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1-14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是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下列能量变化图与化学反应对应的是(   )

    A . 图1和水反应 B . 图2铝和氧化铁反应 C . 图3碳酸钙高温分解 D . 图4与醋酸反应
  • 2. 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 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 B . 反应物分子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 . 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 D . 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 3. 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快的是(   )

    选项

    金属(粉末状)

    反应温度

    A

    0.1molMg

    10mL8mol·L-1硝酸

    60 ℃

    B

    0.1molMg

    10mL3mol·L-1硫酸

    60 ℃

    C

    0.1molFe

    10mL3mol·L-1盐酸

    60 ℃

    D

    0.1molMg

    10mL3mol·L-1盐酸

    60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1高二上·温州期末) 汽车尾气(含CO、NO与SO2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办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其反应原理是:2NO(g)+2CO(g)N2(g)+2CO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S>0 B . 该反应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就可自发 C . 该反应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D . 提高空气燃料比,一定可以减少NO、CO的排放
  • 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C(s)+O2(g)=CO2(g)    ΔH=−393.5kJ B . CH4+2O2=CO2+2H2O    ΔH=−890.3kJ·mol−1 C . H2(g)+O2(g)=H2O(g)   ΔH=+285.8kJ·mol−1 D . S(s)+O2(g)=SO2(g)   ΔH=−269.8kJ·mol−1
  • 6. 已知为吸热反应, , 其中键的键能分别为 , 则键的键能为( )
    A . B . C . D .
  • 7. 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气体 B . 制取氢气时,用粗锌产生气泡的速率比用纯锌快 C . 压缩氢气与碘蒸气的平衡混合体系,气体颜色变深 D . 减小压强有利于反应生成
  • 8. (2022高二下·安康期末) 已知CO和NO能发生反应: ,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会减小正反应速率 B . 平衡时增大CO的浓度能增大逆反应速率 C . 当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100% D . 当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一定相等
  • 9. 如图所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中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同一个温度计测量温度 B . 所加溶液过量,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C . 酸碱混合时,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 D . 每一次平行实验需要测量三次温度
  • 11. 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是(   )
    A . B .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 .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 . 的浓度不变
  • 12. 已知:H2S与不足量的O2反应时,生成S和H2O。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ΔH1

      ΔH2

      ΔH3

    ΔH1、ΔH2、ΔH3三者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ΔH1>ΔH3>ΔH2 B . ΔH3>ΔH2>ΔH1 C . ΔH1>ΔH2>ΔH3 D . ΔH2>ΔH1>ΔH3
  • 13.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达平㣏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 . W的体积分数增大 C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Y的转化率下降
  • 14. 反应 ,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 B . 化学方程式中 C . 该反应的 D .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提高A的转化率
二、填空题
  • 15. 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11.2L(标准状况)在足量中燃烧生成气体,放出91.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甲烷的燃烧热为 , 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 (3) 25℃时,1L0.5mol/L的溶液和足量稀硫酸反应,放出28.6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 (4) 以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第二步反应的0(填“>”、“<”或“=”)。

      ③从图象分析决定生产尿素的总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步骤的是第步反应。被还原为S。

    5. (5)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少量的存在会引起催化剂中毒。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用氧化,被还原为S。

      已知:①  

        

        

      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6. 回答下列问题: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 根据下列速率-时间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时刻所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2. (2) 产物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时间段是
    3. (3) 上述图像中C的体积分数相等的两个时间段是
    4. (4) 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是
      的平衡体系中,回答下列问题:(填“正向”、“逆向”、“不”)

      ①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平衡移动。

      ②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平衡移动。

      ③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固体,平衡移动,理由是:

  • 17. 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的变化。

    1. (1)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2. (2) 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 (3) 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和3mol , 测得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的转化率为,平衡常数

    4. (4) 下列措施中能使(3)题中增大的有____。(填字母)
      A . 降低温度 B . 加入催化剂 C . 从体系中分离 D . 充入 , 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 18. 合成氨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运用,满足了人口的急㓮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为有机合成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氨。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在298K时,该反应的
    1. (1) 从平衡常数来看,反应的限度已经很大,为什么还需要使用倠化剂?
    2. (2) 试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合成氨选择400~500℃的原因:
    3. (3) 若工业生产中按投料比1:2.8的比例进入合成塔,采用此投料比的原因是
    4. (4) 合成氨的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目的是
    5. (5) 298K、下,在10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氮气、30mol氢气和20mol氨气,开始的瞬间,反应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进行5min后体系能量的变化为(填“吸收”或“放出”)184.4kJ,容器内压强变为原来的倍。
三、综合题
  • 19. 用酸性(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其离子方程式为

    。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的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量编号

    V(0.20mol/L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mol/L溶液)/mL

    M(固体)/g

    T/℃

    2.0

    0

    4.0

    0

    50

    2.0

    0

    4.0

    0

    25

    1.0

    4.0

    0

    25

    2.0

    0

    4.0

    0.1

    2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②③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且a为
    2. (2) 实验③中加入amL蒸馏水的目的是
    3. (3) 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 (4)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②③的反应速率变化趋势如图,其中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该反应放热、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