阳期末) 现有室温下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10 g氯化钠溶于90 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B . 恒温蒸发水可将此溶液转化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C . 加入10 g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 . 溶解氯化钠时,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 17. (2022·河北模拟)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 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C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得到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 18. (2017·沈阳) 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
    A . 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 . 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 .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 . 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 1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

    B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D

    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2021九上·招远期中) 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 . 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 . 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 . 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二、填空题
  • 21.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关系密切。选择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

    A.金刚石  B.氮气  C.浓硫酸  D.铜

    1. (1) 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2. (2) 可用于制电线的是
    3. (3) 可用于裁玻璃的是
    4. (4) 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是
  • 22. 分别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1. (1) 蔗糖溶液:溶质;溶剂
    2. (2) 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溶质;溶剂
    3. (3) 乙醇的水溶液:溶质;溶剂
    4. (4) 0.9%的生理盐水:溶质;溶剂
  • 23. (2019九下·芜湖月考) 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1. (1) 据上表推测,X汁液(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 (2) 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填“酸”“碱”或“中”)性,pH(填“>”“<”或“=”)7。
    3. (3) 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
  • 24. “20℃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
    1. (1) 20℃时,100g中最多可溶解NaClg。
    2. (2) 20℃时,36gNaCl恰好完全溶解达到饱和需要g水。
    3. (3) 20℃时,36 g NaCl和100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其质量为g。
    4. (4) 20℃时,136g饱和NaCl溶液中含有NaClg,水g。
    5. (5) 36gNaCl和100g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温度为
  • 25. (2021九上·罗庄期末)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P点表示的含义为
    2. (2)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60g升温到t2℃,至少再加g甲物质,溶液才能仍然处于饱和状态;
    3. (3) t2℃时,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可用。(选填“降温”或“蒸发”)结晶法来提纯甲;
    4. (4) 将t2℃时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6. (2022·武威) 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面对敌人对食盐的疯狂封锁,机智勇敢,不畏艰险,用河水将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将食盐送给了红军。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 (1) 氯化钠属于(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
    2. (2) 从表中数据发现氯化钠溶解度的主要特点是
    3. (3) 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4. (4) 假设潘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g水才能完全溶解。
    5. (5) 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搅拌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至0.1%)。
三、综合题
  • 27.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填代号)。
    3. (3) 实验室常用装置B和(填药品名称)制取CO2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该装置使用铜丝网面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若用装置G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口进入。
  • 28. (2021九上·芝罘期中)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和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粗盐提纯

      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2. (2) 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
    3. (3) 实验二: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指出图中称量步骤的不正确操作:

    4. (4) 称量氢氧化钠时,天平指针偏右时就开始称量,量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四、综合题
  • 29. 竹麻通过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浸泡以及打浆、抄纸等步骤可制得纸张。某兴趣小组模拟古代造纸技术,他们将一定量的生石灰、K2CO3用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澄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1. (1)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含有KOH;     猜想二:含有KOH、;     猜想三:KOH、Ca(OH)2

    2. (2)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猜想二不正确

      ②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许溶液

      猜想三正确

    3. (3) 【交流反思】

      ②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含有KOH、Ca(OH)2的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某小组同学对废水做如下处理(见下图)。C烧杯中出现现象时。说明水中已无KOH、Ca(OH)2。

五、计算题
  • 30. (2022·葫芦岛模拟) 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32g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加入到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 (1) 32g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含g NaOH。
    2. (2)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